万泉河畔“教”争春 五指山前“研”花香——潭门镇中心校开展送教交流活动

张爱新

<h3> 烟花三月暖还寒,通什茶芽未盈新。教研犹嫌春来晚,番茅无处不飞花。</h3> <h3> 春天,带着憧憬和希望开启了四季轮回又一个新篇章。教研,带着温暖与幸福传递着市县之间又一份情意。</h3> <h3> 4月14日,春风习习,花香缕缕,在这美好的春日里,为加强市县教育教学教研的交流,琼海市潭门镇中心校在李刚校长的带领下,符志保副校长、语文教研员黄敏、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王湃、数学青年骨干教师李翠萍等一行12人,轻装简从地奔赴我市支教挂点学校五指山市通什中心学校进行“送教”交流活动。</h3> <h3> 五指山市通什中心学校坐落于青山绿水、风景优美的番茅黎寨,静课堂,深教研,春意浓浓,书香融融,校园无处不飞花。</h3> <h3> 伴随着第一节上课铃声的响起,我校骨干教师王湃、李翠萍分别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和数学课。</h3> <h3> 王湃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教学中,王老师锁定题眼,就以严监生的招牌动作“两个指头”为切入点,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严监生在临死前是怎么伸出这两指头的?面对这两个指头,大家是怎么猜的?头不停地摇,两个指头依然不肯放下,还是赵氏明白他,揭开了这两个指头的答案。”老师的一个个问题,就如同层层剥笋般,带领学生经历了“见文-见行-见性”的过程,重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让每一个学生对严监生有了淋漓尽致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一想起严监生,就想起他的两个指头。王老师引领学生从临死前严监生的神态、动作走进严监生内心深处世界。</h3> <h3> 王湃老师言词若流淌的涓流,情感若不老的温泉,在精心营建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深受学生的喜爱。</h3> <h3> 王老师亲切的教态、精练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引导,以及绽放出的青春活力,赢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h3> <h3> 第二节是李翠萍教师执教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课《认识面积》,李老师从概念导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拓展四大板块为师生们献上了一堂精彩的概念课。李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特别是在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点赞。</h3> <h3> 评课是对听课的梳理与总结、反思与提升。在评课环节中,围绕课堂展示,王湃、李翠萍两位老师抓住切入点,从教学细节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交流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h3> <h3> 潭门镇中心校黄敏教研员、副校长符志保、通什中心校副校长陈运兴、黄燕先后作了精彩点评。</h3> <h3> 我市赴通什中心校支教近一年的教学能手周捷、何山两位老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娘家人面前分享观课感言。</h3> <h3> 听课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说出自己的收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整个过程大家讨论热烈,建议中肯,收获满满。</h3> <h3> 此次活动,我校教师不仅为兄弟学校送去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也从兄弟学校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带着分享、交流、碰撞出的教育智慧,我校老师迎着春风,拥着暖阳,沁着花香,踏上了返校的归程。</h3> <h3> 送教交流活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研共提高,互助同成长"这是潭门中心学校的教研工作口号。铮铮誓言不如款款行动,我们将继续与兄弟学校肩并肩,携手走在教育的阳光路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途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