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3岁只身进京求学,实现童时梦想!62岁回到家乡,创建个人艺术博物馆!

商都翰林軒(刘二)

<p class="ql-block">刘国辰,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郑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河南国辰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河南大华书画院新密分院院长、刘国辰艺术博物馆馆长。</p> <h3>1998年参加全国书画人才艺术交流会</h3> <h3>2000年,时岁53的他只身前往北京求学 ……</h3> <h3>与恩师王明明合影留念,身后创作作品《硕果累累》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h3> <h3>王明明:国务院参事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 ……</h3> <h3>与恩师王培东合影留念</h3> <h3>在北京画院课堂互动交流</h3> <h3>北京画院王培东工作室师生作品展</h3> <h3>国画作品:《 三千年寿桃大于斗 》</h3> <h3>参加海尔集团文化交流活动</h3> <h3>现场泼墨</h3> <h3>交流心得……</h3> <h3>年近古稀的刘国辰先生其艺术生涯是坎坷的。他自幼爱好书画,曾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由于家庭出身等历史原因打断了失去了大学深造的机会。1999年,他时年53岁退居二线后报考了中央美院,经过一年的备战,他于2000年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实现了自小就有的大学梦。在中央美院两年期间,图书馆、画室几乎占去了他的全部时间!生活上十分艰苦,经常到菜市上捡些菜叶、萝卜头回到廉租棚煮咸面汤喝。可谓是:捡菜叶、喝面汤,立志成家。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是只要一提画笔,那饱含的激情就喷薄而出,直画到深夜孤灯、雄鸡报晓尚余兴未艾!经过中央美院教授的教导,经过自己刻苦的学习,于2003年顺利从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画艺突飞猛进。</h3> <h3>2009年,刘国辰先生回到家乡创建个人艺术馆……</h3> <h3>丰富的人生经历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不同生活角色的转换给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创作在师承传统的同时,更注重适自然,师造化。他的画作是其真情的流露与融注,作品中倾注了他对生活与自然的一往深情。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情节,正是以生活为出发点,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和感。他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寻找美的发现,善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善于用自己的表现手法去创作。他把所要表现的对象经过提炼,又以新的角度和眼光来反映传统,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新中国画,开辟了独特的艺术体系。</h3> <h3>刘国辰艺术馆落成庆典仪式</h3> <p class="ql-block">刘国辰先生经常到户外观察自然,以自然为师,印证诸法,以自然为生机,求心物同化,开拓和应用、诉诸于笔端。其笔下的鸡色彩纯朴,笔墨丰润,让人赞叹!他画鸡讲究造势,让鸡艺术化、个性化、典型化。他画的鸡如鹰眼般洞悉一切,似龙爪勇者无畏,如凤尾美丽高贵,有虎势大气磅薄。他笔下的鹰风格大气,绘形、绘神、绘情、绘风神气骨,入古出新、不趋时流、独创新法,凸现了中国式的审美特色。他笔下的孔雀色彩浓烈、笔墨雄厚、生机勃勃,往往“夫妻成对”,或依偎呢喃安享太平,或展翅高飞斗志昂扬,洋溢着亢奋的旋律,散发出患难与共、共享和谐的情愫。他笔下的花卉,一般作为背景铺满画卷的一个角落,多以盛放姿态出现,枝繁叶茂,迎风舒展。其笔下的老虎,或休憩、或端坐、或嬉戏、或奔跑,栩栩如生,一样的威严,百样的姿态。最为重要的是,在通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表现大自然的生灵的时候,他的眼睛是那样的深邃和专注,他把要表现的动物形态深深的嵌进眼帘甚至心灵,然后通过一笔一画和色彩的处理,就把老虎的神态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进入融会贯通,心神合一的大境界。</p> <h3>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部长助理乌迷达先生慕名参观刘国辰艺术馆</h3> <h3>与外国部长助理合影留念</h3> <h3>走进密瓷文化公司研习交流</h3> <h3>俄罗斯知名企业家莅临艺术馆</h3> <h3>2011年,刘国辰艺术馆更名为刘国辰艺术博物馆……</h3> <h3>参加和谐集团文化交流活动</h3> <h3>2013年,前往太行山区实地写生……</h3> <h3>王明明主席为学生刘国辰亲笔题写画展署名</h3> <h3>中国著名花鸟画家王培东题字</h3>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在深入体悟前人审美精神的同时,他勤思求变,博采众长,他的作品不是表象上对古人的简单摹仿,而是极力表现对大自然的超越。2010年春天,刘国辰先生回到家乡看到新农村建设实现的乡村城镇化美不胜收,但是农民缺乏艺术熏陶,就决定在五虎庙村创办艺术博物馆,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文化艺术需求。在建馆期间,他的右腿胯部得了骨股头坏死。由于艺术博物馆正在加度有序的建设之中,不放心的他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段,形成了坏死后期。在与病魔做斗争中,始终丢不掉自已欲强专私的画笔,他强大的毅力和战斗力,深深的感染着我。经过艰苦的努力,总投资360万元,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博物馆于2013年4月18日正式开馆,除了学生捐助和企业赞助,大部分资金还是筹措,可是不管困难多大,也没有打消,他建艺术博物馆的决心。写到此处,回顾为艺术而痴迷的劲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使人终生敬佩,心酸泪下。可谓是:坐轮椅、扶双拐,丹青精神。</p> <h3>纪念国际博物馆日……</h3> <h3>9名学生长期跟随钻研国画</h3> <h3>迎新春刘国辰个人画展开幕……</h3> <h3>2014年,再次深入太行山区实地写生……</h3> <h3>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合影留念</h3> <h3>刘大为主席亲笔题名:刘国辰艺术馆</h3> <h3>与国际影视巨星成龙进行文化交流……</h3> <h3>中外书画名家报总编周新奘一行进行专访……</h3> <p class="ql-block">  文化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核心在于为民造福,文化交流和文明共享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艺术家的使命就是不断创新。多年来刘国辰以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与研究,在中国画创作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建树,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p> <h3>成龙先生收藏书法作品:《 龙马精神 》</h3> <p class="ql-block">  作为艺术家,刘国辰先生涉猎广泛,醉心于艺术品的收藏与研究。他有时徜徉于端庄古着的秦砖汉瓦,有时沉醉于古今中外的书画艺术,有时则痴迷于凝重华美的瓷器古砚。愿刘国辰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2017 时岁71的他,又次深入太行山区实地写生 …… </p> <h3>此美篇结语:艺无止境 桃李满天下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