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

王月玲

<h3> ――记三庄镇后高庄村第一书记杨阳</h3> <h3> 春风拂面,杨柳依依。3月25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阳春季节,我跟随区教育局志愿者服务队再次来到了三庄镇后高庄村,眼前不禁为之一亮:这还是我一年前来过的后高庄吗?道路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还留有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馨味道。漂亮崭新的的村委会大院,新安的LED路灯,原先脏乱不堪泥泞的村间小路早已用石粉铺成了平坦的大道。原来道路两旁堆积如山的垃圾堆早已魔术般变成了一排排樱花和百日红,在春风中摇曳着风姿,迎接着远方的人们……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在的村委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休闲广场</h3> <h3> 记得我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子,被它的脏乱差惊呆了:破落的村委院子,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天黑就不见灯光的村子,堆满垃圾的道路……恍惚间,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怎么突然刚过去了不到一年,后高庄村竟有了如此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下子成为周围村民羡慕“眼红”的好村?我正惊讶之余,村会计吴大哥看见我,忙拉着我的手欣喜地对我说:“没想到变化这么大吧?还有好多你不知道的高兴事呢。来来来,和你唠唠。”吴大哥打开了话匣子:“这一切都归功于俺的第一书记杨阳呀,他就是我们村的恩人呢!”吴大哥刚开始说,眼圈就红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先的村委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先的泥泞土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年垃圾堆满道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翻建的新村委会</h3> <h3> 2016年5月,东港区教育局监察信访室主任杨阳同志积极响应区委号召,被选派到三庄镇后高庄村任第一书记。他深知“第一书记”的责任重大,脱贫攻坚的艰辛,暗暗下定决心要为后高庄村的老百姓们做些实事,帮助乡亲们找到真正的脱贫致富之路。</h3> <h3>一、察村情体民意</h3><div>&nbsp; 杨书记驻村后,通过召开见面对接会、老党员座谈会、群众代表座谈会、支部成员谈心等形式,初步了解了后高庄村基本情况:现有居民398户,1251口人,登记在册贫困户48户56口人;中共党员82人,村两委干部5名。村民思想僵化,村级班子涣散,在2015年镇村居绩效考核中倒数第二。 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存在小农思想。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欠账多。三是村容村貌亟需改善。村委院破败不堪,村内无一条硬化道路,垃圾堆在主路上,既影响出行又有伤观感。巷子狭窄不堪,排水沟高低不平,排水不畅;三是民生问题。乡亲们至今未吃上自来水,一直喝着浑浊的井水。所有道路未安装路灯。没有文体设施,乡亲们无休闲之处。</div><div> 杨书记把走访了解到的一切都记在了本上,装在了心里。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跑遍了村里的沟沟巷巷,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一个月下来,对村里已了如指掌。</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支部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访群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员会</h3> <h3>二、想脱贫观念改</h3><div> 杨书记驻村第一件大事就是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为民服务的基础。针对两委领导班子薄弱的现状,他首先制定了抓村委班子,带动全体党员,从而影响乡亲们的目标。加强了村干部管理,实行坐班值班制度。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实行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定期召开村委会、党员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制定符合村子的扶贫措施,真正把党的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俗话说:治穷先治愚。通过上党课、开支部会、党员会加强了沟通与交流,杨书记用智慧和思想改变了村委班子,也彻底调动起了村委、党员、乡亲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觉悟,让他们真正把村子当成自己的家来建设,也从根本上扭转了懒散倦怠的村风。</div> <h3>三、带头干村貌变</h3><div> 面对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杨书记撸起袖子带领全体党员,还有自发的乡亲,对村内堆满陈年垃圾的道路和河道进行了治理。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彻底解决了长年以来解决不掉的难题,并配置了垃圾箱,摘掉了环境“脏乱差”的帽子。村里日常卫生管理采取保洁员包街、党员包胡同的方式,积极引导村乡亲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结合硬化路面配套石砌排水沟,辅以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了乡亲们的居住环境。</div> <h3>四、辟蹊径重民生</h3><div> 杨书记扎根基层、根据村实际,制定扶贫计划,深入群众、求真务实,在精准扶贫路上“另辟蹊径”,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div><div> </div> <h3> 1、多方化缘改善了办公场所。村两委院落破败不堪,无法办公。但村欠账很多,集体经济一分钱也没有。杨书记在争取区组织部3万元的基础上,又多方筹措资金,推倒原先破破烂烂的围墙,重新翻盖了村委办公室,又利用个人关系多方化缘配备了所有的办公设施设备:电脑、空调、桌椅、音响、电视机、档案橱……整个办公环境焕然一新,赏心悦目!</h3><div> </div> <h3> 2、将上级拨付的产业发展资金和第一书记资金捆绑使用,通过公开招投标,投资35万元建成43KW光伏发电站一座,预计年实现纯收入6万余元,收益将在贫困户和村集体之间分成,既能助力脱贫,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h3> <h3> 3、吃自来水一直是乡亲们的奢望,一直以来村里几代人吃着浑浊的井水。杨书记一上任,就积极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投资38万余元在村西钻了108米的深水井,并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乡亲们筹资6万余元铺设管道,使纯净的自来水通到村民家中,解决了乡亲们的心头病。喝着甘甜甘甜的自来水,乡亲们笑开了花……</h3> <h3> 4. 为了让老百姓过个亮堂的新年,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杨书记个人垫资2万多元在村内主要街道安装了30盏LED路灯,终于结束了天一黑村子就黑咕隆咚的日子。</h3> <h3> 5、逢年过节,杨书记总忘不了那些家庭困难的人们。八月十五,他自筹资金3000多元,给村里贫困家庭送去了大米、猪肉、牛奶等。春节,他又自筹资金7000多元购买了2600斤大米,发放到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以及70岁以上老人家中。让乡亲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这个冬日不再冷……</h3> <h3> 6.广结善缘,利用个人人脉多方化缘,得到了海通丝业、实验三小、外国语学校、北方锁业等单位的友情资助,一年来共筹捐助资金73500元;又得到了海曲中学、高新区中学等捐助办公设施设备价值20余万元。今年3月份日照四小的教师们捐款2000多元买来日本大樱花、百日红等树苗,对村里的主路进行了绿化。区教育局领导和局志愿者服务队也多次为村里贫困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和牛奶猪肉面粉等慰问品,价值3000多元。</h3> <h3> 7.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杨书记始终惦念着村里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多次到孩子们求学的日照二中、三庄中心小学、山海高中等学校联系,帮助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资助。他还联系日照四小为在村里上学的孩子捐了书包、文具用品和英语词典等45套,价值5000多元。杨书记还时常到这些学生家中,和孩子们谈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回报社会。同样,村里的特困家庭也是杨书记的牵挂:魏学芳家、吴乃芳家、吴丰雷家等都能时常见到杨书记的身影,他总惦记下雨天他们的房子漏不漏,下雪天他们的家里冷不冷……</h3><div> 一件件、一桩桩,杨书记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为乡亲们送去了春日的祝福和温暖。</div> <h3>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后高庄村在2016年的考核中从2015年的全镇倒数第二一下子跃到中上游,不到一年进步了近30个名次,多次受到三庄镇党委政府的表扬。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包含了杨书记多少的心血和汗水……,这一切的付出,也只有后高庄村的老百姓们知道!</h3> <h3> 从杨书记到我村这段日子里,我们看到了他是一位讲原则,工作能力强,勇于担当,作风扎实,甘于奉献而又平易近人的人。</h3><div>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杨书记为村里找不到合适的扶贫项目而彻夜难眠;忘不了一次次往市区农业部门跑,为村里的农事操心费力;忘不了周末也不能好好和家人团聚,打电话遥控指挥村委会,一口一个咱村这,咱村那……;忘不了为村贫困户申请低保,自己开车多次往返为他们办手续;忘不了光顾为村里安路灯,却忘记了回去看望照顾自己83岁患老年痴呆的老母亲,致使老人摔倒在正燃烧的烤火炉子上,烫坏了半边脸和身子,从杨书记悔恨的泪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铮铮男儿的孝心和无奈;忘不了周日光顾带领党员整治村环境卫生,却忘了妻子加班嘱咐他给正上高二的儿子做饭,儿子站在门外埋怨地看着光顾村子而不顾自己的父亲,杨书记愧疚地看着儿子无言……</div><div> 他经常说一句话就是:“自己再苦点累点也没啥,只要父老乡亲们满意,就是我最大的荣幸!”对面的吴大哥说着说着却再也说不下去了,泪水早已盈满了眼眶。我知道这是感动的泪,也是感谢的泪……</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办公的吴丰桃会计</h3> <h3> 谈到今年的打算,杨阳书记介绍,在三庄镇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局党委以及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已争取美丽乡村连片改造资金、村东河道环境整治资金、村村通道路改造资金等预计500余万元;争取近期实施农村电网提升改造工程。在不久的将来,后高庄村将会建成一个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淳朴村落。在产业发展方面,邀请专家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对村里的产业发展做规划:一是发展桑蚕养殖。近期种植桑树100亩,新建养殖大棚10个,带动农户20户,年增加村民收入50万元。规划发展桑蚕养殖600亩,成立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桑蚕养殖专业村;二是依托现有的3家葡萄种植户,规划高速公路北三庄河南葡萄种植采摘园200亩,形成采摘、农家游一体的综合项目。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帮助他们早日致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辜负上级领导、派出单位和后高庄村父老乡亲们的殷切期望。</h3> <h3> 望着满眼的春色: 杨柳拂面,桃花灼灼,百花灿烂……而我此刻只想说:春风十里,不如你!</h3><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