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产土楼一一藏在闺中人未识(副本)

孤鹜

<h3>阳产土楼位于皖南山区的深渡镇,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这里由于地势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釆周边青石铺路架桥,釆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饮甘泉,饿食五谷,多种农作物生长,子孙延续。流年之中,形成了鳞次栉比、质朴壮观的土楼群。阳产土楼山寨,虽然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摄影爱好者,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她仍像一位大家闺秀,隐于山林之中,不愿融入现代市井,深藏闺中人未识。</h3> <h3>阳产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为郑姓居住地。郑姓于宋时由歙北迁入定潭而居,后迁阳产,为郑半洲再能公之后。据传郑公狩猎到阳产,跟随猎犬卧于山凹不愿返回。郑公见其四面环山,山泉清澈,古木参天,经几番审视,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决定迁移定居阳产。</h3> <h3>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h3> <h3>徽州阳产土楼建筑群,是徽派建筑的又一奇葩,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妙的结合,是东方土建筑文化艺术的殿堂。</h3> <h3>简陋的土楼,虽然没有豪华的排场,但氛围却是满满的。连带这里的空气,都附着了某种质感。在时阴时晴的天气里,披着琥珀色的山野光影,踩着长长的青石板路,穿行于旧街道、老瓦檐、秃墙根,目光顺着袅袅炊烟缱绻,直接步入农耕社会。</h3> <h3>在安徽,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足以看出传统徽派建筑对门脸的重视。用马头墙、瓦雕、石雕和木雕,竭尽全力地去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品味。而阳产土楼,在门框两侧加副对联,就算得上有文化含义的门了。</h3> <h3>招待我们摄影团组的是兄弟农家乐的老板郑永富,他亲自给我们做了两桌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饭菜,清新可口,味道鲜美。所有的菜肴不放任何佐料,只是放少量的食盐,当然价格也超级实惠。</h3> <h3>吃过饭后,郑老板冒雨带我们绕整个村子转了一圈,还很热情地领到自己家的土楼让我们观赏,质朴而深厚的情感、简洁而明快的性格、纯真而善良的为人,让我们备受感动。</h3> <h3> 阳产土楼,徽派建筑的一大奇葩!</h3><h3> 阳产土楼,最美的花季与你相遇!</h3><h3> 阳产土楼,到了深渡,才知深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