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东南亚旅游线路上,十多年来一直是以泰国独领风骚的。由于价格比较低、签证方便,所以中国早已经是泰国最大的客源地了。而从2011年开始,柬埔寨也开始引起了中国游客的关注。一方面是日本的旅游线,因为中日关系的紧张而参加人数下降。还有就是【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后,大家对柬埔寨的【吴哥窟】兴趣愈来愈多。早一些去过的旅游者都认为柬埔寨是值得一看的风景,所以,今年春节期间去柬埔寨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热点,去柬埔寨的旅游线路统统满员。</h3><h3> 我去的柬埔寨,就是【上海世博会】开幕以后了。柬埔寨王国展览馆在上海世博会上的标志,就是一个黑色的头像称为【高棉的微笑】。下面写着:(吴哥,是柬埔寨的灵魂。吴哥,是高棉人的精神中心和宗教中心。吴哥,是每一个旅行者心中的圣地。吴哥,她的美是沉淀在心里的。),就是这一些广告语对旅游爱好者也是有一些想象的空间吧! </h3><h3> 以前,我们对柬埔寨最为熟悉的人物就是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一生致力于中柬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尤其与中国老一代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总理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在他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出访法国期间,朗纳在柬埔寨发动了军事政变。当时,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收留他。此时,中国政府决定接纳西哈努克亲王,并且,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他来到北京,在北京又組织了数万民众的夹道欢迎。毛主席也破例在北京的东交民巷送给他一套相当大的别墅,一切生活起居都是安排十分妥当。为此,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妮卡皇后非常感动。所以,他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在北京度过的。中国甚至于为了柬埔寨,在1979年还与越南打了一仗,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不管柬埔寨政府的领导人变换,从50年代至今两国的关系还是稳定的。这也是说明了中国领导人的智慧。</h3> <h3> 在文化革命期间,我们的电影院没有什么电影可以看。当时,把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全国各地的情景拍摄了彩色纪录片,单位里也是组织大家去观看。西哈努克亲王成为了我国文化革命时代的“电影明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了。</h3><h3> 2012年年底,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亦为高寿。遗体用专机送回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在皇宫供奉了100天后火化归天了。西哈努克亲王从一个在法国留学的花花公子到柬埔寨独立运动的创始人,又为一世君王,也是一部传奇人生的故事。看到的西哈努克亲王一直是笑咪咪的样子,就是一个典型的【高棉人的微笑】。</h3><h3> 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于泰国、老挝、和越南相邻。东部为高原,西部为山脉,中部是宽广平坦的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地区,平原中心为东南亚最大的湖泊同里萨湖,南临泰国湾,柬埔寨是一个南国风光的旅游胜地。而更为世人震撼的就是“精彩绝伦”的【吴哥窟】神秘的宗教建筑,现在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h3> <h3> 几年前,对于柬埔寨旅游我们上海许多人还是似有如无,去旅行社问津的人不多的。2010年,我们去柬埔寨旅游的团费很便宜,每个人才3千元。反正,就是去看看而已的心态。那晚,在柬埔寨暹粒市下了飞机出海关,就是给我一个不太好的印象。海关的关员要向每一个旅客收取一美元的小费(据说他们的工资很少,就是明目张胆的讨钞票。口中还念念有词:“one dollar·····”,这是其他国家海关没有的事情),给游客带来的第一印象欠佳了,过了海关,这里的免税店小得像一个上海弄堂口的店铺。柬埔寨真是一个穷国,怪不得到此地来旅游的人不多啊!可是,在游览了【吴哥窟】以后,大家都是感觉这一个地方是旅游者值得一顾的圣殿。去柬埔寨的【吴哥窟】是一次美妙的旅程。而且,我们在人迹稀少时间来到【吴哥窟】,正是我们先行者的福份。看看现在我国每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长城、布达拉宫、平遥古城等等,都是祗见人头不见景!在电视里看得到人挤人,已使大家心惊肉跳了。柬埔寨真是清净的旅游地,所以旅游者的心情也是比较放松</h3><h3>愉悦。</h3><h3> 第二天早晨,我们就前往【大吴哥城】,大吴哥城有五城门,城门口左右二边是巨大的人兽雕饰,虽然经过整修,许多雕刻的上部都有损毁了,没有人为修复,看起来到是有历史的沧桑感。城门高20公尺,城门上雕刻有四面佛像,中间是一个最大的佛像,就是世博会中那一个【高棉的微笑】,但景深的距离很短,与游人合影显得很不相称,就是看起来十分不舒服的照片。后来,我就在门口买了一个木制的【高棉的微笑】10美元,还是不错的纪念品。在【大巴戎寺】由54座大大小小的宝塔组成一个大宝塔、【巴本宫殿】、【斗象台】等。开始的感觉就是一些比较衰落寺庙的情景,一直到参观了【塔普伦庙】,才感觉有看点了。许多巨大的树木盘根错节长在外墙上面,百年老树置入千年奇石之中,可说是世上少见的奇景。这里就是美国大片第一部【古墓丽影】安吉丽娜拍摄的地方,也正是这一部电影把柬埔寨的【吴哥窟】推向了世界的旅游市场,首先是西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此时此地,我们旅游者神经的兴奋点开始升温了。大家的照相机开始跳耀起来,“人景合一”才是现代与古典的真实写照,我们被震撼了!</h3><h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最著名的宗庙建筑精品,吴哥窟大约建于1150年,就是我国的唐宋时期吧。他是高棉王国境内千百个宗教建筑物之一。有意思的是这个庞大的建筑寺庙吴哥窟神秘失踪了四百年,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发现出来,1992年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柬埔寨没有条件来处理这一片荒蕪的建筑物。接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于是德国、日本、中国的专家纷纷前去抢救。在1994年,一年只有区区7000名游客,而现在已经一年游客达到150万人,可见,吴哥窟的魅力已开始显现。</h3><h3> 现在,就是【小吴哥窟】保存和修缮得最好的一个地方,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比较完整的,乃至于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出现在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柬埔寨虽然经济落后,但进入【小吴哥窟】还是十分严格的,在售票处,每一个外国游客需即时拍摄照片,马上打印出有影象、有日期的门票。这一种门票似乎在发达国家也没有碰到过。</h3><h3>在参观【小吴哥窟】精美的石雕,都是青黑色的建筑物确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建筑中随处可见的雕塑、画廊。其中,最精美的浮雕就是东方的维纳斯——手舞足蹈的仕女【阿柏莎拉】浮雕,游客很容易碰到,已经用繩子围了起来。虽然沧桑却都是尊贵和精致,层层叠叠的高塔,大塔、小塔布局流畅如同跳动的琴键,令人叹为观止!</h3><h3> 为了进一步了解柬埔寨的历史文化,我们还去参观一处等待修复的名叫【崩密列】的地方。这个在森林茂密的地方是一大片倒塌的建筑物,在上面舗设了简单的木板桥供游客参观。这里的建筑也是与巨大的树木相互交织,有待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有条件国家来进行修复了。导游告诉我们:“如果下一次,你们再来柬埔寨游览,也许看不到这里的情景了,你们可以多拍几张照片留念了。”,我们认为导游的话可信的。现在问题明摆着,就是柬埔寨没有钱,而是那一个国家来投资和利益分配的事情,但土地在柬埔寨王国,所以风险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了。</h3><h3> 在参观了以上一些景点,对柬埔寨的历史文化古迹基本上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它的行程,我们还要去观看巴肯山日落和船游同里萨湖。爬山我太太吃不消的,就在下面坐坐了。我就一个人上山,确实山顶上很陡峭,我小心翼翼爬上去了,风景还不错。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我的下面,我想把这一个和尚拍下来,凑巧他拿出来一把扇子,一看照片好像和尚在跳舞。真有意思,我把这一张照片取名为【巴肯山之舞】。</h3><h3> 更有意思的是【同里萨湖游船】,说实话,这个景点根本没有什么看点,岸边湖水混浊不清,真不如上海的黄浦江了。但旅途中发生的事情却令人难忘了!我们乘坐的机制木船十分简陋的,上船后,船“嘙·嘙·嘙······”就向湖中驶去,耀眼的阳光照着浑浊的湖水,一种热乎乎湿答答的感觉令人不快,根本没有一点享受的心情。就这样差不多开了半个多小时,船快要到湖区了。突然风云突变,刚刚还是一片阳光明媚的天空,右边一大片乌云席卷而来,风也是越来越大了。游客们也惊呼起来,还是返航吧!船主一看不对,马上就掉转船头返回了。此时,我却在意看到一个奇异的景色:湖左边的房屋田野亦然被夕阳照耀得鲜艳夺目,而头顶上及右边的乌云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景,正如一幅反差强烈的油画。此时此刻,一场暴风雨马上要来了,大家自然而然都把照相机收了起来。我却下意识把照相机拿了出来按下快门,拍下了这一张生动的照片。旁边的游客看到以后都是赞不绝口!纷纷取出照相机跟拍,可是来不及了,一场滂沱大雨自天而降,最多就是一分钟的时间,给我抢到了一张难得的照片(事后,许多游客都想要我这一张照片,也有人把邮址给了我)。可见,许多情况是不经意之间发生的,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一次机会,人生有机会也是要自己把握了。</h3><h3> 柬埔寨的导游和人们非常善良的,当我们的船靠岸时,亦然是大雨滂沱。他们发动许多人打着洋伞,把我们游客一个一个抬上码头,而自己都是淋得像落汤鸡一样。晚上,导游为给大家表示歉意,要给我们免费按摩、还给每个人送了一条柬埔寨的围巾,就像电影中看到柬埔寨游击队带的那样子的围巾,也是留作一个纪念了。但对我来说,因天气下雨而拍到一张理想的照片,真是有一种“因祸得福”的感觉了。</h3><h3> 我们也一览来当地的集市,相对还是比较贫苦的,但是柬埔寨的民风还是比较朴素的,不像有一些印度人素质很差。最近的报导大家也看到了,女同胞更加要当心!</h3> <p class="ql-block">大吴哥城</p> <h3>买了一个木彫“高棉的微笑”10美元</h3> <h3>小吴哥窟的门票(一日票为20美元),当场拍照制作的!</h3> <h3>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发现塔普伦寺之后,即因整座寺庙已被树根茎干纠缠盘结在一起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样,由此形成了塔普伦寺林寺一体的独特景象。“古墓丽影”的电影放映后,更使这里名声大燥,观者如云。</h3> <h3>巨大的树盘踞在庙上至少4百多年以上,太震撼了!</h3> <h3>塔普伦寺一定要照一张照片的。</h3> <h3>女皇宫</h3> <h3>参观红色的(女皇宫)</h3> <h3>参观废墟“崩密列”,有待修复的皇宫(35美元)</h3> <h3>求乞儿,请给他们一块糖。</h3> <h3>入乡随俗,席地午餐。晚餐在餐厅也有民族舞蹈表演。</h3> <h3>巴肯山</h3> <h3>茘枝山的寺庙</h3> <h3>僧侣行</h3> <h3>肯巴山“僧侣之舞”</h3> <h3>同里萨湖暴风雨前夕的景象</h3> <h3>住宿的梦迪乐酒店</h3> <h3>暹粒的街道尚有法国的风情</h3> <p> 这一次柬埔寨旅途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位“奇女子”吧!这是一个80高龄的独行客,一头银丝白发,面目清秀。开始我们也没有注意她。后来,听到一些游客在议论,说这一个老太是文艺界的。她包中放了两本画册,我也看了一下名为(冷清书画作品)上、下两册,其中多为中国画及书法作品。在扉页上写着:赠送给柬埔寨国家图书馆,签名:伍丽天。我也随意问起,你在文艺界什么单位?她说是在上海人民评弹团,现已离休了。因该团的副团长正巧就住我家的七楼,且评弹团的演员范林元、冯小英等也是我们的邻居,讲起大家都是熟悉的。所以,我们开始交谈了。那天飞机返回上海浦东机场是凌晨3点,这种时间除了出租车是没有其他交通工具的。老太太很节约,准备在机场坐等到清晨坐地铁回家。我女婿开车子接我们,我也顺把她送到住所的马路口,她十分感激!</p><p> 那知道没有几天,她就在冯小英陪同下来我家中,给我送上了这两本画册。有些事情我也不便多问,后看了这一本画册,已经能够知道这一个女人的生世。她生于1930年,在1949年参军,成为了一名海军文艺兵。从一个年轻美丽的歌唱演员到现在白发苍苍一个“老姑娘”,可见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还有她的一个侄女伍鸣,从小醇美好学,她对侄女寄于全部的希望。可是,在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夺去了年青的生命,过度的悲痛和抑郁,使她多年没有动笔。她不为命运之神的不公而放弃生活的心念。她琴棋书画统统拿得起的一个才女啊,在1981、82年先后在兰州、上海、德国举办了个人画展,受到了许多著名人士的赞扬和鼓励。虽然,年逾八旬仍一人居住,刚从柬埔寨回来,又一个人去了加拿大旅游。她说时间不够了,对她而言确实如此啊!他知道我们喜欢旅游也多次打电话给我,希望我们与她同行。毕竟年事已高,我们也是承受不起的事情,祗能婉言谢绝之。这件事情与柬埔寨没有关联,但也是柬埔寨旅途中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故而也简单纪录下来,留下一个回忆吧!</p><p><br></p> <h3>历尽人间凔桑的冷清女士</h3> <h3>年轻时的冷清及作品</h3> <h3>她的老年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弹琴作画,能歌善舞…</h3> <h3>画条带鱼解解馋</h3> <h3>山水画有点陸俨少的风格</h3> <h3>喻“四人帮”倒台!</h3> <h3>俞振飞为她展览会题字</h3> <h3>1962年的全家福,左下一为冷清,时年32岁。</h3> <h3>姪女伍鸣,1995年,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不幸丧生,对独生的她是一个巨大打击!她仃下了多年的画笔。</h3> <h3>悼念神戶大地震的亡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