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称陈仓,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因“鸡鸣祥瑞”而得名。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于宝鸡的姜水河畔,周秦王朝也肇基于此。宝鸡又是一座拥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的城市,这里是早期黄河流域文明的中心,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宝鸡孕育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炎帝故里”、 “佛骨圣地” “青铜器之乡” 、“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 太白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div> 太白有着修建了几千年的褒斜古道,横穿县境114公里,是历史上开凿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古栈道。在这里发生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从武王伐纣到诸葛亮北征,从避难的刘秀到赋诗的李白。佛教胜地青峰山上的青峰古寺是唐代的皇家寺院,山上有唐英灵公主墓、太子坟、舍身崖等古迹。方才关古道驿站、大罐子、小罐子上演了诸葛亮北伐,病逝五丈原后,蜀军撤退的历史事件。跑马梁刘秀练兵场展刘秀风采、神龙尝百草足迹遍太白。仰韶文化一直追溯千年历史,褒斜古道憾存诸葛遗风,青风古刹犹传盛唐轶事。</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白酒酿造技艺</div><div> 太白酒酿造技艺是陕西省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太白酒的生产沿用传统大曲固态续渣法,混蒸混烧,大麦、小麦、豌豆制成中温大曲,土暗窖经14—16天发酵,新酒经酒海长期贮存,后经精心勾兑调味而成。</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家沟社火</div><div> 太白县李家沟社火队起源于清末,为地道的本地社火。起初以马社火为主,表演方队有两个:社火队、锣鼓队。社火分转,一般参与游演为12至15转,一转4至8人,演出时间是正月14—16日三天,内容以戏曲典故为主,演员年龄17—40岁左右,男女不限。其特点:古朴典雅。1961年,社火队发展为5个方队,以高芯为主,每天演出20转,参与人数200人左右。高芯包括转芯、水芯、十二生肖造型。整个芯子设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最高的可达7米有余。</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白面花</div><div> 太白面花起源于对黄帝的祭祀,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演化,这种习俗已根深在人们心中,是人们内在心灵中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表现形式,主要用于祭祀、祭祠、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结婚大礼等重大节事。特别是每年端午节前长辈给晚辈送“圈圈”,寄予老者期盼小辈健康成长,少得疾患的愿望。在当地民间文化中有代表性。</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白洋芋糍粑制作技艺</div><div> 洋芋糍粑,一种以马铃薯(土豆)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小吃,流行于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甘肃称为洋芋搅团,贵州云南称为洋芋粑粑。</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太白风景</font></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药王谷风景区</div><div> 位于太白山脚下的鹦鸽镇柴胡山村。相传为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的隐居研修之地,也是历史上登太白山古道之一。距西宝高速25公里,姜眉公路和即将修建的京昆高速秦岭段在景区门前穿山而过。景区自2010年开建,2011年10月开园迎宾,集生态观光、养生度假、户外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森林公园。由观音庙、药王石锅、药王洞、药王台、柴胡坪百药园等五大景区及外部农家乐服务区共20多个景点组成,其中命名的梯级瀑布6处,观景潭6处,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峰峡森林公园</div><div> 位于太白县桃川镇,西安至汉中的姜眉公路临园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公园总面积4360公顷,森林覆盖率92%以上。园内低处河川区有开阔盆地,两侧流水潺潺;中部有长峡、幽谷,孤峰、奇石林立,绝壁、飞岩突兀;顶部为连接秦岭主峰太白山和第二高峰鳌山的跑马梁,公园中历史传说丰富,有刘秀练兵的“四十里跑马梁”,唐公主为爱情献身的“舍身崖”,更有神女峰、睡佛山、娘娘庙等人文景观点缀其中。公园现已开发休闲度假、森林游憩、生态观光、攀岩探险、滑冰赏雪等多种旅游项目。</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期更精彩,欢迎关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