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一、基本介绍</h1><h3> 革命菜,原名野茼蒿,又名安南草,菊科植物,是一种常年生长的野菜,在海南的山地里,随处可见,因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老前辈曾用它来充饥,故起名革命菜。</h3><h3> 这饱含着海南人民至亲至爱的革命菜,如今已走出了深山老林,走进了革命的教科书里,走进了人们的餐桌里,和其它海南野菜一起,革命菜已经走进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人见人爱的绿色食品。</h3> <h1>二、小知识</h1><h3>中文学名:革命菜</h3><h3>中文别名:野茼蒿、苗子菜、安南菜、野青菜、野木耳菜、野地黄菊等。 </h3><h3>拉丁学名:Gynura crepidioides Benth</h3><h3>英 文 名: Hawksbeard Velvetplant</h3><h3>界 : 植物界</h3><h3>科 : 菊科</h3><h3>属 : 野茼蒿属</h3><div>种 : 革命菜</div><div>常生地点: 海拔400——900米的山坡或沟边。</div><div>分布区域: 热带非洲,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 广西、海南。</div><div>花 果 期: 9——11月</div><div>采 集: 海南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收,其它地区是夏季采收,以鲜用为佳。</div><div><br></div><h3><br></h3> <h1>三、名称由来</h1><h3> 在海南说起野茼蒿,可能没有多少人认识。可说起革命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是因为,在海南革命斗争的那一段艰苦的岁月里,冯白驹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在敌军的重重围困中,在深山老林里,常常就是靠这种野菜充饥,才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叫做野茼蒿的普普通通的野菜,被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称之为革命菜,在海南抗日战争时期,琼崖纵队能在二十三年不倒的旗帜上,同样记载着革命菜的不朽功绩。</h3><div> 有野史记载,说当年小日本在准备侵华战争前,用飞机把革命菜的种子撒播在中国的大地上,以备将来不时之需,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啊,故也有“飞机草”的别名。</div><div> 当年红军战士的红色歌谣“五指山上彩云飘,红旗插在半山腰,深山野岭做营地,坚持斗争不动摇”</div> <h1>四、形态特征</h1><h3> 革命菜的茎直立,单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边缘有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两面近无毛;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纵条,被毛;冠毛丰富,白色,其可以高到150公分,适应力强,繁殖快,除了湿冷阴暗的地方以外,只要有新的空地,如荒地,火烧地或干燥的河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很快就能把地面布置成一片翠绿。</h3> <h1>五、分布地区</h1><div> 革命菜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与海南地区,海南主要分布在保亭、白沙、五指山、等山区的溪沟旁,田坎上,山湾里,岭脚下。</div><div> 中国台湾地区也有革命菜的分布,在台湾则把它叫“昭和草”,非常日话的名字,看来它应是一种归化植物。</div> <h1>六、食用方法</h1><h3> 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茎叶,幼苗,炒食甜滑可口,味道极美。</h3><h3> 革命菜以其丰富的营养,水灵的外观,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h3><h3> 常见的吃法有,清炒革命菜、凉拌革命菜、革命菜炒肉丝、革命菜炒鸡蛋、此外还有革命菜烫猪肚排骨煲、革命菜烫猪脚煲、革命菜烫牛角煲、革命菜烫土鸡煲、革命菜烫牛肉煲等吃法。</h3><h3> 它的味道类似茼蒿,喜欢涮火锅的朋友就拿一些革命菜来吃火锅,非常美味的呦!</h3> <h1>七、营养价值</h1><h3> 革命菜营养价值极高,它性平,味甘辛,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h3><h3> 在100克鲜菜中,含水分93.9克,蛋白质1.1克,脂肪0.3克,粗纤维1.3克,钙150毫克,磷120毫克,胡萝卜素5.1毫克,维生素C10毫克,维生素B20.33毫克,尼克酸1.2毫克。</h3> <h1>八、功效与作用</h1><h3> 革命菜除了食用有营养价值外,还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其具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的功效。</h3><h3> 可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乳腺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h3><h3>a、药用价值: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无毒”</h3><h3>b、功能主治:1、《南宁药物志》“行气,利尿治水肿”。2、《广西本草选编》“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造不良性水肿、乳腺炎”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h3> <h3>💖革命菜是🌴海南餐桌的一道特色美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