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世界》(2):从马拉喀什到瓦尔扎扎特

一箪 💝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今天是星期天,我独自一人坐在我的锄园里,看着锄园里盛开的长寿菊,太阳花,看着我的鱼儿自由自在的在鱼缸里游弋,我本是喜欢养鸟的,可是我不得不把它们放飞蓝天。如果我出门了,花儿会干死,鸟儿会饿死,只有鱼🐠不会死,泡上一杯普洱茶,一边自斟自饮,一边整理摩洛哥图片和文字,我相信这样的时刻是幸福的。</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一箪题记</b></span></h3><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r /> 从马拉喀什到瓦尔扎扎特</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b></h1><h3>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沿海,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h3><h3> 摩洛哥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700多公里。使用阿拉伯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被誉为"北非花园","烈日下的清凉国土"。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h3><h3> 离开马拉喀什,乘车前往瓦尔扎扎特,一路上经过绿草如茵的平原,再到白雪皑皑高山草甸,摩洛哥中部和北部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中国西南的甘孜阿坝,有的地方甚至像西藏的藏北草原。</h3><h3> 我们团加上领队导游一共19人,5男18女,严重的阴盛阳衰。队友中有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外企工作者,特别是有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个个提着大箱子,箱子里装着最美丽的衣裳,不远万里到摩洛哥撒哈拉寻梦,很多人都在箱子里放一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年轻的时候都被三毛的故事感动过,向往过。</h3><h3>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导游是一位会法语、英语、阿拉伯语等四国语言的摩洛哥帅哥,名字叫杰米,三十出头,长的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街头见过的意大利男子,英俊而潇洒,更重要的是这位帅哥还是北京大学中文翻译系毕业的。</h3><h3> 杰米长的似乎不太像摩洛哥人,后来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原来杰米的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摩洛哥人,杰米的父亲当年是摩洛哥驻法国大使馆的翻译,而杰米也准备在近期到摩洛哥驻中国大使馆做翻译。在摩洛哥当导游每月可以挣得三万多迪拉姆,相当于两万多人民币……</h3><h3> 摩洛哥没有高速公路,从马拉喀什到瓦尔扎扎特,再到沙漠旅游重镇欧萨萨,从绿草如茵的平坦地带,荒凉的高山草甸,再到寸草不生的荒漠,由于弯道大,很多人都有晕车反应,领队小朱本来就患重感冒,走到半路在翻越最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时,幸亏队友小何会医术,让司机把车停在半路一个小卖部的路边。</h3><h3>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小何居然让小朱伸出胳膊坐在凳子上,用手使劲打小朱的胳膊肘弯处,噼里啪啦只打的小朱两眼直冒金星,只见胳膊臂弯处瞬间红肿,小朱被打的疼的只掉眼泪花,嘴里还不停地呼喊着,小朱被打后哭的像个泪人儿,眼泪流了一地,逗的我们哈哈大笑,都说小朱欠揍。</h3><h3> 小朱被揍了一顿,上车后感冒症状居然好了一半,另外几位晕车的也被打了一顿,症状瞬间减轻。</h3><h3> 从来没有见过用打手腕的方法能治好感冒。折腾了一路实在饿的不行,大家只好在半道一人买了一个像新疆人烤的馕一样的大饼,狼吞虎咽的吃了。 正当我们饿的前胸紧贴后背时,又走了一个小时后,才在半道吃了一顿真正摩洛哥风味的饭菜,这是我们到达摩洛哥后吃的第一顿饭菜。</h3><h3> 沙漠里缺水又缺菜,我们原以为只有大饼鸡蛋和骆驼肉而没有菜,没有想到摩洛哥人的饭菜竟然让我们十分惊艳,每盘菜的盘子都足够大,而且颜色搭配的非常鲜艳和艺术,尤其那一大盘肉菜和水果拼盘,在路边而不是在城市餐厅。摩洛哥人的饭菜清淡不放盐,对于爱吃辣的成都人也只能凑合着吃一顿。</h3><h3> 夕阳快要落山时到达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这个摩洛哥南部古城在古代曾是重要关口,古城利用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砖建成,古城的后面则是撒哈拉大沙漠,古堡前流淌着一条小河,大约有20多部大片在这里拍摄完成。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被誉为摩洛哥最美的古村,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沙漠中的文化遗产。</h3><h3><br /></h3><h3>注:文中所有照片(除过导游吉米,领队小朱被打治病的照片是队友提供外)全系文章作者所拍。</h3><h3><br /></h3><h3> 【作者简介】一箪,现居四川成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2002年开始写作,喜欢孤独遁世,生来就对孤独与寂寞有一种天然的珍爱,喜欢独自一人行走在旷野里。黑色的哈莫雷特式的悲观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热爱生活又厌倦生活的自然主义者。作品入选《中国网络诗歌佳作评赏》、《中国网络作家诗歌年鉴》、《中国当代汉诗年鉴》、《中国2008年网络作家诗歌年鉴》、《中国诗歌群体展示》、《中国网络诗歌史》、《第三极》《星星》诗刊,《青年文学家》《当代小说》等当代多种文学版本。旅游达人,2000年以来曾四次进藏,足迹遍及新疆喀什、和田,西藏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喜马拉雅山大本营、可可西里等卫藏、康巴、安多等地,2014年自驾从青藏线进川藏线出,翻越唐古拉山、藏北高原,2015年穿越塔克玛拉干无人区大沙漠,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著有《读书就像听音乐》、《曼陀罗有自己的舞姿》、《蓝调》、《向晚、一个词》等随笔集诗集多部。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待续)</h3> <h3>  瓦尔扎扎特的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村子后边就是撒哈拉沙漠</h3><h3><br /></h3> <h3>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古城遗迹</h3><h3><br /></h3> <h3>  站在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就能看见的荒漠</h3><h3><br /></h3> <h3>  古堡沐浴在金色的夕阳里</h3><h3><br /></h3> <h3>  古村落依稀可见</h3><h3><br /></h3> <h3>  我发在微信上很多人给我留言,说城墙上的人像恐怖分子</h3><h3><br /></h3> <h3>  天蓝的让人心碎💔</h3><h3><br /></h3> <h3>  摩洛哥导游吉米</h3><h3><br /></h3> <h3>  中国领队小朱</h3><h3><br /></h3> <h3>  小朱被打的痛哭流涕</h3><h3><br /></h3> <h3>  另一队友晕车也遭到了&quot;毒打&quot;</h3><h3><br /></h3> <h3>  随处可见的撒哈拉长袍</h3><h3><br /></h3> <h3>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两边都是卖衣服的</h3><h3><br /></h3> <h3>  这些看起来颇像艺术品</h3><h3><br /></h3> <h3>  撒哈拉沙漠居然距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这么近</h3><h3><br /></h3> 古时候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的柏柏人就住在这些城堡里</h3><h3><br /></h3><h3> <br /></h3> <h3>  &nbsp;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前的河流🏞</h3><h3> </h3> <h3>  现在柏柏人居住的村子</h3><h3><br /></h3> <h3>  沿途清晰看见的雪山</h3><h3><br /></h3> <h3>  绿草如茵的谷地</h3><h3><br /></h3> <h3>  沿途赤土建造的村落</h3><h3><br /></h3><h3><br /></h3> <h3>  路边售卖旅游产品的铺子</h3><h3><br /></h3> <h3>  这是我们抵达摩洛哥时吃的第一顿饭菜</h3><h3><br /></h3><h3><br /></h3> <h3>  摩洛哥人真会摆盘,不管好吃与否,看起来很养眼</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