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nna Bronze 维也纳铜

何云 313

<h3>Vienna Bronze:字面直译"维也纳铜",仿佛只是说明了铜的产地,和法国铜,德国铜以示区别,实际上却是欧洲古董收藏界的一个独特类别,可以说家喻户晓,可是在中国的西洋古玩收藏圈子里却鲜为人知。特开此篇,普及一下Vienna Bronze。</h3> <h3>故事却并非从维也纳开讲,而是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开始。<br /></h3> <h3>我就职的公司在匈牙利有一个工厂,位于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的中间地段,因此一次出差的机会让我在美丽的布达佩斯得以短暂停留。在网上搜索布达佩斯的古董店,锁定了一家为目标前去,却运气不佳,当天正好关门。巧的是,对面还有一家古董店正在营业。</h3> <h3>在这里我买到了赫伦瓷器Herend,英国纯银香水瓶。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在橱窗了看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物件,2只栩栩如生的蜥蜴趴在一块白色大理石上。我就问老板这是何物,他带着一种自豪的口吻告诉我:This is Vienna Bronze! 这是维也纳铜!</h3> <h3>我问了价格,300欧!觉得太贵了,就并没有买,而是和老板合影后告别了。</h3> <h3>谁曾想,回到酒店后,却一直念念不忘那一对蜥蜴。开始在ebay上搜索关键词vienna bronze,发现这个东西确实蛮贵。</h3> <h3>经过一晚的思想斗争,我觉得既然内心里那么喜欢那一对蜥蜴,就去买下来,钱可以再挣,好东西一旦错过也许就再也不会遇到了。</h3> <h3>第二天我又专门回到古董店,稍微还了一点价,买下了这个蜥蜴摆件。大家来欣赏一下我的第一件维也纳铜。</h3> <h3>无论从造型,颜色上是不是都很逼真呢?</h3> <h3>离开布达佩斯去工厂完成了工作任务后,我来到了维也纳,从这里回国。恰逢周六,怎么能错过维也纳著名的Nasch market(纳旭跳蚤市场)。</h3> <h3>在这个市场上,我开始留意个头比较小的动物造型的彩色的摆件。发现了好几个摊位上都有类似的物件,每次一问:这是什么?拥有该物件的摊主都显得非常自豪甚至很拽:"这是vienna bronze!"一个小小的物件都价格不菲。</h3> <h3>比如这一个非常可爱的画家青蛙,它的画板上画的正是维也纳的地标景点之一:美泉宫。多么有代表性的一件vienna bronze。</h3> <h3><br /></h3> <div></div> <h3>回国之后,我开始查阅各种中英文资料,才逐渐开始了解vienna bronze。</h3> <div>首先vienna bronze是特指在维也纳地区由特殊铸造工艺和上色工艺制成的装饰摆件。非常精致,细节丰富,以动物造型为主,很多造型都非常生动和幽默。</div> <div>最著名制造商之一叫Bermann,其产品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大放异彩,然后得到维也纳政府的认证,大家才开始叫这一类上色的铜摆件为"vienna bronze",随之开始流行于整个欧洲,被当时的人当做奢侈品摆件以及重要节日的贵重礼物。</div> <div>由于vienna bronze取得了如此成功,在世博会之后的数十年里,维也纳地区一下子涌现出了50多家生产维也纳铜的生产厂。</div> <div>一战前后是维也纳铜最辉煌的鼎盛时期,甚至产生了行业协会以及协会的的期刊Wiener Bronze。下图就是1913年三月的期刊。</div> <div> 行业协会还明确了只有黄铜,紫铜,青铜的混合金属才可以被认定为真正的vienna bronze,并创造出了特殊的标记来表明一个物件是正品维也纳铜,这个标记就是Geschutzt,意思是&quot;版权保护&quot;以及&quot;维也纳铜协会成员工厂出品&quot;,这个标记会在文章末尾阶段以图例加以说明。</div> <h3>Vienna Bronze的铸造工艺是失蜡浇铸法(关于失蜡铸造,大家可以百度)也就是精密铸造,所以才能凸显各种细节。上色为纯手工上色并被称为"cold painting" ,也就是说颜色并不经过高温处理。以前用铅基涂料,使得上色有质感。</h3> <div>后来出于环保和健康方面的考虑,目前铅基涂料不再被使用。同时据说工匠在上色的时候还特别在铜件依然温热的情况下涂色,这样当铜件冷却表面收缩,自然也就把颜料牢牢吸附在表面,历经几十年甚至近百年而不太掉色。</div> <div>这只拿着钱袋的小猪以及抱着猪夹着包裹的邮递员都表现的是"恭喜发财"寓意的祝福,一般作为圣诞或者新年的礼物。</div> <h3>提到vienna bronze,不得不提及2家最著名的公司,Bermann 和 Bergman。这2个名字常常被搞混淆,下面就让我来分别介绍这两家公司。同时你也可以了解vienna bronze的历史。<br /></h3> <h3>上图右上角的带有字母FBW的⭕️形标记就是Bermann公司的标志了。Mathias&nbsp;Bermann于1850年在维也纳地区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开始的时候是做水管上的铁艺装饰的,后来开始制作铜的动物摆件。谁知道1873年世博会一炮而红,得到了维也纳政府的证书。随后当他的儿子Fritz Bermann在1927年接管了工厂的时候,FBW的标记代表了Fritz&nbsp;Bermann Wien,成为了正品维也纳铜产品的象征。</h3> <h3>如下图所示,金色的圆圈里有FBW字样。证明这是Bermann公司出品的vienna bronze。</h3> <h3>这就是当年Mathias Bermann在1873年世博会上获得的证书。</h3> <h3>Bermann公司当时和维也纳的很多优秀的雕生产,塑家以及模具供应商一起开发了很多款造型的模具。这些模具在二战期间有当时的所有者Fritz Bermann存放在了自己家的地下室内,结果后来整个房屋被德军炸毁,但是这些模具得以幸存。战后,模具被重新取出,继续按照古法进行生产和落款,至今在维也纳还有专卖店。下图为1945年在二战中被盟军炸毁的Bermann工厂</h3> <h3>1991年,维也纳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们随机测试了来自Bermann公司不同时期出品的两只青蛙,一头大象,和一个阿拉伯人物造型的维也纳铜的金属成分。测试结果非常有趣:实际上的金属组成成分是由50%的Brass黄铜,加上50%的Zinc 锌,组成,也就是说,这几件Vienna Bronze实际上并不是Bronze(青铜)而属于Brass(黄铜)。</h3> <h3>历史资料显示,首先每一个维也纳铜的物件都会在模具图册登记注册,包括该物件的造型草图,编号,价格等。</h3> <h3>下面2张图就显示了模具记录册里的造型和最后成品的造型对比。</h3> <h3>下图右边可以看到融化的铜水浇入制作好的砂型模具内,左边就是铜件毛坯。</h3> <h3>接下来工匠开始进行打磨,和雕刻。</h3> <h3>雕刻出很多细节(比如动物的皮毛等)之后,就是手工上色。</h3> <h3>拿这只叼着鱼的翠鸟来说,羽毛的细节非常逼真,包括色彩的真实性都和真鸟相差无几,这也要求工匠不仅要有天使天赋,还要有动物学的知识。</h3> <h3>同时,这只翠鸟其实是由四部分组成:躯干,2条腿,以及嘴里的鱼。分别制作完成之后在焊接组成为一体,最后上色。</h3> <h3>这是一只我在维也纳跳蚤市场上淘到的翠鸟。相当精美。</h3> <h3>同样,复杂的人物造型一样比较难整体成型,因此通常都会分割成若干部分铸造,然后再组装焊接在一起。如下图</h3> <h3>在介绍另外一家著名的公司Bergman之前,我先来总结一下Vienna Bronze的造型分类。</h3> <h3>最受欢迎的,产量最大的造型应该说是仿真的动物。比如下面这只德牧。</h3> <h3>下面这一张图也真实的展现了19世纪的牛的照片,到维也纳铜的模具册里的艺术家的速写,最后的维也纳铜的成品,可以看到成品的这只铜牛在造型和细节上真是几乎完全真实再现了真牛。</h3> <h3>当时的维也纳动物园成为了给予艺术家灵感和素材的圣地,艺术家在这里仔细观察大象,狮子等动物,从而创作了不少逼真的动物造型维也纳铜。</h3> <h3>另外一个类别也是广受欢迎的动物拟人化造型。这其中就受到了英国19世纪女性作家暨插画家Beatrix Potter创作的著名儿童故事彼得兔中的造型影响。其中的狐狸,猫,青蛙,兔子等形象后来都被工匠制作成了维也纳铜。</h3> <h3>这是一组我在维也纳市场淘到的维也纳铜,"青蛙狂欢夜"。这也是Bermann公司的代表作之一,改模型的成功使得该造型生产了数十年,仍然广受欢迎。也是属于动物拟人造型类别。</h3> <h3>下面这三个维也纳铜的作品也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动物拟人造型,诙谐幽默,似乎现在更多的朋友钟情于该类维也纳铜。</h3> <h3>下一类应该是中东人物风情题材。对西方人来说,东方(中东)极具神秘感。随着19世纪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使得欧洲人能更便捷的了解中东,所以一下子出现了很多这类题材的中,大型维也纳铜。极其华丽,精致。产量少,现在非常少见和昂贵。</h3> <h3>这个正在卖地毯的阿拉伯商人造型就非常出名,由Bergman公司出品,现在被大量仿制。真品价格约1500美金。</h3> <h3>这一类帐篷题材的更是几乎看不到。细节数不胜数,通常只有在拍卖会上才能见到类似的。总体来说中东人物风情题材属于维也纳铜里的高端种类。稀少而昂贵。ebay和某些网站上还能看到少量此类题材,但这仿品也不少,请特别注意。</h3> <h3>接下来对一大类别更是稀罕之物了:裸体和色情系列。这一些列绝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起源于法国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影响,主要制造商是Bergman公司。普遍的特点是可移动或者带某些小机关。</h3> <h3>比如下图中的一对铜人,分开放在桌上并没有什么不雅,而主要悄悄移动一下就产生了极其香艳的场景。</h3> <h3>这一艘船也是机关类的代表杰作。只有按下机关打开船仓,才能发现其中奥秘。</h3> <h3>下面这个造型是目前被仿造做多的一个Bergman公司的造型"big windy day" "刮大风的日子",少女的裙子动感十足,似被大风吹起,而裙子是可以向上掀开的,从而露出美女的裸体。设计可谓精妙。目前ebay上有大量仿品。</h3> <h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带机关的设计呢?这也是主要因为当时欧洲社会上的假正经风气。富人,贵族们放一件这样的维也纳铜在房间里,书桌前,平时看上去和普通摆件无异,私下里却切换模式独自欣赏,露出本来面目。当然这类物品也是1900年左右贵族们的情趣小玩具。</h3> <h3><br /></h3> <h3>另外一类维也纳铜就是普通的人物造型了。这一类的价格也是极其昂贵了,比如下面这个马车,市场参考价格高达8000美金。</h3> <h3>印第安人的造型也在维也纳铜之中出现,Bermann公司和Bergman公司都出品过。器型大,非常罕见。</h3> <h3>还有一些反映当时贵族生活,服饰的造型以迎合贵族们的需要。</h3> <h3>上面的色情类和人物类,都基本无法在市场上见到了,只能在高端古董交易市场才能看到,如古董店或者拍卖会。</h3> <h3>下面另外一类维也纳铜就是具有实用性的器物,这一类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类别。比如下图的美丽的烛台,小矮人温度计,</h3> <h3>一对火柴筒</h3> <h3>还有这个我不久前在维也纳的市场淘到的拆信刀。</h3> <h3>大理石烟灰缸搭配维也纳铜动物造型也是很常见和受欢迎的造型。这只狗淘自维也纳市场。</h3> <h3>最后一类就是现代维也纳铜啦,我之前的文章认为这一类维也纳铜只不过是旅游纪念品,没什么收藏意义了,在一位藏友的指点下,我才知道其实最后这一类造型抽象,只用黑色和金色的维也纳铜其实也是大有来头的。</h3> <h3>这一类维也纳铜都有坚固的黄铜底座,漆黑的通体色调,金光闪耀的点睛之笔,整体造型抽象化,极具art deco风格。底款通常有Bosse Austria或者Baller Austria的标记。(如下图)<br /></h3> <h3>这就是由著名设计师WALTER BOSSE和其合作伙伴Herta Baller创造的著名的黑金线.</h3> <h3>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奥利地设计师WALTER BOSSE一直在努力创造各种可爱的黑金线小动物,也更多的制作一些实用器,比如下图可以看到的:红酒开瓶器,调料品架子,钥匙挂件,鸡蛋杯..<br /></h3> <h3>&nbsp;可是从黑金线小动物诞生之日起,它就不断被模仿、仿造。为此,WALTER BOSSE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试图保护其设计,但都以失败告终。&nbsp;</h3> <h3>&nbsp;对WALTER BOSSE来讲,这是个悲剧的结局。但正是由于WALTER BOSSE的努力,在他去世之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部知识产权保护法。&nbsp;</h3> <h3>现在我们在维也纳看到的这些小动物,来自WALTER BOSSE的故里,一个奥利地与匈牙利交界的小村庄。艺术家和工匠们重拾WALTER BOSSE当年的工艺和制法,纯手工打造了这些黑金线小动物。<br /></h3> <h3><br /></h3> <h3>下面要隆重介绍另外一家著名的维也纳铜公司Bergman啦,有的资料上也做Bergmann。</h3> <h3>著名的Bergman公司的创始人弗朗茨·伯格曼(Franz Bergman)出生于1838年,长大后来到维也纳学习铜塑,1860年获得了等同于现在的工艺美术大师证书。随后创立了一座小型的青铜铸造工厂。后来他的长子Franz Xavier Bergman接手了工厂开始生产上色的写实主义的动物造型青铜,并在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了一件巨大的维也纳铜作品而获得奖牌。在Bergman铸造厂铸造的青铜通常盖有一个放在双把手花瓶中的字母"B",这一标记也因此享誉世界。</h3> <h3>后来的欧洲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给维也纳铜造成了打击,尤其是大型的铜作品都被义务或者自愿的熔炼掉了。很多珍贵的造型,模具就此被毁,永远的遗失了,非常可惜。</h3> <h3>之后没有多久,Bergman工厂就关闭了。1960年Franz Xavier Bergman的儿子Robert Bergman把公司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Karl Fuhamann。</h3> <h3><br /></h3> <h3><br /></h3> <h3>下面就是几个典型的Bergman公司的壶型标记。</h3> <h3>作为一名艺术家,Bergman自己有一个独特的签名 ‘Nam Greb’,就是把Bergman反过来写。主要作品是东方人物和动物,还有一些色情雕塑。这些作品都非常注重细节,而且色彩生动,被全球收藏家珍藏。</h3> <h3>下面这一件精美的铜盒是我在维也纳一家古董店里看到的,一按机关,盒子里的裸体女人就会翻出来。</h3> <h3>这就是Namgreb的签名。</h3> <h3>在1900年前后,有大约50家维也纳铜的手工作坊,其中一些是模仿Bergman工厂的产品。比如下面这个维也纳铜就是我最近在维也纳市场发现的,风格模仿Bergman公司在art deco时期的造型,依然可以算为维也纳铜,可惜不是古董Bergman的维也纳铜。</h3> <h3>这个中东造型的维也纳铜也是模仿了Bergman的古董造型。制作算得上很不错了。但是它的mark是&quot;Mangreb&quot;而不是&quot;Namgreb&quot;,所以只能说这一件是维也纳铜,而不是Bergman公司的古董维也纳铜。</h3> <h3>另外还有一个标记也会出现在Bergman公司的作品上,就是下图的"Prof. Tuch"。这个其实是当时受雇于Bergman公司的一位工艺师Bruno Zach的笔名。他在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上曾经使用过这样的标记。很多性感的雕塑是他的作品。</h3> <h3>下面这只小猪也是维也纳铜,底部的标记我没有见过,但是应该是其他不太有名气的铸造厂生产的。</h3> <h3>文章开篇时候提到过行业协会的保护性标记Geschutzt,那么我们实例来看看。首先第一个Bergman公司出品的维也纳铜,除了有Bergman字样以外,下面就是Geschutzt。</h3> <h3>这是另外一件Bergman公司的产品,使用了壶形标记而非字母Bergman,下面也有Geschutzt字样。</h3> <h3>这只漂亮的维也纳铜象并没有发现任何一家公司的标记,不过底部的Geschutzt字样依然表明这是一件受到维也纳铜行业协会认证的真正的vienna bronze</h3> <h3>下图可以看到当时很多维也纳铜公司的标记。其中可以看到Bermann公司的FBW标记(早起还有使用Bermann Wien 字样为标记的)和Bergman公司的壶型B标(右侧2列图标的左下角)</h3> <h3>总体来说,生产于维也纳地区及周边的冷涂上色青铜雕塑都可以被称为维也纳铜。但是真正值得收藏的维也纳铜应该是生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作品。其中尤以Bergman公司的作品深受市场追捧,投资这样的维也纳铜还是相当保值增值的。</h3> <h3>我个人的亲身调查显示在过去2年间,维也纳铜的价格上涨了30%-50%。</h3> <h3>下面这一件相当有趣的维也纳铜挂件是我最近在维也纳的古董店看到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虽然没有任何标记,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一件精品,价格3000欧。</h3> <h3>在维也纳,我遇到了一位摆摊的老人,他只卖维也纳铜,我在他的摊子上买了很多。</h3> <h3>下面就是我自己以及帮朋友买的三组乐队造型的维也纳铜。老鼠乐队,狗乐队和矮人乐队,都是10个一套,Bergman公司出品。据85岁的摊主Robert说,这些造型已经停产很多年啦。</h3> <h3>我甚至在想,眼前这个叫Robert的老人有这么多Bergman的维也纳铜,会不会就是Robert Bergman本人呢?</h3> <h3>目前关于Vienna Bronze的参考书籍就是这本由美国作家Joseph zobel所写的。其中全部是Bergman公司的维也纳铜作品,并且附上了市场参考价。</h3> <h3>比如我自己收藏先小松鼠火柴筒就在书上找到了对应的图和市场参考价。</h3> <h3>有兴趣收藏维也纳铜的朋友不妨可以去ebay买一本这个书。要知道维也纳的古董店老板也用这本书作为参考哦。</h3> <h3>下图是一个苏富比拍卖中的维也纳铜拍卖成交纪录。可以看到维也纳铜虽然小,但是由于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本身的精美制作而导致价格昂贵,是西洋古董收藏的中高档藏品。</h3> <h3>现在的维也纳铜依然是欧洲的高档礼品选择之一。</h3> <h3><br /></h3> <h3>当你仔细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是否也想拥有一个vienna bronze呢?欢迎朋友们和我进行交流。下图是我的微信二维码。</h3> <h3>最后特别感谢好友"阿米卡星"对完成本文的相关研究支持。他应该是目前国内对彩色铜器最有研究的藏友之一了。<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