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数学,体会课程整合 ;思考数学,深析核心素养-市南区2016级小学数学骨干班第二组外出学习简报

<h3> 4月7日清晨,美丽的杭州飘起了小雨,骨干班成员们踏上了本次"千课万人&quot;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培训活动第二天的征程。</h3> <h3> 郑毓信教授在《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报告中指出:数学与哲学也是相通的,作为一线教师要从辩证的角度认识数学核心素养;要跳出数学,看待数学,教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复述"大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意义,而更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思考教师怎样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怎样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从"理性思维"向"理性精神"的发展。同时,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要"大家"谈,还要"自己谈"、"自己思",思考数学,深析数学核心素养!</h3> <h3> 随后倾听了刘燕、徐长青等七位大师的精彩课堂,他们的课全景展现了课堂的新锐建构,全面解析了文化的先锋探索。</h3> <h3> 叩概念本质,从算术思维迈向数学思维在刘燕老师《方程的意义》中得以深刻体现;王玮老师《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和王昆杞老师《通过戏剧认识数字,十以内简单的加减》对课程整合进行诠释;江萍老师《百千数的认识》、袁晓萍老师《准确数与近似数》、徐长青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培养数感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h3> <h3> 刘燕老师《方程的意义》一课,凸显方程的本质,渗透模型思想。课堂上通过对比让学生经历方程发生的过程,体会方程的优越性,学生需要"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将最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深切体会到方程思想能逐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种简单优化的思想对于人的思维习惯的影响是深远的。</h3> <h3> 温州市市教育学院的数学师训员王炜老师与一年级学生一起走进数学绘本整合课《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王老师打破学科壁垒,将绘本中的破案过程与数学中的探索规律完美结合,从枯燥的数学知识走出来,在探索过程中有回归数学本质。</h3><h3> 王老师带着深度的思考将自己多年对数学与绘本整合的理念融入课中,深入简出地诠释了"核心素养&quot;。</h3><h3> </h3> <h3> 王昆杞老师带来的《认识数字,十以内简单的加减》一课。让我们看到了一堂戏剧数学课堂。以《小红帽》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建立情景。借助形象,采用戏剧化的小活动,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一堂跨学科富有意义戏剧数学课堂。</h3><h3><br /></h3> <h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特级教师江萍老师执教的《百千数的认识》,别具匠心的创新之举,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大胆尝试!把《百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整合在一个课时内进行教学。</h3><h3> 借助小棒、A4纸等直观实物,引导学生感知数的形成过程。</h3><h3><br /></h3><h3><br /></h3> <h3> 徐长青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徐老师这节课引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进行思考。学生对策略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老师长期的坚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和反复训练。徐老师这节课很好的诠释了郑毓信教授的"认真的想,静静的听,轻轻的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h3> <h3> 高枝国教授率领江萍、郭骥、袁晓萍老师进行了激烈深刻的圆桌会议。会议深析小学核心素养-数感,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培养数感应该从整体来考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堂目标的制定不能仅仅从一节课的知识出发,而且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逐渐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h3> <h3> 满满的一天,听了一节报告,七堂课,一节圆桌会议。清晨,我们第一批来到会场;中午,为了节省时间,老师们就站着吃了外卖,然后马上返回会场;会议中,我们认真听,仔细记,静静思,并且第一时间对名师所上的课在微信中进行交流;晚上,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天学习的分享与讨论。如此团队,让每一位老师都斗志满满,受益匪浅。没错,这就是我们数学骨干班所释放出学习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