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日美国张铁生闹的沸沸扬扬,有感于今日沐阳岭政坛群上的各种言论,想说故事,又不想大刷频,只好写此文于美篇。</h3> <h3>张铁生事件发生于1973,当时清华北大两校做为试点,已录取工农兵学员三年了。虽有各自单位的推荐,但学员们大多初高中水平。张铁生本人其实是念过初中的,并非全部白卷,他的文化水平比他之后入校的学生要强很多。 他的事件被拿来大做文章,其目的是为打压当时刚刚冒头的提高学生入学水平的言论,其影响在于后来引进更多的没念过小学的人被挑选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大学。</h3><h3><br /></h3><h3>当时称他们为学员,就是为了标志他们非普通学生,上学的同时还担负着教育改革的重任。他们中大多数人至少上学期间心地善良,一小部分是通过手段拿到名额,也不是坏人,农村日子太苦,人人都想上大学。张本人也非常想上大学,只能采取这种孤注一掷的手段,但正巧他这一手段当时正好可以被革命派用来反邓的改革派,所以被大肆宣扬。其它人使用的手段没有政治价值,便被忽略不计了。如一女生,进校后于厕所中产下一子(据说为村干部所为), 由于女生身份被大嘴女领导暴露,可怜她后来自杀身亡。<br /></h3><h3><br /></h3><h3>这些工农兵学员虽然被指示要"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但实际上他们中大部分人却对老师们非常地尊重友好,并不像文革早期的学生那般对老师打打杀杀+批斗的。中国传统中的尊师思想在这批人中有所体现,他们也很珍惜这个离开他们原来的艰辛环境,到最高学府上学的机会。</h3><h3><br /></h3><h3>我们全家70年刚与其它清华北大教师及家属从两校的江西农场撤回北京,那农场有如劳改农场,无本地居民,地处血吸虫重疫区,有人开始得病了,周恩来才下令撤回。父母们辈很高兴66年关门的大学终于重新开课,内心充满干劲,一心想要教好书,尽管知道这帮学员底子差,但还是沤心沥血的一个个的去教。同时忽略了自己的子女,从末在学业上帮过我和弟弟。因为父母上课开会等占用了他们所有的时间,虽都在校园里,生活上我们也只好全部自理,先是食堂打饭,后来我做饭,弟弟负责控制煤饼炉子,我俩都还不到十岁,就担起了家里所有的活儿。从我12岁起,父母就又被开始了"开门办学",经常的几个月不在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只会做饭,不会念书的原因(在为我的米白色考卷找借口)。</h3><h3><br /></h3><h3>我妈当时讲过一事,让我印象深刻(以前在别的群分享过)。她那时是结构力学讲师,某日花了一上午教一位解放军学员数学。快到中午时,我妈说:"好了,咱们都饿了,我再问最后一题,看看咱们这一上午的进程,然后咱们就去食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几?"</h3><h3>学员答到:"*老师,这太容易了,四分之一呗!"</h3><h3>我妈说她听完后连去食堂的劲儿都没了,完全是自己教学的失败。当时的教师很怕碰上那种要改造教师的学员,想教又怕一不小心教多了被拉去批判。这一件事,让我觉得我妈还不如我小学老师厉害呢。</h3><h3><br /></h3><h3>我爸72年时不知怎么弄成的,居然偷偷的搞起了科研,趁着黑猫白猫论时期,在实验室里搞了几项发明,后来小邓瓶几上几下的,他就每次运动一来就挨批,运动一过就又去做研究。至今八十多岁了,工作不停,一年前还有新研究成果出来。他热爱科研及教书,总是觉得一生中许多时间浪费了,总想找补回来。</h3><h3><br /></h3><h3>我妈人缘好,工农兵学员们常来我家玩,或一起去颐和园圆明园野歺郊游。其中有一海军学员,文革后期时军装改革,那学员某日突然从深兰中山式制服换成白色水手服,白盖帽兰飘带加上披肩,迷死了我们一帮刚上初中的小女孩。他有时会骑车带着我和弟弟在校园里蹓跶一圈,那简直可让我在我的少女朋友中得意好几天呢!</h3><h3><br /></h3><h3>这批工农兵学员后来不少成为各省市部门的政治领导人,他们经历过插队,当工人,参军,上学,见过各色人等,确实EQ 超凡。但这些领导人后来是否成为一个文明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情操之典范,是否尽其责任,完成其社会使命感,便不尽然了。上面所提的海军学员后来成为某市建筑设计院一把手,年节时有来往。但忠厚老实之人并不太可能被提拔成太高的官。</h3><h3><br /></h3><h3>这就是张铁生前后时期的中国大学:文革后期(70年到77年)有一大帮教师刚被批斗劳改完,回到重新开门的大学,鼓足了劲儿想为国家的教育及科学进步出力,然而却被政治因素阻止着。他们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十年就这样被浪费了。</h3><h3><br /></h3><h3>如今在美国,一个小孩子被与张铁生齐名。这其实不公,张铁生及Ahmed 都不是白卷生。只是他们的事件对后人影响深刻:无知无礼被鼓励提倡。两个事件都是对文明进步法治社会的挑战。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在各自特定的时间段中的某些政治人物及党派需要无知和无礼,在当时的中国,是被用来去反对"反动学术权威"。在现时的美国,是被用来去对抗法制及警察,把种族出身立于法律之上。</h3><h3><br /></h3><h3>尽管Mr. Ahmed 本身非常出色,但不管如何去猜测提高他这100个copy/paste的背后含义(简练明了,对社会的使命感,比华裔孩子有勇气,…等), 归根结底,与张铁生一样,他的行为为当前某种社会势力所喜欢及利用,斯坦福及媒体利用此事来加强宣传它们的立场,同时又是一个强有力宣扬Obama 及Hillary思想的机会。我们做为成人,应该知道这种写Essay的方法第一是不礼貌的,其次是愚蠢的,而不能因为其重复100次宣扬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相符,就极力推崇这种愚昧战胜文明的行为。这与文革中的工宣队,军宣队及中央派来进驻清华北大的革命激进派没什么两样。几个文字的不同解释及利用,就可以把一个投机的小人物捧上天,也可以把一个一生幸苦育人的教授逼的死无葬身之地。(我儿时的朋友,眼睁睁地看着他爸爸跳楼,摔在自己前面不远之处). </h3><h3><br /></h3><h3>当我们看到Mr. Ahmed 出色的Resume, 频繁的政治活动,我们中的有些人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社会栋梁。但我看到那一百个copy, 却觉得他缺少起码的家教及社会公德,对一个著名大学的蔑视及玩弄戏耍, 对于入学作文的不尊重。若他不想去Stanford , 完全不必去申请。从他身上,我不认为他会成为一个值得"华裔小书呆子们"学习的青年楷模,反而我看到是我们镇上ISBR 主席的最佳接班人,一个有着高学历,低道德,自私自利,不顾邻里,而且极会利用种族牌来玩弄法律的投机分子。当然我也不认为小Ahmed 同志会对咱镇的ISBR主席的职位感兴趣,他的眼光应该更高。</h3><h3><br /></h3><h3>所以说,一张白卷好画图,怎么解释都可以。一张白卷copy100份,解释及利用的价值就更多了。美国一旦闹起文革,我真怀疑它是否能在十年之内拨乱反正。</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