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幕土

<h3> 大汶口遗址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展示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中华民族由部落到国家、由无文字历史的史前文明向有文字历史的文明社会转变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br></h3><h3> 大汶口遗址分别于1959年、1974年、1978年进行了三次发掘,共探明遗址区面积8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7200平方米,主要是墓葬、灰坑,和少量房址。</h3> <h3> 泰山、汶水、太阳是聚居于此的古代祖先最先崇拜的图腾!</h3><h3> 大汶口遗址的发现,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提供了实物证据,将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2000—3000多年,有力的驳斥了国际社会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质疑。</h3> <h3>还在建设中…</h3><h3>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足“中华文明摇篮、祭祀天地之源、东夷部落圣地、山水文化家园”历史文化形象定位和“中华始祖伏羲氏,千古文明大汶口”的形象宣传,规划力争打造出“一区两城六大景观”大旅游格局。</h3> <h3>大汶河是中国唯一一条自东往西流淌的河流!</h3> <h3> 大汶口镇因五汶(牟汶、瀛汶、石汶、柴汶、泮汶)汇聚之口而得名,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和命名地,历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镇。</h3> <h3>“汶水汤汤”盛景!</h3> <h3> 因为大汶河水要向西汇入东平湖之后再进黄河,从流向上来说,大汶河是中国唯一一条自东往西流淌的河流,所以称汶水倒流!</h3> <h3>清澈…</h3> <h3> “汶阳田反”讲述了孔夫子维护鲁定公、舌剑御敌的故事…</h3> <h3>“汶阳田反”的三位关键人物------鲁定公、孔夫子、齐景公!</h3> <h3>齐国兵士行进…</h3> <h3>“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h3> <h3>尽显古朴沧桑感的墙壁!</h3> <h3>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h3><h3> 孔子当年的感慨是不是就在汶水河边发出的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