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监狱

一撇二竖

<h3>  一只蝴蝶在温润的花丛中扑腾,单调的黑色承载沉沉的凄怅。蝴蝶效应是说,初始很小的事情,未来可能酿成重大的变故。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变故之后又归于初始,初始重复演绎过程和结局。老去,尘归尘,土归土。《梁祝》的化蝶是成双的,而这只黑蝴蝶却因何独自徘徊?故事虚拟理想,现实分序先来后到,曲终人散时,便是不能"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与夫人天各一方,宋家三小姐也未能回到父母身边。</h3><h3>  天堂上他应该有星宿吧,不然怎选在清明节与世长辞?他静静地躺在类似故乡的慈湖。说伟人嫌不对,说英雄也不是,好吧,"一代枭雄"如今只是每天听见换岗的呐喊吗?浙江奉化,灵魂的归路那般遥远。</h3><h3> &nbsp;从台东出发,18海里,浪高1至2米,双体船像一片浮叶,犁沟时像行驶在"排骨路"上,颠簸"荡气回肠",晕船来了。还好,这把年纪,依旧没有不良反应。方圆15平方公里的绿岛,因歌手而知名,其现实虽不浪漫,但也弥漫着一脉相承的文化气息。望海的山头上题刻着"毋忘在莒"的遗训,典故出自战国时的莒国。据载,汉人200年前已上岛聚居。台湾当局云云,白色恐怖期间,绿岛关押包括志愿军俘虏的政治犯,有人遥望大陆直到终老,墓碑朝向故乡。现在,绿岛监狱完整保存并变成公园,监仓蜡像重现在押犯人服刑情景。</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nbsp;大岛与小岛,同样是困守,同样是"毋忘在莒",分不清谁囚禁了谁。从泱泱中华到退守一隅,面积要小好几号啊,游览观感没有"高大上"。生命从旺盛到孱弱,"毋忘在莒"雄心渐老,岁月的利剑消蚀恩仇,故乡是否在召唤"不如归去,那是什么样的感受?但是"浮厝"还是"浮厝",终究未见落叶归根。人死灯熄,亡灵三观尽毁,却久久不能入土为安,该不会是受到人为的意志裹挟吧。</h3><h3><br /></h3><h3> 污染是一样的,只是程度、时间跨度有差异。春季广州气候反常,酷热之后倒春寒,天空的朦胧从偶尔转为常态。视野所及,小蛮腰若隐若现,目测距离约40分钟的车程。4个月中超过100天,吝啬的小蛮腰3次露峥嵘。出发前大陆导游强调阿里山气温可低至5℃,再三交代带足寒衣,到现场时却是暖融融的。早上台南的天空也灰蒙蒙,离台前当地闹干旱,媒体热炒居民准备限水。因辖区不同,街道两边可能一边停水一边供水,争论因此而起。阿里山的原始森林,数人才能合抱的树墩长满地衣。日本海盗盯着别人家的资源,掠夺800至1500年的原木,据说树龄低于此标准会出现空心,使用价值较差。他们留下的树墩像在无声哭泣,怪异的模样张牙舞爪。怕闹鬼,日本人正儿八经地建起树灵塔。作恶,天谴无处不在。</h3><h3> 蝴蝶效应回溯到那个年代。胡琏掠兵,国军退守台湾登陆基隆,小小三岔口的拥挤不难想象。基隆港的制高点,观音菩萨俯瞰众生,似在抚慰当年活生生分离的家庭。慈航普渡,为那些抗战老兵,为牺牲的潜伏志士,为那些回不了家的孤魂。(成稿于2015年3月2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