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山普安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山上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现存260多尊,有300多年历史。

红儿

<h3>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大板乡境内的海棠山东南山坳中,藏着一处神秘的“东藏”圣地,普安寺,登顶俯视,苍茫大地,花岗岩石刻有摩崖造像267尊,分布约73处,造像因石而异、各有不同,有的面含微笑、有的怒目圆睁,刻蒙满藏梵和汉文字,古朴而神秘,300 多年,色彩不退。这些精美的艺术雕刻掩映在丛林茂密的海棠山间,即有美学观赏价值又有历史研究价值。</h3> <h3>巨大的佛石,上面的“佛”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h3> <h3>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大师、摩崖石刻......在阜新市大板镇海棠山,感受宗教的力量。 ​</h3> <h3>海棠山的摩崖造像集中分布在2平方公里的裸露岩石上。</h3> <h3>最大的造像高达5米,最小的只有30厘米。有的还涂有彩绘,虽经历300多年,却色彩不退。</h3> <h3>造像种类繁多,有群像、有单像,有主有从,有立有坐。</h3> <h3>​到达海棠山之前,我并没有想到会看到如此精美而丰富的摩崖造像,几乎整座海棠山上所有裸露在外的都雕刻了佛像和经文,令人吃惊,那么为什么在离西藏如此远的地方,会出现这样大规模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呢?“东藏”因何而来?</h3> <h3>普安寺,俗称大喇嘛洞,1883年建成,位于阜新县南部大板乡境内的海棠山东南山坳中,是黄教藏式的古建筑群体。 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h3> <h3>普安寺钟鼓楼</h3> <h3>财神殿</h3> <h3>迎客松</h3> <h3>坚强松</h3> <h3>扭曲松</h3> <h3>长寿松</h3> <h3>卧龙松</h3> <h3>迎客松</h3> <h3>阴阳松</h3> <h3>可怜松</h3> <h3>一把手</h3> <h3>飞鹰石</h3> <h3>海棠山的美,美在人文与自然的有机融合,美在这里怪石稀木,山峰秀丽。更美在摩崖造像之亘古奇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