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陈煜宏:愿岁月温柔待你(总97期)

安稳

<h3><br></h3><div> <br></div><div> </div><div> 风吹乱了你的发丝,云捎走了你的思念,落叶见证了你的苍老,雨水路过了你的青春,汗水经历了你的成长,却无人知道,为何你的青丝变了白发,你的新衣成了旧衣,门口的榆树也老了,村口的大石板也被运走了,那只叫“丫头”的狗也老死了,你知道你也老了,命运之神终究会光顾你,但你还是在村口张望,在榆树底下徘徊,你怕你走了,儿女还是见不了,你怕你走了,老头子没人伺候,虽然你俩总掐架,但你知道,只有他最懂你,你怕你走了,看不到小孙子成家立业,你怕的好多好多…… </div><div><br></div><div> 家里的电话响了,是孩子遥远的问候;屋里的饭熟了,是孙子炒的你最爱吃的土豆丝;门前的小榆树开叶了,绿绿的好好看;你知道现在的自己好幸福。但你很贪心,还想要多一点,让幸福留得远一点。你渴望家人的团聚,你盼着儿女的归来,你心疼小儿子的手,没了指头还得养家,多幸苦。你担心老二,与媳妇吵了一辈子了,手又不行,没人操心,可咋办?你说你就是操劳的命,操劳了一辈子,结果还是不放心。</div><div><br></div><div> 年轻的时候,你也是一枝花,村里好多年轻人来提亲。后来你嫁给了爷爷,一头驴,一件红棉袄,三十块钱。后来你常说:我才值三十块钱,还不够你们吃一顿烧烤。当时的陈家是繁华的,但对你来说,也是有点黑暗的。早上鸡叫就要起床做饭,稍微迟点,婆婆就会把你的铺盖丢出去。爷爷是一个富家子弟,不懂人间疾苦,经常给三五朋友仗义相助。五八年加入生产队,天天还能吃个饱;后来文化大革命,由于是富农,爷爷被抓了,原来的三五好友能离多远就绕多远,六个孩子,一个老母亲,挨饿的年代,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是如何度过的?生产队里专干男人干的活,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在树坑里趴趴,却不敢喊累,不敢哭,因为家里有七张嘴等着你呢。红袖章天天喊着打倒资本主义的口号,为难着你,寒冷的冬天,打个喷嚏都能冻成冰的季节,你一个人去十里以外的邻村挑水,冻成冰的河,你拿个棒子使劲敲着。但欣慰的是,六个孩子很懂事,尤其大女儿,把弟弟妹妹照顾的很好,不用你操心。后来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但爷爷还未出来,孩子们读书很刻苦,尤其老二丫头,那学习全班第一呀,但钱是要命的,十块钱的高考报名费,你拿不出来呀,女儿懂事,没有再去上学,但你却后悔了一辈子。如果当时你让她去上了,是否命运不一样…… 后来你把这些遗憾都放在了孙子们的身上,五个家孙子,其中三个大学生,你给孩子们讲:“娃,知识改变命运。争口气,别在当农民了,我们陈家原来是书香门第,所以你们也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在这五个孩子身上,你倾尽了所有精力,病了你天天尽心尽力的照顾,按时做饭,累了逗孩子们开心,不想念书了,你急得团团转,孩子们犯错了,你给兜着,不敢让儿子们知道。</div><div><br></div><div> </div> <h3> 在你眼里,家是一切,孩子是全部,你爱这个家,更爱自己的孩子。从儿女到孙子再到重孙子,其中你难过过,伤心过,你曾想过死,但你不能这样。因为这个家需要你,这些孩子需要你。或许你的幸福是曾经的痛苦换来的,但你终究是幸福了。</h3><div> </div><div> 电话响起了,是孩子遥远的问候;过年的钟声响起,孩子们准备着团圆饭,你的眼角有一丝热泪,那是名叫幸福的眼泪。</div><div> </div><div>作者简介:落殇,原名陈煜宏,天水师范学院16级中文一班,爱好文学,想交一些热爱文学的人,一起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div> <h3>投稿须知</h3><div>孙亚东(主编)微信:2464840543</div><div>贾宝明(副主编)QQ:2283585761</div><div>投稿邮箱:2665131397@qq.com</div><div>投稿Q群:619249381</div><div><br></div><div>温馨提示</div><div>以下入驻平台的文章与微信平台同步更新,您可以登录相应的平台,查看自己的文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