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老君山自隋威远建县以来就是自贡市荣县与内江市威远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已成为道家的修炼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清乾隆《威远县志》称为"老君丹灶",是威远八景之一。</h3> <h3>海拔823.5米的大老君山,在整个内江境内并不是最高的,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据《(嘉靖)四川总志·荣县》记载:此山原名"荣德山,在荣县东北四十二里。其高插天,又名老君山。"又据《乾隆四川通志》记载:"荣德山在荣县东北面,荣州府(县)以此得名"。"荣德晴岚",为古荣州十二景之一。</h3> <h3>老君山下,有一条长年流淌的小溪,仿佛在述说着这里的故事。</h3><h3>吏载: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曾在此修真,因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成为道家的修炼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史料中有老君山山峰"纯石岩,高耸似甑(古代蒸饭瓦器)"的描述,也有此山是"太上老君练丹灶"之说。</h3> <h3> 远看过去,老君山东面隔一条巨大沟壑,下有溪流,上面是盘山而上的古道,时至阳春三月,路的两旁开满了白色的小花,这时松树上也挂满金色的松花。</h3> <h3>这是上山的道路,盘山而上,看到很近,走起来却很累人,不过两傍的幽谷景像非常美丽。</h3> <h3>满山的松树正开着金黄色的松花,微风过处飘浮着清香的松花粉,好像老君在山上洒下的仙丹。</h3> <h3>走到山谷时,从山谷的的两峰间忽然看到"老君山"的一偶,它像一把开山大斧,将山劈成两段!</h3> <h3>这石块名"棋盘石",相传远古时老子、吕洞宾、陈抟三位神仙会聚老君山,之后由老子当裁判,吕洞宾与陈抟在石上对弈……</h3> <h3>这是老君山雄伟景像</h3> <h3>山峰有三百多米高,四面绝壁,似乎无路可上。</h3> <h3>2013年10月,老君山以厚重的人文及雄奇的自然风光,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石碑上明确公布了山脚周围受保护的地界范围。</h3> <h3>这是当地一位名士在此立的一块碑刻,一者立志,二者留名。大家都可效仿,或在山崖上塑神像,或在石壁上刻上名言,最重要的是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样就可以在老君山名垂千年!</h3> <h3> 一路且行且停,近看崖壁上自唐宋以来的龛窟造像、摩崖碑、诗文题刻等历代文物遗迹;远观步移景换、逶迤连绵的崇山峻岭。</h3> <h3>清末翰林、荣县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熙诗赞:"一念前生堕世间,飘然人外御风还。秋来化鹤三千岁,独立荣州第一山。"</h3> <h3>这是郭洄携家人游山所题:"万丈高处蹋秋晴,沆瀣何年饮太清,笑劝希夷一杯酒,天风吹下步虚声。"</h3> <h3> "身在仙山缥缈间,眼前山脚即尘寰。山山山色围山外,山外千山复万山。"这是首赞美穹窿地貌自然风光的诗。</h3><h3><br /></h3><h3><br /></h3> <h3>威远老君山除了道教传说外,还是宋朝抗元名山,为南宋设立山城防御体系中的州府级指挥部。因此,老君山既是古道场也是古战场。</h3> <h3>这是一窟佛道合龛造像,其中大耳朵是佛像,有胡须的是道像,这在宗教界极为罕见。</h3> <h3>曹公在老君山上抵抗元蒙铁骑的记录石刻。</h3> <h3>这是一最具代表性的一龛太上老君及侍者力士摩崖造像,已在近年被盗,从现有残破的神像来看其工艺之精湛。</h3> <h3> 继续上行,穿过一道岩石中凿出的门,绕行于门上方巨石,再拐入长约60厘米、宽10多厘米的陡峭梯级,仰望看见同行的人手脚并用上下山,虽然步态还算稳,却令旁人有些心惊胆战。</h3> <h3> 爬过陡梯,进一道山门钻出头上洞口,侧面斜靠着一块厚实的"封山"木板。此情此景只需遥想;在冷兵器时代,纵然遭遇千军万马攻打,只需将此处木板盖实,老君山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堡垒。</h3> <h3>道观左边临近山崖,有一口面积约30平方米、深约3米的水池,池中稀疏地长着睡莲,叶下时有鱼儿晃动。无法考证池子来自哪个朝代,但一定是山上最先建道观时古人留下的"杰作",它一方面就地采集建材,另一方面成了"山人"赖以生存的水仓。郭明德说,在山上居住了几十年,池子全仰仗天老爷洒下甘霖。但奇怪的是,即使遇干旱之年,池内始终有水。</h3><h3><br /></h3><h3><br /></h3> <h3>攀上老君山,放眼四周,是威远全景地貌。</h3> <h3>在山上,有站在云间的感觉,回首看看人间万像,是不是有得道的感觉!</h3> <h3> 现在留有发髻的道人郭明德今年78岁,自贡荣县墨林乡人。他早年出家修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回乡,将老君山上丛生的杂草和灌木林砍去,平整出原有的屋基,后通过多年募集和努力复建了道观。</h3><h3><br /></h3><h3><br /></h3> <h3>想来郭道长一个人在山上修练也不容易,凭个人之力这几年翻修了道观,安了电灯,通了宽带,从山下引来了千年古井水。愿上山的游客多少捐点功德,积个德结个缘。</h3> <h3>这是郭道长在山上养的犬。前后两年分别照的两张照片。</h3> <h3>每天伴随在老君身傍,连狗都有着道气仙骨!</h3> <h3>老君山的山路非常险峭,非常危险。听当地人说这里每年来的游客虽然很多,但从来没有人出过险,想来全靠老君保佑,此山也很灵!</h3> <h3>再见,老君山!作者:刘家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