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能学会的山水画

陈东远

<h1><b>有很多退休在家的老知识分子朋友来信说,大写意人物画太难了,能不能教点简单的,一学就会。<br>为此今天就教大家最简单的山水大写意画法,一学就会。基本要求是学画者会写“一”字,会打勾,会写“同,意,八”三个字,就完全可以学画了,且二天后习画作品可以参加国展了!<br>图1.用湿了的斗笔蘸饱墨汁,在宣纸下面由右向左侧锋稳稳写出“一”字。这样大地就画好了。</b></h1><h3></h3> <h1><b>图2.再蘸饱墨汁在大地的上面由右向左贯穿宣纸再写出一个“一”字来,紧接着用另一支斗笔蘸满清水快速在这个一字上划过,让墨向下自然扩散。天就画好了。</b></h1><h3></h3> <h1><b>图3.天地之间是人间,由左向右断断续续打勾,注意第二个勾字下面写个“八”字。</b></h1><h3></h3> <h1><b>图4.由左向右,继续打勾写八字,第二个上面写个行草“同”字。</b></h1><h3></h3> <h1><b>图5.同我一样继续完成勾,八,圆圈。不要太认真,意到形非也无仿,怎么舒服怎么写。</b></h1><h3></h3> <h1><b>图6.天外有天,所以在天上面不经意的再写几个“一”字。</b></h1><h3></h3> <h1><b>图7.天上有山,把笔中墨由下向上断断续续打勾,直到笔中墨全部写完为止。</b></h1><h3></h3> <h1><b>图8.用重墨用线条一字断断续续的连起来,最后在宣纸上面用淡墨侧锋写长长短短几个一字,这才是真的天空了。</b></h1><h3></h3> <h1><b>图9.用淡墨和橙色由下向上晕染上色,也就是由下向上写一字。这样画就画成了。<br>画面虽然简单,但作品还是很有震撼力,把天山的苍荒,雄大、壮阔等表达到淋漓尽致。</b></h1><h3></h3> <h1><b>作为长期研究山水画,我得出若要成为写意山水画大师,必先要修心、修学与修功。修心,主静,清静无为,自达天意,心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此为关键,荡涤自己心灵,加强自身修养,淡薄名利,超凡脱俗,方可至境也。<br>修学则主张画家自身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加深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修养积淀,培养出一定的学术造诣,如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也。<br>而修功呢?自是要画家自己勤练苦练基本功,有扎实的功底,方能有高超的画技,能驾驭得了手中的画笔,能把笔力、笔势、笔墨运用自如,得其韵味。</b></h1><h3></h3> <h1><b><u>论大写意山水画</u></b></h1><h1><b>中国山水画可分为水墨山水和设色山水两种。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为表现形式;设色山水一般在水墨不够的基础上施以淡彩或重彩。设色山水,可分浅绛山水和青绿山水。这里先讲的是水墨山水画,后谈着色法。水墨基本技法成熟很早,且经过长久发展,笔法、墨法、章法、意境、肌理效果及敷墨,已都融汇在山水画中。所以学习山水画应该从基本方法入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b></h1> <h1><b>  1、水墨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就是一个用笔、一个用墨的问题。山水画的用笔多种多样。这是由毛笔的性能决定的。它可以勾线、点苔、涂面、可皴、可擦、可染;笔锋可聚可散,用墨可干可湿。</b></h1> <h1><b>  2、笔锋的运用,有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藏锋与露锋、聚锋与散锋。行笔有快与慢,轻与重,轻挥与顿挫。笔趣有巧与拙,刚与柔,光与毛等等。这些传统的用笔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艺术效果和各种不同的质感。</b></h1> <h1><b>  3、中锋常用于勾勒山体和物件的轮廓。比如树木的枝干,人物、车船等和各种点,如圆点、斜点、直点、横点、渴点(干笔点),夹叶基本上多数是用中锋。<br />  4、侧锋多用于山石的皴擦,树木的横染,以及画树叶等。</b></h1> <h1><b>  5、散锋多用于画山石、树木、皴擦点染,因势利导,效果颇佳。<br />  6、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等层次变化。浓墨又有浓湿与浓干,淡墨又有淡湿与淡干的区别。一笔墨可出现浓淡干湿和墨色变化。古人啖&quot;墨分五色,就是形容用墨有千变万化,仿佛有色彩的感觉。因此,要掌握墨性。</b></h1> <h1><b>  7、山水画的墨法,分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br />  泼墨法,就是用阔笔蘸墨大写,使墨彩生发多种变化。它的主要待点是一道墨趁湿可以适当补加,并要注意细心收拾,此法常与破墨法结合。雨景山水和新安画江画派(我是)山水画的一层墨,特别是那些平涂式的大远山,可用是泼墨法(如下图)。 </b></h1> <h1><b>积墨法是与泼墨的一道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由淡则浓,由薄则厚的多层墨法,是前一道墨干后再画后一道墨,层层添加,能增加画面的苍郁厚重感(如下图)。</b></h1> <h1><b>  破墨法是趁第一道墨未干前加第二道墨。可以重墨破淡墨,亦可淡墨破重墨。它的特点是浓淡,干湿相互破立。墨色融合,渗透变化,极有润致(如下图)。</b></h1> <h1><b> 9、画山水用墨的一般的规律是:画线画点用浓墨居多,皴檫则浓淡可以兼用,渲染则多用淡墨。焦墨(燥墨)多作浓墨的辅助。滋润处用湿墨,醒提处用焦墨。蘸墨不要太勤,一笔墨把它用光方可出现干笔, 调子才能丰富。</b></h1> <h1><b>  10、如果要设色:设色山水有浅绛、青绿和没骨之分。青绿山水中又分金碧、大青绿、和小青绿。浅绿山水:它是在完成勾、皴、点、染的墨笔山水的基础上敷以淡赭来表明山川树木的气氛和彩色的。但一定要浅,也有与长青、草绿结合着用的,一般不用石青、石绿。</b></h1> <h1><b>  11、没骨山水:此法不用墨打轮廓,直接用颜色画。但是用笔、用墨较难,现在很少见,有时在画远山时亦可试用。初学不易掌握。</b></h1> <h1><b>  12、青绿山水:青绿山水的特点就是要减少皴法,渲染石青、石绿以前需要打底色,目的是起衬托作用,使青绿色既厚重又鲜明。小青绿山水的画法是先用赭石打底子,然后另上花青和草绿,最后上石青、石绿。</b></h1> <h1><b>  13、大青绿山水只勾而不皴,一般是用赭石和石朱砂打底子,着石青、石绿要分几次渲染。如果在大青绿山水上勾金,便成了金碧山水了。</b></h1> <h1><b>  14、我在总结新安江画派绘画设色方法的同时,用极淡的色调表现效果更好,以达到保持更传统的目的。</b></h1> <h1><b>  15、山水画设色的一般方法是:首先完成画面,在勾、皴、擦、点的基础上,用不同深浅的墨染出石的结构和明暗关系。 然后再敷色。除先墨后色的方法,亦可先用色点染后勾墨,也可,打破了传统的设色方法,用笔直接蘸,墨,色一笔生成一个块面,使其墨交融。不过此法难度很高。</b></h1> <h1><b>  16、设色要反复大关系,色调要统一。渲染颜色不要把色彩调得很浓或一次完成,要多次渲染才能丰润。如渲染后还不够厚重,可在纸的背面加染颜色进行衬托,这种方法叫&quot;背染&quot;。渲染时直接用原色染的不多,一般要用几种色调配或加点墨使用。此帧设色与渲染协调统一,白云以白粉背染自有韵味,天空以赭墨背染则显深邃。</b></h1> <h1><b>  设色的顺序一般是先上水色,后上石色。石绿一般表现阳面,石青表现阴面,两色可以掺合使用,也可以互相罩染。但是要注意的是颜色是补充墨的不足,墨是颜色的骨干,使墨和色融为一体,使墨色交相辉映才是本质。</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