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四月一日上午,前营小学全体师生徒步两公里来到前营村南面的烈士墓前,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民族精神薪火相传。</h3> <h3>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前往烈士墓,手捧白花祭奠长眠在那里的先烈英灵。</h3> <h3> 师生一起为烈士墓清除杂草。</h3> <h3> 学生代表向烈士墓献上花圈,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告慰先烈在天英灵。</h3> <h3> 一朵鲜花,一个心愿,一朵鲜花,一声问安,让我们心怀最深沉的崇敬,向您献上我们亲手做的小花。</h3> <h3> 缅怀先烈,向您致敬。向革命烈士默哀。 站在您的墓前,我们的脚步这样轻轻。站在您的墓前,我们的心情如此沉重。为什么阳光灿烂默默无言?为什么松涛呜咽哀哀动情?因为我们瞻仰的是一方圣洁的净土,因为这里安放着一个令我们崇敬的英灵。</h3><h3> </h3> <h3> 少先队辅导员季燕臣主任进行爱国教育。他说站在烈士墓前,映射在我们脑海的是烈士的英姿;是为国牺牲而倍感荣耀的面容;是时至今日依然让我们肃然起敬的英魂。今天,我们必须铭记烈士们为我们的祖国所做的牺牲,感怀烈士们当年的浩然正气和崇高的理想。学生们受到鼓舞,思想受到洗礼,学生代表发言说,做为前营学生,愿承递英烈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秉承先烈们奋不顾身为国牺牲的斗志,为当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 烈士还没有来得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的墓浓缩了一段烽火岁月。红色的墓,凝固了一个年轻的生命。</h3> <h3> 少先队辅导员带领少先队员宣誓。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有犹长春风。学习先烈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建功立业,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h3> <h3> 举起右手,握紧拳头,我们宣誓</h3> <h3> 伫立墓前,我们仿佛听到历史掀动的声音,一座坟墓就是一章辉煌。鸽哨在响,那是子弹在呼啸,倒下的是躯体,不灭的是精神。他们写好了他们的历史,我们的历史正在书写。</h3> <h3> 伫立墓前,高贵和贫贱都变得渺小,生命和鲜血让人震撼。和平的日子,我们变得容易忘记,甚至忘了那只鸽子从哪里飞来,学会铭记并且思考,从那些冰凉石头的微笑里,我们或许会变得成熟。</h3> <h3> 村里八十五岁高龄的徐同德老人义务向学生们介绍了烈士事迹。回首中国百年的近、现代史,每一页历史都写满了英烈们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不屈外辱,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秋瑾;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炸碉堡的董存瑞,堵枪眼的黄继光,守纪律的邱少云;地雷战、地道战、飞虎队,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了崇高的革命信念,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壮志未酬身先死,留下一曲曲千古传唱的英雄赞歌。</h3> <h3>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冯均庆校长激动的说,硝烟已经散尽,祖国正在腾飞,“斯人已去,正气犹存,殷殷在怀,不敢或忘。”我们的世界并不太平,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程遍布荆棘与坎坷。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将落在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肩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革命先烈们的优良传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吧!</h3> <h3> 扫墓回来。长长的队伍,像一条游动的长龙。祭扫烈士墓是我校每年学生的必修课,旨在让孩子接受革命教育,发扬革命精神,做好革命接班人。</h3> <h3> 扫墓归来,少先队辅导员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3> <h3> 战争年代烈士的坚强与勇敢造就了今天的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国增光,为国添彩。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h3><h3>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心情澎湃久久难以平静,站在楼前的操场上大声向自己承诺:作为前营小学的莘莘学子,定不负学校的嘱托,老师的期望,母校的培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