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方见日 潮尽炉峰出

冬冬摇

三月,总是那么春意盎然、充满生机!应鄱阳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汤飞的盛情邀请,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水发博士情系家乡,带领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中心的专家们来到鄱阳,为2017年的高三复习备考拨云见日、传经送宝。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鄱阳县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各高中学校相关学科教师、高三年级部分学生代表总计3000余人次,各学科活动分别由各高中学科组组长主持。 语文学科余克俭老师的报告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在报告中,余老师重点谈了作文升格的训练方法。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发人深省的故事,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诠释了高考高分作文的长相和气质:身材与颜值(识别度之段型与标题),内涵与谈吐(识别度之素材与金句)。 余老师的报告让我们如沐春风,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增强了成功的信心,解除了心中的困惑,并引发了我们许多新的深层次的思考。 数学学科陈小波老师做了《精准思讲练、决胜新高考------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策略与实践》的专题讲座,陈老师是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中心高中数学教研员、广东省百千万名师培养对象、深圳市十佳教师、深圳市高考先进个人、罗湖区劳模。 陈老师的报告分五个方面:一是定位学情和教情;二是研究高考命题;三是如何精选微专题(中档题)突破重难点;四是如何在深刻理解考题功能的前提提高讲题的实效;五是重视小卷实战训练,进行分层分类限时训练,突出练习加强运算。最后,对师生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让学生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每一次考试都有所获;二是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微专题组题;三是希望教师们成为学生的学习的伙伴,师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多点关注学生,善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陈老师的报告所讲内容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提出了应对全国卷的策略,既讲了老师如何利用微专题“智慧的讲”,又阐述了学生如何“安心的学”。整个讲座多次使用“秒杀”,“该放的就放”,特别是针对解析几何综合题和函数与导数综合题的复习备考研究到位,针对性和实战性很强。与会老师一直认为,陈老师的交流报告时间及时、研究深入、梳理全面、提炼精准、方向明确,老师们受益良多。 英语学科是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中心的英语教研员冯晓林老师,冯老师是首届全国外语名师,首届全国外语教学能手,广东省高考命题老师,广东省骨干教师,深圳市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建设青年突击手,深圳市优秀教师,曾荣获“罗湖教育二十年突出贡献奖”。 冯老师以“策略也是生产力——登高立远,决策二轮备考”为题,开始了此次讲座。他主要从高考英语试卷命题原则,考纲要求以及针对"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采用不同的复习备考对策!重点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了英语全国卷的总体特点。 认为英语选材方面整体上弘扬正能量,体现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等积极向上的内容。 二、强调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采取不同的复习备考方法。对"学困生"一定要降低期望值及要求,侧重训练基础题;对"中等生"侧重训练他们易错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并针对性训练;对"优等生"则要更具体指导,尤其是书面表达方面的指导。 三、针对"因材施教""因人备考"方面着重针对英语试卷各题型尤其是短文改错、书面表达、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复习备考策略。解决了老师们、学生们复习备考中遇到的困惑,针对性实用性很强,很接"地气"。 冯老师讲课幽默风趣,不但有深厚的理论水平,而且课堂气氛热烈、互动频繁且效果良好,深受在座的师生好评,参会的所有师生都受益匪浅。 物理学科谭振兴老师把试卷研究得很细,而且大数据也很有说服力。对我们启发很深。而且他举了大量江西高考题的例子,可见其用心良苦。总之,水平高,很用心,他的讲座让我们大家看到了跳起来可以摘的桃子。 生物学科是深圳高级教师资深生物教学教研员周湘老师主讲。 周老师主要依据2017年考纲的变化,分析高考对于日常生物学教育的改变,以及分析历年高考试题,预测高考出题新方向、新趋势,根据高考的变化趋势来指导进行我们生物教学第二轮复习,我们从中收益良多。 周老师指出素质教育以及新的考试大纲要求现代生物教学要培养人的科学素养以及生物教学也要注重对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人品德的培养,所以高考题肯定的宣传正能量的,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思维灵活而极具创新的,所以日常复习中,要注重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要关注科学前沿中的与高中阶段有联系的知识,要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我感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为了生活。 周老师还对历年高考题进行了分析,对我们的二轮复习给出了据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方案,纵观历年高考题,文字、表格、实验、探究逐年加深,比例加大。周老师还帮我们分析历年考试重难点,建议我们帮助学生进行二轮复习时,要重视课本图表,重视课本实验以探究,重视章末总结,帮助学生将生物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周老师还建议二轮复习不宜面面俱到,以突破重难点,高频考点为主。 周老师的分析与总结很精炼,对于我县老师生物教学二轮复习具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为鄱阳县的各位生物教师如何二轮复习指明了一条阳光大道。 地理学科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来自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中心的地理教研员、办公室主任鲁艳专家,来为我们讲学。 鲁艳老师以“把准脉搏,决策备考”为题,开始了此次的研讨会议。她主要从四个方面谈到了高三的复习备考: 一、理清对新高考备考的认识 她就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并重点谈到了2017年地理考纲的变化。 二、加强对高考全国卷的研究 她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研究全国卷的原因,后为我们分析了全国卷的特征,同时对2017年的命题趋势进了“展望”。她认为,结合考纲研究高考题,结合高考题研读考纲,这才是我们复习的方向。 三、直面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 她分别从专题设置、课堂教学、作业布署、考试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复习备考中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四、探索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她认为二轮复习应该抓主干、重能力,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她也提到了“微专题”的设置,并就二轮复习中怎样教、怎样学、如何练、如何改进行了分享,同时也谈到了精选试题方面的问题。 两个多小时的会议,鲁艳老师不作停歇、侃侃而谈,参会的所有师生都感觉受益匪浅! 叶腾飞老师的最后总结,讲出了大家的心声。鲁艳老师的讲学非常生动、非常“接地气”,也非常有针对性,其中感悟最深的一个词语就是研究。也许我们都在忙于教学、忙于做题、忙于改卷,但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教学研究。 历史学科的交流放在鄱阳中学举行,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历史教研员胡江平老师给我们作了一个精彩讲座,胡老师是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上颇有建树。 胡江平老师的讲座主要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进行阐述: 一、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诠释: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他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进行一个深入浅出的分析。2、从关注史实到关注素养:他从2016年全国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情况出发,阐释了高考命题已进入核心素养立意时代。3、大纲修订多次提到核心素养。 二、2017年历史考试大纲变化:胡老师从考纲格式体系变化,如表述层级变化、考试内容依据变为根据普通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命题要求依据变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方法发现问题。并且从考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表述调整上与2016年考纲进行对比。也还指出了考纲内容上变化。总之让我们清晰了17年高纲在考试宗旨上更强调唯物史观,更突出问题意识;在考查目标上更细化了能力目标;在考试范围上减少了重复考查。 三、结合核心素养目标谈17年高考二轮复习:他运用了大量事例并结合深圳市的一些做法,给我们介绍了二轮复习的几种模式,如专题+通史、通史整合、混搭模式等,胡老师特别赞赏真理分类演练复习复式,用12至16年大量数据作依据。这些阐述,让我们能在二轮复习中减少重复感,让学生更好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受益匪浅。 四、如何答好全国卷第41题:胡老师针对今天到场的较多学生,用最难答的第41题为例,让学生很有收获,他首先用深圳市一模的第41题为切入,如何解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信息依据要求;选用史实,规范写作等,并不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知道如何应对,如何规范,要敢于下笔等。同时还介绍如何答好选择题。 在轻松愉快的的讲座中,两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胡老师的讲座精彩纷呈,即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又有如何复习、如何应对高考、如何答题等实实在在的干货,这些让我们视野开阔,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复习中信心满满。最后与会人员与胡老师进行了合影,相聚虽短,但启智思维,研究高考是长远的。 化学学科研讨放在饶州中学,郭钰铭老师的专题讲座很成功,得到了台下众多师生的好评,她的报告有教育研究的高度,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复习的方法策略;有教育教学的深度,从各类高考题型的演变阐述了各种解题思想;更有一线教学的经验,幽默风趣地抓住了在场教师和学生的身心。这是一场很值益的演说,很触动,看得出,她是个货真价实的教研员。 活动结束之际,县教体局分管教育教学的程亚民副局长欣喜的指出:这次活动对我县高三二轮复习备考起到了极大的指引作用,大大丰富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视野,专家们的讲座精彩纷呈,既有理论的高度与深度,又有如何复习、如何应对高考、如何答题等实实在在的策略,让所有与会老师与学生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相信我们接下来的高三复习备考更是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