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57a7ff">亲爱的妈妈:您好!<br>掐指一算,您离开我们已经19个年头了,我也从当时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不懂事的毛头小伙长大成人,到了不惑之年,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单位也逐渐成为了中坚力量,并于2010年5月在玉树地震灾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每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自己家庭的天伦之乐时,在我心灵那方安静的角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您,想起您对我的每一句嘱托,想起您的一切…<br>最近,单位刚好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家风建设在行动·家庭助廉”活动,我的第一个冲动是想给您写封信,一方面是想感谢上苍让您做我的母亲,感谢您对我从小到大润物细无声的家风教育。另一方面也想给您汇报我这19年以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让您来检验我是不是按照您那时的嘱托做的。<br>亲爱的妈妈,您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文化程度的您甚至都不会完整地用汉字写信,但我们5个兄弟姐妹上大学时都收到过您用那许多错别字加拼音的方式写给我们的信,信中除了叮嘱我们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外,最多提及的还是您那套朴素的修身为人之道。比如要我们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要我们遵守好学校的纪律,千万不能做违反规定和违法的事情。当家里最小的我也最后一个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您和爸爸高兴之余惦记最多的是我们工作干的怎么样,各方面优秀不优秀。强调最多的是虽然我们家彻底完成了从“农”到“公”的改变,但我们一定要低调做人,谦虚做人,绝对不能因为成了“公家的人”而忘了自己的本色。<br>没有高大上的语言,没有高深的理论,甚至您说您是个文盲,但您用那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给我们诠释着何为家教、怎么修身,如何为人。也让我们明白了这些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也无关文化程度,所关涉的是道德素养。俭朴、谦逊、敬老、善良、懂礼、和睦、诚实、守信等这些词语,在您身上显现的是那么的想当然和不做作。<br>是呀,生活本来就是具体的、琐碎的,但生活小节、生活细节中也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和家教。家教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德行生命教育,只有把“德”这个基础打好了,把爱国忠义、仁爱和睦、立志笃学、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和良好品德传递给子孙后代,才能为家人将来的安身立命做好铺垫、创造条件。只有把每一件涉及家教的简单事做好,家教就会变得丰满起来;把每一件涉及家教的平凡事做好,家教就会变得强大起来。<br>亲爱的妈妈,如今,在您眼中永远是孩子的我已到不惑之年,和您贤惠的儿媳延续着为人父母的责任和快乐,您的孙女今年11岁,朴素又聪明,您的孙子今年5岁,调皮又不乏可爱。当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为教育好孩子而忙着抽空去上教子培训班的时候,当好心的同事和朋友给我分享教子方面好的文章的时候,我还是固执地坚持着翻开您这本活灵活现的免费家教教科书给孩子看,因为我觉得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它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重在一辈做给一辈看,一代讲给一代听,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格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弦,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日用而不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所谓“亲情教育,三分靠说,七分靠做”,生活在一个家风淳正、相亲相敬的环境,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就会增强价值认同,也自然懂得勤劳土生金、节俭五谷登的美德。<br>亲爱的妈妈,您这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5个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俭朴、谦逊、敬老、善良、懂礼、和睦、诚实、守信”这些朴素而又美好的种子,也让我们懂得了精神战胜物质,才是境界;懂得了忠孝仁义、礼义廉耻,才是人本;懂得了“成由勤俭败由奢”,才是生活;懂得了“积德之家,必无灾殃”,才是幸福。现在正值我们党和国家全面从严治党,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刻,近几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等教育也许您从来不曾听过,但这些和您平时给我们耳濡目染的修身为人之道是相通的,感谢您给我生命的同时,给予了我这么多无形的精神食粮。<br>还清晰地记得,在您突发脑溢血离我们而去的那天,我和二姐有幸在您身边,没有任何不测征兆的您,从三个已经成家了的您的孩子的家庭,到您两个还未结婚的孩子找什么样的人生伴侣,从如何敬重爸爸这个用一个人的工资撑起一家8口人生活的顶梁柱,再到当天如何给83岁的奶奶过生日等等,您唠唠叨叨、啰里啰嗦给我们说了近一天,听得我们都不耐烦了。而谁能想到,这其实是您人生即将谢幕之际讲给我的最后一趟家教课。亲爱的妈妈,您讲的这些关乎怎样经营好家庭、修明好家教、涵养好家风的内容,恰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啊!<br>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亲爱的妈妈,请您放心吧,我会按照您的遗志团结好您的五个子女,悉心照顾好年迈的父亲,明家规、严家教、正家风,教育好孩子,让家庭成员明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立身之本,成事之道。明白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我会和您的儿媳、您的孙子孙女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健康地成长,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圆好自己的个人梦,以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br> 您的儿子<br> 2016年8月5日 </font></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