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玉之——蓝田玉

卢国荣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文字源于网络</h1> <h1>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独山玉和岫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br>“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而得名。历代古籍中均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br>中文名<br>蓝田玉<br>外文名<br>Lantian Jade<br>颜色<br>艳美或素雅<br>光泽<br>光泽强<br>透明度<br>透明度高<br>硬度<br>摩氏硬度2-6度<br>矿物密度<br>约2.7克/立方厘米<br>分布<br>陕西省蓝田县玉川镇<br>主要成分<br>SiO2</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田玉雕件</h1> <h1>古蓝田玉原生玉矿尚未找到,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距县城约35公里,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br>蓝田玉属蛇纹石化的透辉石类,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矿物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h1> <h1>蓝田玉呈白、米黄、黄绿、苹果绿、绿白等色,显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呈块状、条带状、斑花状,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摩氏硬度2-6度,密度约2.7克/立方厘米。<br>蓝田玉石矿产于中元古界宽坪岩岩群之大理岩带中,其成因为区域变质—接触交代变质共同作用而形成。</h1> <h1>一贯中华历史的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等。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由于含有氧化的硅、铝、镁、钠、钙、铜等元素,往往一玉多色,乳白、青、黄、红诸色错杂,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br>1:色调:蓝田玉颜色有典型的浅橄榄色(淡黄绿色),以为蛇纹石是橄榄石蚀变形成的,所以,有橄榄石颜色的遗留。<br>2:手感:手感轻,蛇纹石的比重比较低(和水晶的比重差不多)所以,拿在手里,不会感觉很沉。<br>3:包体:像所有的蛇纹石质玉石一样,蓝田玉也有白色的云翳状包体。<br>4:光泽:蛇纹石的光泽普遍不太好,很少有能达到玻璃光泽的,一般的蛇纹石都是蜡状光泽。</h1> <h1>蓝田玉储量丰富,据陕西省地质局勘测探明,储量约为1100万立方米,玉石的种类主要分为白玉、墨玉、黄玉、绿玉、青玉和红玉等六大类。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蓝田玉实施原产地域保护以来,蓝田县成功举办了两届“美食美玉节”,2011年又举办了陕西省首届蓝田玉加工技能暨创意大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扩大了蓝田玉石产业的规模、提升了加工工艺水平,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蓝田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田玉手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田玉原石</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