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父辈的征程》</h3><h3>广西人民出版社准备出版</h3><h3>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辑</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情况通报2019年5月8日</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 2019.4.23我们以《父辈的征程》编辑与作者的名义写了一封反映情况的信,寄给新闻出版总署,5.8接到总署工作人员的电话,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信己收到,查询了有关情况,2018年5月末收到你们的书稿,因为书中涉及一些重大战役事件,需要军事历史方向的专业人员审查,书稿于6月初己转给他们,由于现在这方向的稿件较多,你们的书稿还沒有反馈信息,来信后我们再转告审查单位,催促一下。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现在此类书稿太多,都要按程序走。我们会跟进,加快。都会给你们一个答复。</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2018</font></b></h3><h3> 《父辈的征程》2016年由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辑完成,内有70多篇文章和200多张照片。</h3><div> 因被回复只能正式出版,2017年交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期间经广西党史研究室审核通过。</div><h3> 2018年由广西新闻出版局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目前仍在审核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添加通报:</font></b></h3><h3>2018.9.12添加广西人民出版社2018版的封面、目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2018年5月10日</font></b></h3><h3><b>广西人民出版社接到广西新闻出版局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按重大历史题材备案重报《父辈的征程》材料,需报样书等全部资料。</b></h3><h3><b>5月21日出版社备齐材料报出版局。<br></b></h3><h3><b>5月31日出版局走完程序,将材料报北京。</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2018年3月13日</font></b></h3><h3><b>广西人民出版社消息:</b><b>总署正在审核《父辈的征程》一书的相关资料</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新消息:</b><b> </b></p><p class="ql-block"><b> 2018年2月5日,广西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通过《父辈的征程》给予书号。 </b></p><p class="ql-block"><b> 本书16开420页封面折页铜版纸亚膜, </b></p><p class="ql-block"><b> 谢谢各位的关注。 </b></p><p class="ql-block"><b> 编者2018.2.10</b></p> <h3>《父辈的征程》正式出版的效果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西人民出版社2018版封面、目录</h3> <h3>《父辈的征程》第三次样稿 (2016年12月)介绍</h3> <h3>《父辈的征程》第三次样稿封面</h3> <h3><b>各位作者:<br></b><b> 因等待《父辈》(简称)正式出版旷日持久,特将《父辈》第三次样稿编辑成微信版(不含内文),让各位有所了解。<br></b><b> 正式出版时,对封面、文字、图片、版式等,广西人民出版社均可能作较多改变(包括删除),故不能以此为准。<br></b><b> </b><b><br></b><b> 2017年3月31日</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次样稿的封面全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式出版时将完全重新设计</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后语也会有所改变</h3> <h3>前言</h3><div><br></div><div>筚路蓝缕先辈志 风云际会家国史</div><div><br></div><div> 由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任顾问、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策划并组织编写的纪传体式通俗读物《父辈的征程》出版了,这是全体编撰人员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新中国67周年华诞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对于繁荣和发展广西党史文化事业将具有积极的意义。</div><div>新中国成立后在广西工作过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地下党、游击队老战士的后代,将亲人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矢志不渝的奋斗事迹,汇合到《父辈的征程》中定格。全书30多万字,收录文章70多篇、历史图片近300幅。共分“红军·新四军”、“红军·八路军”、“地下党·游击队”三大篇章。书中突出的点睛之笔,就是再现革命征程的万水千山和枪林弹雨,展示革命先辈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既回顾了历史,也留住了历史。</div><div>基于此,精心编撰这部“故事史书”便成了全体作者、编辑最大的心愿。编写工作自2015年12月启动以来,历时1年,数易其稿。在强调实事求是、掌握史料、廓清史实的基础上,以历史的纵深感和多视角展开各篇章主人公故事。写作中注意文字的准确性、严谨性,又写得平实顺畅、通俗易懂;注重用鲜活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来表现历史,使全书显得较为丰满充实,有血有肉,力求既有政治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文史记述的精度与力度,既是一部通俗读物,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div><div>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初树立的奋斗精神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父辈的征程》正是以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尽可能还原每个故事人物不忘初心的形象,让读者对革命历史满怀一份敬仰,引发一些启示当下、烛照未来的思考。</div><div> 2016年11月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昊苏—新四军军长陈毅之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辈》描述的主要人物头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题图片</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目录</b></h1> <h5><br>目 录<br><br>一、红军·新四军<br>黄花年年为人民开(张云逸)…………………………………………张光东(1)<br>怀念我们的父亲韦国清(韦国清)…………………………韦云峰 韦肖毅(4)<br>百年人生路 一部家国史(黄荣) …………………………………黄小南(13)<br>父亲,那双铁骨铮铮之手(柯德夫)…………………………………柯 生(20)<br> “南宁兵变”的峥嵘岁月(黄啟发)……………………………… 黄少雄(27)<br>苏浙皖十三县留有父亲抗战的足迹(周嘉琳)………………………周鲁生(36)<br>我的忠孝仁义的母亲(李觉新) ……………………………………周鲁生(44)<br>母亲背着我中原突围(路一程) ……………………………………宁 辉(48)<br>怀念父亲——红七军老战士覃延年<br>……………………………………………覃永春 覃永宁 覃永健 覃永新(55)<br>历经坎坷 信念不改(甘怀勋、田克) ……………………………甘海鸥(60)<br>毕生献给铁路事业的新四军老战士(张炎) ……………张小宁 张效北(68)<br>母亲,我心中名副其实的女英雄(董启翔) ………………………钟静蓬(71)<br>壮志满怀献祖国 忠心赤胆洒南疆(倪天铎) ……………………倪晓东(78)<br>辗转向光明(贺希明) ………………………………………………贺晓晴(86)<br>人间不作伸手派 敌前何曾弯脊梁(华应申) ……………………华 焱(94)<br>烽火岁月的军民鱼水情(黄云)……………………………………黄克济(100)<br>肢残志坚 征战沙场数十载(孙伯威)………孙海宁 孙朝安 孙威宁(106)<br>江流不息 忠诚不移(江平秋)……………………………江彦虹 江彦玲(113)<br>光明磊落 玉洁一生(朱仲衡)……………………………江彦虹 江彦玲(118)<br>东进,永恒的纪念(钟仑、李真)…………………………………钟东进(124)<br>和敌人“捉迷藏”(林道行) ………………………………………林鲁奇(128)<br></h5><div><br></div> <h5>二、红军·八路军<br>父亲李天佑指挥广西剿匪(李天佑)………………………………李亚宁(131)<br>父亲钟枫的长征和抗战之路(钟枫)………………………………钟维民(143)<br>坎坷人生 初心不改(张晖)………………………………………钟小怡(154)<br>缅怀父亲覃应机(覃应机)…………………………………………覃乐纳(160)<br>亲历西安事变的罗立斌(罗立斌)………………罗海鹏 罗海鸿 罗海燕(166)<br>战斗在冀鲁豫边区(卢绍武、申晓普)……………………卢娅春 卢胜春 卢兰春 卢建国(177)<br>跟随拔哥闹革命(陆秀轩) <br>…………陆晋生 陆延生 陆吕生 陆小明 陆 健 陆 勇 陆春燕(184)<br>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丁明)……丁晓光 丁柏木 丁柏青 丁柏山(188)<br>永不中断的电波(柏立) …………丁晓光 丁柏木 丁柏青 丁柏山(194)<br>战火中走出的人民功臣(王奎先)…………………………………王飞虹(200)<br>从书斋走出的坚强战士(郭梅)……………………………………王飞虹(208)<br>抗日战争中的父亲韦祖珍(韦祖珍)………………………………韦海英(216)<br>出击干扰日寇 配合“百团大战”(江景河) ……………………江邕生(221)<br>闯过枪林弹雨的戎马生涯(李福祥、赵琪)………………………李建国(228)<br>长征精神:父亲留下的“传家宝”(余成斌) ……………………余保光(235)<br>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李克难)……………………………………黄西北(241)<br>他从抗战烽火中走来(尚持) ………刘学兰 刘学武 刘学英 刘学伶(248)<br>矢志革命,鞠躬尽瘁(余明炎) ……余朗基 余小刚 余小华 余小东(256)<br>奔延安,一生跟共产党走(阮庆)………………………阮肖安 阮肖山(262)<br> “先结婚后恋爱”的革命伉俪(崔绍华、孙健民)<br>………………………………崔晋生 崔冀生 崔燕生 崔庆生 崔新生(270)<br>父亲江琴堂对我的一次长谈(江琴堂)……………………………江小东(273)<br>父亲苏桐卿抗战时期的战斗经历(苏桐卿)………………………苏民江(276)<br>在人民军队中成长(吴祥元)………吴利国 吴利平 吴利智 吴利川(282)<br>满腹经纶 不负信念(农康)………农人明 农人华 农人彪 农人苏(290)<br>老八路王希永的战斗故事(王希永)………………………………王笑貌(296)<br>父亲的回忆录是我们的传家宝(田子敬)…………………………田东玲(299)<br>一个红小鬼的故事(杨玉茂)………………………………………杨平津(306)<br>他从雪山草地走来(徐正文)…………………………………………徐 宁(311)<br>年仅15岁的村农会主席(卢永克) ………………………………卢渭梧(313)<br>长征队伍里的10岁女红军(岳坤) ………………………………赖凤萍(315)<br>珍贵的抗战纪实(杨林)……………………………………………杨清清(317)<br>新生的人民政权不容撼动(贺万华)………………………………贺鲁平(323)<br>大浪淘沙始见金(徐江萍) <br>………………………………徐 克 徐小松 徐小萍 徐大伟 徐小南(326)<br>漫漫百年人生 奉献中国革命(鲁源)………………………………鲁保邕(331)<br>安之若素 一片丹心(甄杰)………………………………………鲁保邕(338)<br>当好政治宣传员(伍晋南)…………………………………………伍依丽(343)<br>黄崖洞保卫战大胜日寇(欧致富)…………………………………欧阳建中(351)<br>从农民赤卫队员到将军(黄惠良)…………………………………黄援朝(357)<br>拳拳赤子心(莫文骅)………………………………………………莫晓萍(364)</h5><div><br></div> <h5>三、地下党·游击队<br>父亲陈岸在革命事业中的战斗历程(陈岸)………………………杨晓安(368)<br>革命的一生 奋斗的一生(陈枫) …………………………………陈中宁(375)<br>殷殷丹心 诗赋抒怀(李殷丹) ……………………………………李海萌(384)<br>父亲林克武的风雨历程(林克武) …………………………………林耀平(389)<br>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贡献毕生(黄传林) ……………黄琳娜 黄唯娜(397)<br>好妈妈,我们为你自豪(李唯)…………………………黄琳娜 黄唯娜(406)<br>坚持战斗在白色恐怖的敌控区(陈衷)……………………………陈保宁(409)<br>家乡的山山水水留下父亲的革命足迹(莫矜)…………莫 杰 莫晓华(418)<br>举枪杀倭寇 挥笔唤民众(谭敏)…………………………谭比萤 谭比荺(426)<br>父亲唐志敬在南师“建社”的日子(唐志敬)……………………唐康敏(432)<br>黎明前的南师地下党活动(秦润青) ………………………………唐康敏(437)<br>追忆抗战烽火中的亲人(朱贵珍)……………………………………黄少雄(440)<br><br></h5><h5><h5>我以我血荐轩辕(李光前)…………………………………………李志朴(444)</h5><h5><br></h5><h5>不能忘记:从战火硝烟走过来的革命前辈……………………………钟维民(451)</h5><h5><br></h5><h5>编后语</h5></h5><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4篇文章(略)</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编后语</b></h1> <h3>编后语<br></h3><div><br></div><div> 本书内容为后代撰写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地下党、游击队亲人的事迹,以战争年代的史实为主要内容,撰写范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广西工作过的父辈。</div><div> 本书共征集稿件76篇,采用了其中的73篇。内容比较丰富广泛,战争年代的事迹涵盖了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初期的剿匪、抗美援朝以及援越抗美等。</div><div> 在撰写稿件的过程中,作者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作者专程到外地或档案馆核查求证史实,有作者为完善稿件数易其稿,亦有八九十岁高龄的老同志不辞劳苦亲自捉刀、提供史料。此外,更有作者不仅自己积极撰稿,还主动协助联系他人撰稿,亦有热心作者捐资补贴部分编辑支出。编委会特此向他们以及全体作者表示真诚的敬意!</div><div>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吴忠才研究员、陈欣德研究员、庾新顺研究员的不吝指导,得到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广西凤凰印刷厂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div><div> 本书编委会成员义务编书,奉献了许多时间、精力,虽力图完善,终究水平有限,精力有限,错漏难免,敬请读者谅解、指正。</div><div><br></div><div> 编委会</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16年11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