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行

姚永明

<h1> 江西最美丽的油菜花在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每年三月的中下旬,棵棵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点缀在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使得每一个逃离纷繁城市的人都能找到归宿。<br /> 3月23日至25日,我们这批平均年龄63岁的一行29人在祝天祝地领队和陈俊昱副会长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婺源摄影之旅。</h1> <h1> 经过7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在下午3点左右到达婺源思口镇漳村。村子,同样是白墙、青瓦,不同的青石铺路,屋外空地绿菜,藩篱,青藤,鸣鸡,一个原汁原味的徽派乡村。</h1> <h1> 村里最出名的就是板凳桥。板凳桥是建在漳河上的一条简易人行桥,因为每年漳河汛期时都会被水冲毁,而汛期过后村民又重新修建起来,所以这桥是历史悠久,但桥却是新建。这样的板凳桥在徽州地区有许多,但此桥为最长,全长200多米,是全国最长,也是世界最长。全桥纯木结构,由一个个大板凳拼接而成,故名板凳桥。</h1> <h1>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在农户的窗户上映出绝美的乡村景色。</h1> <h1> 结束了漳村的拍摄,我们去了婺源县城,在吃晚饭前抓紧时间拍摄了婺源大桥的日落美景。</h1> <h1> 今天是第二天,要拍摄月亮湾,预报的中到大雨没有如期而至,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可想而至。凌晨我们来到了月亮湾,打着手电沿着泥泞的简易小路爬上了路边的小山,找好机位开始拍摄。</h1> <h1> 月亮湾位于婺源紫阳镇往东700米处,有一座狭长的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犹如一弯月亮,故称之为月亮湾。它依山傍水,水面平静如镜。春日田野大地被金灿灿的油菜花、翠绿的茶树、古朴的民居点缀得绚丽多姿,使之呈现出一幅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h1> <h1> 结束拍摄, 摄友们相互帮助,扶持着下山。</h1> <h1> 结束了月亮湾的拍摄,下一站是长滩。一路上两边美景不断,这不,我们看到了美景就挪不开步了,干脆停车拍摄。</h1> <h1> 车子刚到长滩,一车的人都惊呼起来,太美了!赶紧停车!</h1> <h1> 长滩位于婺源县城到清华的途中,距离清华5公里,依山傍水。这个村庄没有显赫的历史,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婺源村落,村中也是普通的徽式民居。但村庄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每年的三、四月份,村庄靠近河边的那片土地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金色的油菜花、村庄、村庄后的小山,构成了一幅极美的乡村图画。</h1> <h1> 午餐是在老毕菜馆吃的,到了那里天就下起了大雨。利用吃饭前的几分钟,我们去看了彩虹桥。</h1> <h1> 清华彩虹桥(黄家村的木板桥):桥下的水清澈见底,溪坝上白白的浪花,河边的大片树林,桥头的徽式民居,画面绝对是十分的优美!</h1><h5><b></b></h5><h3><b></b></h3><h1><b></b></h1> <h1>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虹关古镇。虹关古镇是徽饶古道上的一个古驿站,虹关,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字很有气势,也别具想像的空间。这里是清代几个徽墨生产比较集中的村镇之一,素称徽墨名村。徽饶古道从这里通过,有楹联曰:"吴楚镇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它在历史上曾突显出重要地位,被称为婺源的北大门,是婺源第一雄关。</h1> <h1> 村口千年的大古樟树</h1> <h1> 狂风大作,大雨滂沱,冒着风雨拍摄老农田里劳作后回村,雨伞、雨衣全不顶用!衣裤鞋袜都湿透了!拍到了好照片,一切都值了!</h1> <h1> 结束了拍摄,领队带我们来到江岭景区近山顶的赏花园客馆住下,天像漏了一样淅淅沥沥下个不停。</h1> <h1> 今天是拍摄的最后一天了。昨夜的雨一直下个不停,过了半夜才逐渐停了下来。天还没亮,性急的摄友出去看天,天好了,今天有戏了!</h1> <h1> 大家赶紧吃了早饭,背了相机就往外冲,生怕晚了光影不好了!老天爷确实很眷顾我们,最后一天天很好,让我们拍到了满意的照片。</h1> <h1> 昨天的一场大雨让空气中饱含着水份,今天看上去有点雾茫茫,今天很有可能拍到云雾。</h1> <h1> 从2号观景台来到1号观景台,眼前一亮,哇!太美了!只见公路在山间盘旋,层层梯田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形成美丽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散布着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远眺白墙黛瓦掩映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h1> <h1> 飘渺缭绕的云雾变幻莫测,时时刻刻都不相同,眼前犹如一幅幅绝美的风光画,稍纵即逝,大家端起相机一阵狂拍,记下这些美好的瞬间。</h1> <h1> 太阳升起,云雾散尽,我们从江岭山顶一路往下一路拍摄。</h1> <h1> 下山出了景区,在晓起的乡村缘饭店吃了午饭,结束了三天难忘的摄影之旅,踏上了返沪的路程。再见婺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