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石屏—三更口、高明埆、木根坑奇观</h3><div><br></div><div> </div><div> ≪史上最全的信宜旅游攻略≫一文介绍了信宜众多的旅游景观,唯独缺少了石屏高明埆周边的奇观。</div><div> 石屏乡有座水泥石拱桥,过桥的对面就是高明埆。高明埆周边奇观主要有三处,第一是三更口石头河奇观。三更口位于大成镇石屏管区,紧靠高明埆木山岭东侧,是大田顶北梭河与大雾岭塘坳河汇合之处,两河汇合,一河流出,呈三江汇合之势。由于流水落差很大,这里形成了壮丽的石头河奇观。</div><div> 三更口有不少神奇的故事,话说盘古开天之时,北梭河的上游有很多的石头,有一个像犀牛的石头成了精,后来经常夜晚出来糟蹋老百姓农田的庄稼。玉皇大帝派神仙李兰王下来驱赶犀牛石,犀牛石走得很慢,来到三江口这地方,正是三更半夜之时,白鸡岭上的白鸡啼鸣,犀牛石头就再也不会走动了。犀牛石被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头垒在最上面,形成了一个石头屋。从此,三江口又叫三更口。</div><div> 犀牛走过的地方,至今留下几个水缸一般粗大的光滑圆柱状石窟。据说是犀牛踩踏出来的脚印。</div><div>  这地方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这传说成了历史上很多人的寻宝梦想。有个风水名师,在这里批下了宝地秘诀:白鸡岭西,白鸡岭东,天地隆隆,谁人寻着,金银无数桶。白鸡岭位于三更口两河交汇之处。</div><div> 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宝地终于被人找到,宝地就在犀牛石那个地方,是个水电站的建站地址。因为建设三更口水电站的需要,这犀牛石已被炸掉。据说,炸石头时,情景很悲惨,河水变成了血红颜色。</div><div> 犀牛石虽然被炸掉,但这里的景观还是美不胜收,整个河段不到五百米之内,落差就有三、四十米之高,由于河水的冲刷,巨大的花岗石头座落其间,形成了几个奇形怪状的石屋和深浅不一的水潭,有些水潭阴森恐怖。雨天洪水爆发之时,这里声震如雷,惊天骇浪,水花沾衣,不敢靠近。</div><div>   夏日晴天,三更口又是清凉的去处,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在石屋底下,四面凉风,光滑的大石板上,透凉如冰。如果你喜欢泡在水潭里,在清水的掩映之下,你简直就是个嫩滑的大美人。你还可以在光滑的大石板上烧烤、打牌、娱乐等活动。那些石屋,更是三五知己、成双情侣的休闲处所。</div><div> 第二个去处是高明埆木山岭森林大氧吧。木山岭是石头河边上那个矮山,此山只有百十米的高度,山的西北方面,背阳靠阴,土壤深厚肥沃,植被生长良好。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生长着满山粗大的松树,所以山名叫“木山岭”。在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的年代,为了烧炭,松树被全部砍伐精光,此山成了秃山。大约是一九五九年,我们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老师带领我们上山大种油茶树,现在那油茶树满山绿油婆娑,遮天蔽日,四季常青。山岭其间,也有了粗大的松树,一棵古老的香樟树也点缀当中,当你觅路登山的时候,茶树拂面,松香飘逸,别提会有多么的惬意。</div><div>   不用一个小时的登山功夫,就可从山脚登爬到山顶。在山顶上到处张望,那才叫开心时刻,远处群山环抱,以石屏管区为中心出发点,一条条爬山村道公路向四方延伸出去,弯曲绵延,宛如一条条白练在山间飘舞。北梭河、塘坳河就在脚底下汇合,一条奔流的河溪经石屏管区流向远方。流溪两岸是璀璨林立的新农村楼房别墅群,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乡村景象,会令你赞叹不绝。</div><div> 如果你是一位地理先生或是略懂风水的文人墨客,就更会被眼前的景观所折服,这里东面是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南面是仙气缭绕的大雾岭,北面还是大田顶山脉的延伸,在大山环抱之间,还有“婆婆揽孙”、“撒网捕鱼”等风水名山。石屏管区只有西边一条路口可通往外面的大好世界。在西边出口之处,刘三寺座落其间,过去,没通公路之前,这里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壁隘口,石屏这地名应该是由此而来。如果石屏人去找八字先生算命,八字先生一定会告诉你要从西面方向出发,才会发财。</div><div> 不要离题太远,还是回来游山玩水,当你欣赏够了这胜景之后,我要介绍你去看第三个千古奇观,它就是木根坑古树奇观。从“木山岭”顶上往西走,不到一华里的路程,就有一个谭姓小村,村中有一条从高山上奔泻下来的小山溪,清凉的泉水从一条木涧上流出,你捧上一口,渗透肺腑。更让人叫绝的是,这里至今长着几棵高大古树,树种有大叶榕、龙眼树、扁豆树(挂果像扁豆)等四棵大树,胸径都在两米左右,任凭你三个大人都合抱不过,假如你们到来,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苍古大树,必定称奇不已。这里的地名叫“长冲坑”,在“高明埆”上方一里地不到的地方。</div><div>   石屏,三更口石头河、高明埆木山岭、长冲坑木根坑,都在高明埆周围一里许的地方,够你游玩一天,可以让你见识千万年的石头河、几百年的古树奇观。石屏,是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道,离大雾岭约十公里。</div><div>约吧,美丽的石屏高明埆等着你。</div><div> 要注意事项:三更口景观现在没有开发,山陡、石滑、路险,老人、小孩不宜前往,就是年轻人也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div><div><br></div><div> 陈绍才 2016.03.22完稿</div><div> 2017.03.27修改</div><div><br></div> <h3>小桥流水,石屏、高明埆。</h3> <h3>气派的洋楼 宽阔的地下车库。</h3> <h3>小楼前面是清水流溪、龙眼果园和小汽车。</h3> <h3>二级三八水电站和木山岭一偶。</h3> <h3>三八水电站出水口,又是一个栏河坝,准备下一个三级水电站。那吊脚楼是高明埆的民居。</h3> <h3>一座石拱桥连接小河两岸的交往。</h3> <h3>石屏小街道,前面秀山是阿婆揽孙。</h3> <h3>对面是一家兄弟的楼群。</h3> <h3>高明埆楼群座落在清山绿水之中。</h3> <h3>站在木山岭顶上观看景观,条条公路走向远方。</h3> <h3>高处拍摄的高明埆。</h3> <h3>高明埆陈姓分支新祖屋。</h3> <h3>另一个角度看石屏,一条水泥小路从北面走来。</h3> <h3>石屏的西面,楼群沿流溪岸边而立。</h3> <h3>一座新的祖屋。</h3> <h3>新祖屋内部洁净明亮,总共三层上下厅堂结构。</h3> <h3>站在高处看到石门口村寨和公路掩映在绿荫当中,村前一条流溪绕过。</h3> <h3>站在木山岭顶往西南远眺,通往远处的水泥公路像彩带飘拂。</h3> <h3>小楼群、木山岭和清水小河。</h3> <h3>三更口的石屋。</h3> <h3>三更口一级水电站。</h3> <h3>漂亮的上坪楼房建筑座落在两河交汇之处。</h3> <h3>三更口的石头河奇观。</h3> <h3>三更口的石头河奇观。</h3> <h3>三更口石屋,这石头像个大乌龟。</h3> <h3>还是三更口石屋。</h3> <h3>传说中犀牛踩出的脚印。</h3> <h3>还是犀牛脚印。</h3> <h3>还是三更口石屋。</h3> <h3>再看石屏、高明埆和水泥公路。</h3> <h3>木山岭上油茶树。</h3> <h3>木根坑古树。</h3> <h3>木根坑古树。</h3> <h3>油茶树的泡泡,不是花也不是果。</h3> <h3>三更口石头河奇观。</h3> <h3>高明埆也有大龙眼树。</h3> <h3>高明埆的龙眼树。</h3> <h3>木山岭上林荫景观。</h3> <h3>木山岭上油茶树。</h3> <h3>还是油茶树。</h3> <h3>密密麻麻的油茶树,当时小学生肚子饿了,偷偷把全部油茶种子埋在这里。</h3> <h3>木山岭上有个山地鸡养殖专业户。</h3> <h3>木根坑大树。</h3> <h3>木山岭上踏青。</h3> <h3>木山岭上踏青。</h3> <h3>木山岭顶上看远方。</h3> <h3>大雾岭自然生态保护区。</h3> <h3>湘仁老师的点评:</h3><div> 奇观还需奇文配。绍才这几个奇景写得非常细致生动,一草一石,一岭一泉,皆出胸间,自然流淌。这一切缘于对家乡的熟悉,对家乡的爱,这些美丽的山水是绍才心中酿造已久的一坛美酒,突然打开的时候,香气四溢,芬芳醉人,笔底生风,字字含情,让人情迷石屏,醉倒在三更口。美中不足的是照片配得少了点,</div> <h3>老钊的点评:</h3><h3>笔底生风,字字含情!@珠江 此文,寓情于景,渐次铺开,引人入胜,文笔简炼而生动,典故朴实而空灵,乡情浓而又飘逸,美文一篇也!</h3><div>游记,可当散文来写,将情感更多融入,将特色更好渲染,便是美文。</div><div>如作为“导游简介“来写,则有不同。此篇的开头、结尾便像风景介绍。如改一下,便成好散文。</div> <h3>幽山溪流点评:</h3><h3>@珠江 第一次看你的文章,无瑕细看,点了一个赞便应酬去了。今天傍晚看了几遍,我要说的是“高手就在民间!”</h3><div> 都说好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老百姓中间,确有其理。文章写得非常通顺,没有半点浮躁之词,三而两下就把那高明埆、三更口描绘得引人入胜,情感表现得恰如其分,不愧是“珠江第一才”!</div><div> 如果再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加插一两个人物或事件做例子,就会更加有血有肉,那就是宣传我们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文章了。</div><div> 建议稍作修改,投稿到《阳江文艺》发表,顺祝佳作频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