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届华师生物班校园回忆

陈剑辉

<h3>  1991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91届五年制本科广州班毕业照。</h3> <h3>  因当时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毕业典礼上,有的同学最终都没能来拍张毕业照😂。</h3> <h3>  在那个年代,意气风发的我们或许不够聪明,又或许缺少点运气,不能成为全日制的大学生,未能成为当时最幸运的一群人,但我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足以令我们自豪,令我们受益终身。5年的寒窗苦读,我们既要完成繁重的日常工作,又要把本该休息、娱乐的时间奉献给了学业。我们就是一群不向命运低头的勇士。</h3> <h3>  五年的同学情谊,五年的共同追求,足以值得我们相互怀念,相互珍惜。 </h3> <h3>  鼎湖山野外实习:采集植物标本。在5年的学习中,这可能是最轻松、最开心的日子了,看看,走走,乐乐…</h3> <h3>  从华师的正门,向右转一直走到头,经过地理系,就可看见一栋黄色的旧式建筑,这就是我们曾经在这里,同窗苦读了5年的生物系。</h3> <h3>  原来的生物系现在已变成了美术学院。还成为广州市历史建筑,得以长期保留。</h3> <h3>  陶园、旧时我们下课后吃饭的地方,还是那个样子。这里曾留下过我们很多开心、快乐的时光。</h3> <h3>  年华逝水,时光辗转。毕业二十六年来,我们马不停蹄的追梦,不分昼夜的奋斗。偶尔的小憩,又会想起那夹杂着汗与泪、苦与乐的校园时光。</h3> <h3>  生物系现在也改成了生命科学学院</h3> <h3>生命科学学院内的标本</h3> <h3>  2017年3月31日,26年再相聚,我们依然可以回到从前。欢声笑语,真实自然。感恩在美好年华,有你相伴。</h3> <h3>同学情深</h3> <h3>在原生物楼,按以前照片的顺序拍照留念。</h3> <h3>华师陶园,不同的是,以前是学生在一楼打饭,现在是校友在二楼领导专用餐厅用餐。</h3> <h3>蔡金山同学海南发来问候</h3> <h3>  二十六年,光阴逝去,蓦然回首,沧桑已然刻在脸上,每个人的心中都盛满了故事。今天的我们,静坐回忆的长廊,笑看光阴的故事。 </h3> <h3>  三月校园里的木棉花,悠然绽放。缘来缘去,云淡风轻。此去经年,依然是从容淡定的我们,看素年锦时,享岁月静好。同学们,愿你们一切安好。 </h3> <h3>2017年5月21日,参观农科院白云基地。</h3> <h3>何秀古同学介绍基地情况</h3> <h3>蛇瓜</h3> <h3>甘薯</h3> <h3>台湾枸杞</h3> <h3>魔鬼辣椒,3只可辣死一头牛。</h3> <h3>阳台园艺</h3> <h3>  华师91届生物班的同学基本上是81年左右参加高考,并考上中专的一群人。86年我们通过全国成人高考进入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就读。</h3> <h3>  我们虽算不上最优秀,但一定是最努力、最踏实、最能干的一群人。真的要感谢我们自己当年的努力和坚持。5年的辛劳,真的是不容易!!!</h3> <h3>小资料:<br></h3><div> 1977年恢复高考后,因为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为了减少高考工作量,1980年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区实施高考预考制,只有通过预考的学生才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当年参加高考的只有应届高中生的40%,共333万人,仅录取28万人。按最后参加高考人数计,入取率约为9.3%左右。按全部毕业生人数计,高考入取率不足全部毕业生总人数的4%。</div><div> 高考录取人数是指入读大学、大专和中专的人数总和。当时被录取的学生,读书不用交学杂费,还有困难补助金,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干部编制身份,城市户口,福利很好,就差包分配给老婆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