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___野性的呼唤

月满沧海

<h3>现代群落式的生活,使得出游的旨向越来越明晰,那就是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野趣的渴望。</h3> <h3>周末骑行,从北向南穿越保定,在西二环的生态园里,遇见一个四人之家,他们来到一片草地上,两个孩子叽叽喳喳急不可耐地叫嚷着:"快拿出来呀!"令人好奇,于是停车驻足。见年轻的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一条银亮的席地毯,她动作有点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抢过去铺在草地上,然后惊喜且尖叫着躺了上去。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块毯子,一家人,笑声一片......</h3> <h3>这才只是开始。等我骑行到园内东北角那片更为广阔的坡地旁,冲进眼帘的一幕,越发使我震撼:诺大的草坪上,漫坡遍野,游人如织。坡上帐篷林立,坡下身影拥挤,天上风筝翩飞。</h3> <h3>路上还曾怀疑,停车场,边道旁,那么多车车满为患,心想园内一定人山人海了,却没想到,竟然都汇集到了这么一个简约所在,而那些亭台水榭,石柱回廊,却是人影渺渺。</h3> <h3>这草坪上的狂欢盛宴,令我释然,转而猛地想起一个词___野趣。</h3> <h3>我们从何处来?这已无需考证。</h3><h3>从山上来,从林中来,从草原来。</h3> <h3>至今,我们的血液里还流淌着那种古老的野性。因而,每一次亲近自然,都会感到一种回归的泰然。</h3> <h3>联想到这两年和未来几年都将是一枝独秀的旅游景区,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或许跟有没有在规划设计中间考虑我们自身的天性有关,考虑成分多的,把景区做得更自然,有野趣美的,或许就会更接近成功。反之,只想表达个人主张的,就会偏离大众取向,唯有失败一途。</h3> <h3>也接触过几个未来感较强的景区规划设计图,大多现代感凌驾于自然之上,私自觉得那种景区也许能热闹一时,但它的盛衰转换期肯定会短一些。唯有以自然和野趣为主体,再用现代的人性化观念与之配套,这样才能靠近游者的心房,得到他们生生不息的拥护和爱戴。</h3> <h3>想到最近很热很流行的一个字词组合____诗和远方。这个字词组合所表达的不正是诗的人性化与自然野趣的远方的完美结合吗?</h3> <h3>在诗意的风景里,拥有那种在远方的感觉,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游者的最高追求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