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最近不知道你有没有留心观察网络的红人,董卿的人气俨然已经盖过了各个行业的一些大神,敢到好奇查阅了她的一些成长历程。</h3><h3> 如今的睿智、才情并茂让我无比欣赏,可看了她的童年历程,让我有些惊讶‼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爸爸妈妈对我的疼爱简单直白,吃饱穿暖就行,学习方面只看结果,考好了非常内敛的说上几句表扬话,若考不及格,一定会饱受皮肉之苦,以至于到最后不管好与不好我都不会告诉我的父母,更别说我对一件事有何想法,对什么方面有兴趣爱好,完全不会涉及,我不知道这种简单直白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那个时代的特色,由此,我联想到了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方式。</h3><h3><br /></h3> <h3> 在教育自己儿子的问题上,意识到作为母亲的失职,偶尔对孩子简单粗暴的冷语言暴力其实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教育真的是门综合复杂的系统学问,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自立自律,为人处世等等各个方面,画红色就不会出绿色,孩子是你的真实写照,缺点是永远用橡皮擦不掉的,深思:真正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细节的温暖,宏观的道德!虽然身为父母,我却没有半点前车可鉴的经验,儿子每一次给我的惊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体验,说我在教育儿子,到不如说其实是我和他在一起成长,只有在他身上反射出来的才能意识到我的不足。</h3> <h3> 饭后茶思便是我收拾整理家务的时间,在儿子的眼里妈妈的爱好是做家务,琐碎的事情总是让家里的女主人显得格外繁忙。往往这个时候总会看到各种恶习又万般无奈的抑制不住心中的那种不满而叨叨不停,孩子的爸总会以各种玩笑语气说出类似"不要念了,我来做",这样的语气和家庭氛围伴随着生活的琐碎一溜烟就过去了,也习以为常!几天后,我在和儿子一件事沟通上,我还没开口说什么,他的语气和爸爸一模一样出现在我耳边,我愕然!父母对孩子耳濡目染的影响有多深刻,孩子呈现出的各种行为真的就像父母内心的一面镜子,他的言行倒逼我思考和反省,常思己过!</h3> <h3> 儿子在上幼儿园期间就经常跟我说想学吉他,但是我总担心他是一时兴起,就将他的想法冷却又冷却</h3><h3> 时隔一年我再次问他想学点什么,他依然说想学吉他。我就很好奇为什么这个兴趣可以让他想念这么久,问他为什么?"因为弹吉他很帅还可以唱歌"我瞬间被这个有趣的理由打败了,好吧!有理由总比没理由好。</h3><h3> 同意后我一再征得他意见,那你自己就要看看考虑清楚,要学就必须坚持下来,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就别学,能做到吗?儿子自信满满的答应了,其实那会我自己也暗自高兴也能趁机一起学……</h3> <h3> 如今儿子坚持了快一年了,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他对乐谱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尽管有时候练曲子有所懈怠而批评,需要陪伴,鼓励,外加奖励条件,但是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而我,连最基本的扫弦还没学会,竟心安理得做了行动上的"矮子"!对比儿子,他就像春苗,每天虽然看不出生长却每天在生长,而我!每天都在不见其长…</h3><h3>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终究我们想到得到什么样的瓜和豆,无不在质问我们这对父母,凭什么自己是"手机控""电脑控""电视迷"却执意却要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抛下这层虚伪的外壳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