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蝶变中的杜家寺村

<h3> 河沙镇镇杜家寺村位于邯山区东南部,处于邯山区、成安县和肥乡区三区县交界处,属于邯山区最偏僻的村庄。全村500户,2068人,村庄面积850亩,耕地面积2038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名,党员43名。多年来,该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是一个“封闭型”的村庄。村东通向肥乡区大西韩乡的路,既窄且整个处在沟底,属于“沟状路”,尤其是团结渠危桥口向东80米路段,北临悬崖9米深,呈90度峭壁,危险至极;出村向北通往代召乡高里堡村的路,1.5米宽脊梁型,遇到雨雪天气无法行走;正街向东通往马小屯的路,堪称“蚰蜒路”,窄而曲,最宽处仅有1.2米;村东南通向寨中堡村的道路,狭窄坑洼、高低不平。再加之村内多年管理不到位,街道坑塘污水横溢、杂草乱生,严重影响了杜家寺村的经济发展。</h3><div> 今年春节过后,新上任的党支部一班人对不堪入目的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引导、动员全村党员和群众,彻底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先后开发6条通向外村的路网路基和村东、村北两个坑塘并全部造林绿化,种植海棠、樱花等观赏树。截至目前,6条路网路基已全部成型完工,路肩和坑塘共植观赏树6000株,为全体村民的出行和净化空气以及今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div> <h3>改造前通往高里堡村的道路,蜿蜒狭窄、脊梁骨型</h3> <h3>改造后通往高里堡村的路面平直宽广,路基6.3米</h3> <h3>改造前通往大西韩乡的路东沟底</h3> <h3>改造后通往大西韩乡的路宽且直,路基7米</h3> <h3>改造前通往马小屯村的“蚰蜒路”</h3> <h3>改造后通往马小屯村的路面平直宽阔,路基6.3米</h3> <h3>改造前通往寨中堡村的狭窄坑洼、高低不平的凄凉路</h3> <h3>改造后通往寨中堡村的路,路基8米,群众将它称为“迎亲路”</h3> <h3> 脚下的路永远走不完,也永远修不完,杜家寺村全体村民将继续振奋精神,共同努力,全力以赴铺就迈向幸福和谐的金光大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