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一种境界

齊非子

<h3>对于孤独,我更喜欢用独尊与孤傲代替。一个人来到这世上,不就是为了活成唯一的自己,而后用心地去遇见别人?</h3> <h3>很多时候,把快乐和舒适的权力让给别人去评价和左右,于是,一路的风景和有意无意间的遇见都随风而过……<br></h3><div><br></div> <h3>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着他们在你的周围欢喜、忧愁、痛楚和衰老,他们和你一样,看你。个味其中只有自己知道</h3><div><br></div> <h3>‘’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 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br></h3> <h3>孤独往往是因为看穿了别人看不清的东西,或者被别人看不清;孤僻是因为害怕看穿一切或者不愿意看清一切…</h3> <h3>‘’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照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一个人,能够独欢,一定是学会了精神厮守着精神,花开独妍,自嗅其香;一定是懂得了灵魂坐在灵魂的对面,把盏言欢,喜乐对酌。‘’</h3> <h3>以一份淡泊行走,</h3><h3>以求达到内心的清明。</h3><div>管别人怎么去想</div><div>清风一阵……</div> <h3>如果上帝给了你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你一定会体验到与别人不一样的人间温暖及給需</h3> <h3>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这种面对整体和万物之源的体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的广义的宗教体验。<br></h3> <h3>‘’取悦自己是站在命运之河对岸的树‘’,善待自己才能拒绝一切流沙,而后将树根浸潤<br></h3><h3>取悦自己,不是廉价的自私。</h3> <h3>人,不要以为委屈自己,就可以迁就他人,释放最美的自己。当你踏过沙丘,才发现无人等候……</h3><div> </div> <h3>孤处时,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独看庭前花开花落。<br></h3>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诗一般柔顺,钢一般条理。</p> <h3>素心淡淡</h3><h3>轻身自洁</h3><div>一茶,一书,一笔</div><div>用文字腌制心情</div><div>一城,一人,一点</div><div>于浮世清欢里细煮光阴</div><div>在得失荣辱中点缀流年</div> <h3>在那个不近不远处</h3><h3>是否有一个人</h3><h3>或者一个流行</h3><div>像梦一样甜美</div><div>却不是梦</div><div>能贴近吾心</div> <p class="ql-block">守着自己打造的雅居,一间书屋,见证哪棵小树的成长。把书读好、读懂,随风而扬洒……</p> <h3>人生就是一杯葡萄酒,喝了不醉而刚好红潤,不管那酿造过程因需利就,结果总是醇厚而绵延的。青春活泼也好,风情万种也罢,都浓缩在其中。如何去品受?就把人分割成三教九流……</h3> <h3>岁月是残忍的也是公平的,它终究会把给予你的一切如数收回,就像它收走每一个人的生命一样容易到无痕无迹……</h3> <p class="ql-block">这尘世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p><p class="ql-block">都有自己的专属</p><p class="ql-block">有多少能坚守到永远?</p><p class="ql-block">寂然欢喜</p><p class="ql-block">温暖美好</p> <h3>我与我的前槐后柳一起:静静地守候,守候静谧,也守候魂牵梦绕……</h3> <p class="ql-block">‘’ 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另一半在因果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