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半掩的摩洛哥

东张西望

<h3>  这里充满着北非异域风情:地处非洲,却是地地道道的阿拉伯世界;它历史悠久,是非洲、欧洲和阿拉伯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它风景优美,既有浩瀚的大海,又有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这里可以邂逅重要历史时期的古迹和精湛的宗教建筑,同时体验浪漫地中海风情和迷人的自然风光。</h3><div><br></div> <h3>首都拉巴特</h3> <h3>  首都除了皇城根,最有看头的就是哈桑广场。</h3><div> 哈桑塔广场是由昔日清真寺的废墟遗址改建而成的,诺大的广场上全部铺设着白色的花岗岩,并竖立着一排排花岗岩石柱,或高或低,整齐排列,看得出都是被地震折断摧毁后重行堆筑起来的,312根,每根直径大约都在1米左右。</div> <h3>菲斯古城</h3> <h3>  有一家著名的旅行杂志将这里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呵呵,一个延续了一千多年,至今仍由毛驴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中世纪古城。</h3> <h3>  我搞不懂为什么说他浪漫,是因为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迷路吗?因为我们已经有两位团友在此迷路啦!据说菲斯老城的“城市格局”已经有一千多年而未变过了,狭窄曲折的9000多条小巷密如蛛网,纵横交错,可以说是我在北非所见过的麦地那老城中最复杂、最密集的——它似乎完全没有规则和方向,大巷套着小巷,小巷可以接着更小的巷,你几乎找不到一条超过30米长的直路,有的小巷窄到只可容一人侧身而过。</h3> <h3>  自然,这里没有任何车辆,唯一的就是毛驴,这家伙可是从来就不晓得让人的,也许一千多年来它都是这么走的,所以满不在乎地往前挤,逼着你不得不将身子贴紧墙壁给它让路,否则难免不和这些一身泥水和臭味的家伙“亲密接触”,更何况这些毛驴背上总是驮着高高的地毯、可乐瓶、皮革等货物。</h3> <h3>经常看到游客在路边研究地图。</h3> <h3>  摩洛哥菲斯古城名气够大了,其中的皮革染坊可能名气更大,菲斯古城里最具“色彩”的景点就是皮革染坊。染坊名气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个“臭”字,在迂回曲折的小巷迷宫中,循着臭味去找,你就能找着这个大染坊。据说菲斯是世界上极少仍保持传统染色方法的地区之一,当地人用驴子送来皮革,再将它们放入一格格染槽中,保留着传统搓揉及风干的古老方法,让天然植物的颜色在皮革上美丽地呈现出来。菲斯的皮革制品在北非之所以享有盛誉,得益于每道工序依旧严格地按照这种传统工艺。</h3> <h3>开国皇都马拉喀什</h3> <h3>  杰马夫纳广场是马拉喀什的灵魂所在,摩洛哥最大的柏柏尔人露天市场,也是全球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场,这里是马拉喀什人生活的缩影,百年生生不息的各色表演贩卖,兜售工艺品的小贩、商人像开挂似的不断切换各国语言,奇装异服的艺人用表演吸引游客的围观,在这能看到马拉喀什文化的千姿百态。</h3> <h3>  很难想象,距今1000千多年前,相当于北宋初年的北非摩尔世界,会有这样巨大的市民广场,即便在今天,这个广场的体积和许多世界著名广场相比,仍然毫不逊色。</h3> <h3>  但这广场又和北京天安门广场,莫斯科红场,伊朗伊斯法罕的伊马姆广场不同,它不是个庄严肃穆举行仪式的地方,而是真正小市民们的活剧院。</h3><div><br></div> <h3>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h3> <h3>  这座城市我只记住了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h3> <h3>  摩洛哥,这个位于非洲西北角的阿拉伯国家有着“北非花园”之称。温和的海洋性气候使这里的很多海滨城市四季常青,鲜艳多彩的花朵点缀街道,五彩缤纷的市容是摩洛哥的特色风景之一,白色的卡萨布兰卡、红色的马拉喀什、多姿多彩的菲斯......摩洛哥人用绚烂的色彩来装扮他们的家园,让一座座城市如同一朵朵鲜花般诱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