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阿尔卑斯山的东端有个小小的国家---斯洛文尼亚(Slovenia ) 。 在前南地区的巴尔干各国中,斯洛文尼亚算不上一个多重要的国家,从严格意义上说,由于西接意大利,北邻奥地利,传统上受这两国影响较大。虽然人种上可以归为斯拉夫人,但文化、宗教、经济上又是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国家。特别是中世纪以来,受奥地利(早期的神圣德意志罗马帝国)的统治,北部地区可以说是半个奥地利人区,而南部受威尼斯公国统治时间长,又是半个意大利人。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区区二百万的人口,其中三十多万在首都卢布尔雅那。</h3><h3> 虽然是个小小的国家,但由于北倚阿尔卑斯山,南临亚得里亚海,山川湖泊,海岸沙滩应有尽有,处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遗产。</h3> <h3> 位于首都卢布尔雅那西北60公里的bled lake ,背倚俊美的阿尔卑斯山,湖边山峦环抱,阿尔卑斯山雪水汇聚成湖,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眼晴"。湖的西北断崖临渊,千年古堡宛如空中楼阁兀立。湖心小岛层阶而上,历数百年风雨的古教堂,恍然玉树临风,独自诉说着人间悲欢。</h3> <h3> 布莱德湖心岛可以说是"阿尔卑斯山眼睛的瞳仁",湖岸码头有艄工可以摇着木船上岛,登上99级台阶就是地震后重建于1509年的圣母升天教堂。这里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有一对住在湖岸的年轻夫妻,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后来战争爆发,丈夫被征入伍上了前线,妻子在家痴情的等待爱人的归来。年复一年,战争早已结束,可这位痴情的妻子终也没有等来爱人的归家。但妻子坚信她的爱人仍然在世,迟早会回来。怕她的爱人多年后回来迷失家的方向,这位妻子倾尽所有打造了一口大钟打算安放在岛上的教堂,好让钟声给不知何日归家的爱人指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载着这口钟的小船驶到湖心时,忽然狂风大作,一个巨浪打翻了小船,那口大钟也沉入了湖底。据说从那以后,每到风平浪静的中午,人们就能听到从湖底传来的钟声。</h3> <h3> 斯洛文尼亚的南端有一段不长的海岸线,但就是这段短短的海岸线,却给斯洛文尼亚人留下了一个天然良港--koper 和度假海滩--玫瑰湾。在玫瑰湾的岬角有个小小的古镇,这就是蕴含着旧日的沧桑和现代的美丽的皮兰(piran)。</h3> <h3> 皮兰小镇不大,海岬左右各拥着一个海湾,历史上曾是天然的商港。现存的建筑大多是繁荣的威尼斯公国时代留下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塔尔蒂尼就出生在皮兰,那首著名的《魔鬼的笛音》灵感据说就来源于他童年在皮兰老家的一个恶梦。现在小镇中心的广场就命名为塔尔蒂尼广场,广场中央塑着的就是小提琴家的雕塑。</h3> <h3>据说这座房子的阳台又流传着另一段无奈的情事。</h3> <h3> 位于斯洛文尼亚中部的首都卢布尔雅那,是个三十多万人口的小城。这座在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堡要塞下建起的城市,一如中国的江南水乡,宁静恬雅绘就了她的风范。这是名符其实的大学城,全城超过10%的人口是大学生,这里还是中东欧新艺术潮流的中心。漫步小城的河岸窄巷,到处可见造型奇异的新潮流雕塑和涂鸦。在午后的阳光下,坐在卢布尔雅那河边品一杯咖啡,人生的韵味尽在惬意中。</h3> <h3>恬淡优雅嵌在街头巷尾的每一个角落</h3> <h3> 斯洛文尼亚--Slovenia ,"love"在她的心中,因为有爱而让故事甜美,因为有爱让景致经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