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风华正茂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河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辉诵读</b></p> <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诗文:风华正茂</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书法:海上明月/悠然闲人</b></p><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音乐:美 篇</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图片:风华正茂/百度</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附录:</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1.《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2.《悼念周总理》(邓颖超)</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七绝·忆总理</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风华正茂</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满院海棠惊艳开,</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周公朗朗笑声来。</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鞠躬尽瘁垂千古,</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代代追思旷世才。</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2021.01.08</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诗评《七绝·忆总理》</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叶 舟</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 风华正茂这首七言绝句,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追忆周恩来总理。 </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 首句“满院海棠惊艳开”从字面上看是写春意盎然,海棠盛开。实际上是写,总理生前对海棠花情有独钟!究其根源是,海棠无香而艳美高雅;有型而不事张扬!托物言志,这正是总理高尚情操的象征! </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 接下来,在满院昂首怒放的海棠花映衬之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周公朗朗笑声来”通过“笑声”,总理儒雅,潇洒,风度翩翩的形象跃然而出。</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 末两句“鞠躬尽瘁垂千古,代代追思旷世才”其中一个成语典故“鞠躬尽瘁”就揭示出,总理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坚贞不渝;为国家操劳,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举世无双的好总理! </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 本诗写来,文笔流畅,用典精确,音韵合理,尤其后两句,平仄运用规矩,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增添了诗的韵律之美!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b></h1><h1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2020年1月8日</b></h1>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周恩来总理无私无畏的高尚品格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世人敬仰与感叹,寒冬腊月天安门前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更是感天地,泣鬼神!</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他那为人处世谦和儒雅的风度更是我们中国人🇨🇳的表率与骄傲!</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他与邓颖超相濡以沫的革命情谊令人感动,真正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我们人生的楷模!</b></h1> <h1><font color="#b04fbb"><b>  总理喜欢海棠花,</b></font><b><font color="#b04fbb">海棠无香, 它默默的开放,有型但不张扬。它默默的结果,饱满的,沉甸甸的。它的品格,就像我们的总理一样。</font></b></h1><h1><font color="#b04fbb"><b> 每逢花开季节周总理西华厅的海棠花更是春色满院,妩媚动人。那年总理出国了,邓颖超精心挑选了一枝海棠夹在书本里寄给了远在国外开会的总理。</b></font></h1> <h1><b><font color="#b04fbb">  据说有人曾经问过总理,为什么那么喜欢海棠花,总理回答的大意是说,因为海棠开的是群花..... ,海棠果……群果,其硕也在群。<br>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font></b></h1> <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海棠无香是人生一大遗憾,但她开得那么潇洒,那么妩媚,那么动人,却不曾用妖娆的香气袭人,而是给人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心花怒放的感觉!</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天才奇女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第一海棠无香,</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第二鲥鱼多骨,</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第三《红楼梦》未完。</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红楼梦》怡红院的海棠花每年都开得鲜艳妩媚,那年晴雯走了,海棠花枯萎了。</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每逢海棠花盛开的季节就想起了总理,做此美篇不仅是对总理的热爱与敬仰,更是对伟人深深的追思与怀念。</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总理最喜欢海棠花, 邓颖超写的一篇文章,文中细细记录了二人的海棠情结,十分感动,每次阅读都潸然泪下。</b></p> <h1><font color="#b04fbb"><b><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0px;"><b>附录1</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b></span></div></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 邓颖超</font></b></h1><h3><br></h3><h1><font color="#b04fbb">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26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38年了。</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海棠花现在依旧开得鲜艳,开得漂亮,招人喜爱。它结的果实味美,又甜又酸,开白花的结红海棠,开红花的结黄海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真像花果山。秋后在海棠成熟的时候,大家就把它摘下来吃,有的把它做成果子酱,吃起来非常可口。</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你散步的时候,有时约我一起,有时和你身边工作的同志们一起。 </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style="">  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我们在并肩欣赏我们共同喜爱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12年以前。12年已经过去了,这12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偶尔我感到是漫长漫长的。</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当你告别人间的时候,我了解你。你是忧党、忧国、忧民,把满腹忧恨埋藏在你的心里,跟你一起走了。但是,你没有想到,人民的力量,人民的觉醒,我们党的中坚优秀领导人,很快就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四人帮”粉碎之后,祖国的今天,正在开着改革开放之花,越开越好、越大、越茁壮,正在结着丰硕的果实,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给我们的人民带来幸福。</font></h1><h3> </h3> <h1><font color="#b04fbb">  曾记否?遥想当年,我们之间经过鸿雁传书,我们之间的鸿雁飞过欧亚大陆,越过了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感谢绿衣使者把书信送到我们的手里。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写了“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这样英勇的革命的誓言。那时我们都加入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宣誓的时候,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我们之间的书信,可以说是情书,也可以说不是情书,我们信里谈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悲喜分担,有时战斗在一起,有时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我们的革命生涯里,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着地奋斗下去。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革命的前进,建设的发展,将是无限光明的、美好的。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我们无数的英雄儿女和爱国革命志士,为了挽救祖国,建设新中国,被敌人的屠刀、枪弹杀害。他们的忠骨埋在祖国一处处青山下,他们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地山河。在我们党的鲜艳的镰刀斧头红旗上,在我们的五星国旗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无数的战士倒下了,我们这些幸存者,为继承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双肩上的任务很重很重。恩来同志,有外宾问你,你哪里来的这么充沛的精力去工作?你说:一想到我们死去的那些烈士,我们亲密的战友们,就有使不完的劲,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也激励着我,使我无限振奋。我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把我有生的余力和余热,更好地为人民多服一点务。</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你和我原不相识,姓名不知。1919年,在我国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反帝、反封建、反卖国贼,要救亡图存。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包括工农商的举国上下的最广泛的一次伟大爱国运动,反对签订凡尔赛和约。就在这次运动高潮中,我们相见,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在运动中,我们这批比较进步的学生,组织了“觉悟社”。这时候,我们接触得比较多一点。但是,我们那时都要做带头人。我们“觉悟社”相约,在整个运动时期,不谈恋爱,更谈不到结婚了。</span></p> <h1><font color="#b04fbb">  那个时候,我听说你主张独身主义,我还有个天真的想法,觉得我们这批朋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望。我是站在这样一种立场上对待你的。而我那时对婚姻抱着一种悲观厌恶的想法:在那个年代,一个妇女结了婚,一生就完了。所以在我上学的时候,路上遇到结婚的花轿,觉得这个妇女完了,当时就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这样,我们彼此之间,都是非常自然的,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只是为着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国主义,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个人的意思,没有任何个人目的的交往,发展起来。我们建立起来的友情,是非常纯正的。我不曾想到,在我们分别后,在欧亚两个大陆上,在通信之间,我们增进了了解,增进了感情,特别是我们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三年过去,虽然你寄给我的信比过去来得勤了,信里的语意,我满没有在心,一直到你在来信中,把你对我的要求明确地提出来,从友谊发展到相爱,这时我在意了,考虑了。经过考虑,于是我们就定约了。但是,我们定约后的通信,还是以革命的活动、彼此的学习、革命的道理、今后的事业为主要内容,找不出我爱你、你爱我的字眼。你加入了党,我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们遵守党的秘密,互相没有通报。我们的思想受了国际、国内新思潮的影响,我们彼此走上了共同的道路,这使我们的感情不只是个人的相爱,而是上升到为革命、为理想共同奋斗,这是我们能够相爱的最可靠的基础;而且,我们一直是坚持把革命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事情、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我们在革命征途上是坚定的,不屈不挠的,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勇往直前地去奋斗,不计个人的得失,不计个人的流血牺牲,不计夫妇的分离。</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我们是经过这三年时间,有选择地确定了我们的相爱关系,又经历了三年的考验,一直等到党中央调你回国,才在我们两地党的组织的同意下,我从天津到广州,于1925年的8月结婚了。当时我们要求民主,要求革新,要求革命,对旧社会一切的封建束缚、一切旧风习,都要彻底消除。我们那时没有可以登记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证婚人、介绍人,更没有讲排场、讲阔气,我们就很简单地,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住在一起。在革命之花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并开了。</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你的侄辈让你讲你我的恋爱故事,你曾说,就是看到我能坚持革命。我也看到你这一点。所以,我们之间谁也没有计较谁的相貌,计较性格有什么差异,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这是最可靠的长期的相爱的基石和保证。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我们是经过无意的发展,两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经过考验的结婚,又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结成这样一种战友的、伴侣的、相爱始终的、共同生活的夫妇。把我们的相爱溶化在人民中间,溶化在同志之间,溶化在朋友之间,溶化在青年儿童一代。因此,我们的爱情生活不是简单的,不是为爱情而爱情,我们的爱情是深长的,是永恒的。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彼此有什么隔阂。我们是根据我们的革命事业、我们的共同理想相爱的,以后又发现我们有许多相同的爱好,这也是我们生活协调、内容活跃的一个条件。</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每当我遥想过去,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并肩战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br>  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会含笑九泉的。<br>  我写的这一篇,既不是诗,又不是散文,就作为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吧。</font></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b04fbb">1988年4月</font></h1> <h1></h1><h1><font color="#b04fbb"><b>附录2 </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 《悼念周总理》</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 邓颖超 </b></font></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font color="#b04fbb"><b>伟躯静卧花丛中,耳际犹闻酣气浓。<br>不是总理长辞世,实乃劳累入梦中。<br>我劝同志且忍泣,莫惊总理过梦冬。<br>待到九天揽月时,唤醒总理同庆功。</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1976年1月8日</b></h1> <h1><b><font color="#b04fbb">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br>  海棠有四品: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其中西府海棠最为名贵。还有红海棠与白海棠之美誉。<br>  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站在西府海棠花前,可以闻到淡淡犹如月季花似的清香。</font></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冯华(昵称:风华正茂),河南工学院教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河南红楼梦研究会理事,新乡市红楼梦学会副会长,2008年退休至今,在黄河科技学院任教,担任《大学语文》《文学欣赏》课,公选课与经典阅读课《红楼梦》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代表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实用创造学》副主编 (河南教育出版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新编大学语文》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影视艺术鉴赏》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独著(中国青年出版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