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b>1995年10月1日,司前农场30周年聚会,部分农友相约重返始兴县司前农场旧地。今天(2017年3月17日)校友兼农友的熊大大在微信朋友圈里上传了一批当年用理光傻瓜机拍摄的彩色照片,共享当年的你我他。怀念已经过去的时光和农友的珍贵友谊。我根据熊大哥的意图,用美篇形式整理出来,方便让有需要的农友收藏,谢谢熊大哥的奉献!后来增加部分照片、文章、评论,多谢众位农友大哥的热心支持和鼓励!抚今追昔,有太多的往事值得回忆,有太多的情谊值得铭记!当年同甘苦、共患难使我们结下了真挚纯朴的友谊,今天我们将倍加珍惜!</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上图:司农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农友在原场部合影留念(照片来自卓大哥保存相册)</b></h1><h1><br></h1> <h1><b><br /></b><b>上图:司农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农友在司前温泉留念 </b><b>(照片来自卓大哥保存相册)</b></h1><h1><b><br /></b></h1><h1><b><br /></b></h1> <h1><br></h1><h1><b>当年二、四队嘅旧照片两张(来自张校长保存相册)</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熊大大:我记得当年在越秀南租两部大客车从9月30一I0月2号共3天,先到司前后出始兴,也有去南雄、丹霞山和南华寺后从大宝山矿回广州。</b></h1><h1><br></h1> <h1><b><br /></b><b>上下图三张:司农三十周年时重返陈洞,部分农友在陈洞露营</b></h1><h1><b>年年有余大哥说:"看到熊大大农友传上来95年三十週年返司前嘅旧相片,䃼充几张自己私人珍藏,当时农友男女共八人登上久别嘅农垦基地之—陳洞旧地重游兼在农田留宿—宵。第一张摄于陳洞口,第二,三張摄于陳洞最大—块经我们开垦出来嘅农田红垦軍,认得相片中嘅八男女吗?</b></h1><h1><b><br /></b></h1> <h1><b><br /></b><b>棉歌大哥评论:@🐟年年有余 ,那时相貌没有多大变,后生仔后生女,珍贵!</b></h1><h1><b><br /></b></h1> <h1><b><br /></b><b>照片均由陳福强揸机代拍摄</b></h1> <h1><b><br /></b></h1><h1><b>关于这几张珍贵照片,当年农友光华轮人有篇珍贵回忆文章《讲旧史(7)-九男女的壮举》描绘得淋漓尽致,全文转载如下:</b></h1><h1><b> 1995年9月30日我们司农一百多名农友坐上大巴,再次从广州向司前进发。这一次没有人哭,胸前也没有大红花,欢声笑语在车厢里环绕,人们尽情倾诉三十年的酸、甜、苦、辣......。<br /></b><b> 路上,黃伯发出在陈洞露宿的提议,即时纠集了九男女,在司前墟马骝"作"了一大块牛肉,买了一个铝锅,在江草买了一箱方便面.下午,在江草作了一番回顾后,大队伍向车八岭进发,我们即向集体申请暂时离队,并告知江草村委:今晩有九人"明知山冇虎,偏往虎山行"! 当年上陈洞一步一石阶的路已被草木掩沒了,取代的是可以行手扶拖拉机的,绕耒绕去的车路.我们遇到一位下山的青年农民,余炳即时要买下他的柴刀,对方开价十八元,我们还价二十元,成交。此时一上山的农妇看到不禁笑起耒!一路交谈,方知此妇娘嫲竟是当年农埸革委会副主任的夫人,湾塘角李国书的妻子。当年农村的妇娘嫲要出勤,忙自留地,种猪,干家务,带小孩,不亦乐乎!与我们几乎沒有交往,不认识也不奇怪。交谈中我们得知:国书早就不是民兵营长了,当然更不是我们的革委会主任啦!现他在"上陈洞"割松香。(当年粤东来的松香佬已撤离了)经过一段攀登,进入陈洞口,山谷豁然开朗,可只是近黄昏了!到了光华轮遗址,李家妇娘指着小河对岸,当年我们的粮仓方向的一间木房,说是她家的香菇厂,我们可在那过夜.然后她到上陈洞找老公去了。<br /></b><b> 天很快黑了!手电也无光了,我们摸索着回到木房子,决定在此一宿,国书的屋子里里外外都是杉木造的,里面有床架,有焙冬菇的架子,更有一股几个月没人住的霉味,我们初衷本来就是露营,根本没考虑进去睡。至于砍柴生火对我们来说是不成问题,但一大堆干杉木 既现成又无烟,不烧白不烧!管他国书不国书!(真有点没良心)很快,红红的篝火燃起耒了,在黑幕中格外悦目,一阵莫名的兴奋,我们在寂静的山谷高喊,狂叫个够。这时耒了一位猎人,依旧是当年的打扮:背上一双大电池,戴着头灯,一手提猎枪,一手拎着一匹野兔,与我们打招呼,我们相见不相识,笑问君从何处耒!他说全认识我们,原耒,是当年江草的治保主任,湾塘角的刘自堂的儿子,那时他还是小学生。我问他为何打以前人们不屑一顾的兔崽子这么寒酸,他说现在白鹇,黄麖,山牛等好东西是受保护动物,而且它们也会躲进车八岭保护区去了.要不是我们早吃饱了牛肉面,倒真想尝尝烤兔崽子呢!<br /></b><b> 玩到深夜,我们抱来干草围着火堆睡觉了,九月的陈洞很凉了,身体对着火一面烤得发烫,背面却是冰凉的,还有蚊子咬,只能不断转换体位,还要不时去拆房子来添柴火,想想当年在光华轮的庇护下我们是多麽舒适自在啊!寂静!很寂静!可能他们干草不够,阿冰两公婆竟不时相互抱怨不够地盘而逗得大家一阵哄笑!山谷也呼应着发出一阵哄笑!密林深处时而传耒久违但又很熟悉的夜鸟啼叫:"气死呀!气死呀!""暇哈嗄夏"......真美!极妙!<br /></b><b> 天亮了,浓浓的云雾不断从饭池嶂卷下耒又散开了,今天是共和国第46个生日,空绝对清新!老朱在浅浅的,清澈而又冰凉的小河里象山坑鱼般游来游去...... 傕我们下山的电话来了!九男女完成了陈洞露营的壮举,告别了看不到的饭池嶂,下山去了!国书的香菇厂烧了一晚,才动了"九牛一毛"---有照片为证,2005年再回江草,我向国书致歉,他笑答"无相干"嘿!嘿!我的脸皮真厚! 至于九位男女是谁,就让我卖个关子,请各位根据照片去猜吧!</b></h1> <h1><b><br /></b><b>以下为当年聚会的照片多张</b></h1><h1><b><br /></b></h1> <h1><b><br /></b><b>那时老钱又后生又靓仔!</b></h1><h1><b><br /></b></h1> <h1><b><br /></b><b>农友強仔哥感慨地说:原来你珍藏了如此多老照片。廿二年了,看起来仍倍感真切,难得,感谢熊大大!</b></h1><h1><b><br /></b></h1> <h1><b><br /></b><b>最后一张是大M和丽萍姐扶喝醉的寿颐回去!(经典之作)</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