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高棉王国---吴哥的微笑

Jack

<h3>  2017年2月22号我们开始了暹粒-金边-胡志明市-头顿市的9日行程,这是一次历史文化之旅。尽管行前对吴哥窟的历史遗迹早有所闻,但亲临现场还是难免感觉震撼!早前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战争的岁月和我们这代人休戚相关,这也是想去看看的另一个诱因。凑巧旅行社在最合适的季节推出了该行程,实现了我们多年的向往之旅。</h3> <h3>  这是今天的印度支那各国地图,其中的柬埔寨只是越南和老挝及泰国旁边的一个小国,也是国力最弱的印支国家之一。但是,当我们把时光拉回到九世纪,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失落的帝国---神秘的高棉王国。</h3> <h3>  这是一幅来自金边皇宫的地图,记载了九世纪至十五世纪时期的高棉王国版图。对比现今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棕色的那一大片都是高棉王国,那时老挝和泰国都在高棉王国的版图内,越南被称为&quot;安南&quot;只占右上角深蓝色的一小块。安南国扩张吞并了白色的小国和吴哥的湄公河入海口部分而形成了今天的越南;这张地图淡浅蓝色的那一小块就是今天的柬埔寨。<br></h3> <h3>1、吴哥城南大门 九世纪到十五世纪初是高棉王国的鼎盛时期,至十二世纪末吴哥城约45平方公里的建筑已具规模。十五世纪初由于入侵、疾病、天灾、内乱等不明原因吴哥被彻底遗弃。直到四百多年后的1861年被法国博物学家在暹粒的原始丛林中重新发现。<br></h3> <h3>  在吴哥数百年的浩大工程中,最大的石块重达八吨,这要归功于大象的使用。强大的高棉王国也有赖于将大象军队用于对外战争。所以,可以说没有大象就没有吴哥的奇迹!</h3> <h3>2、巴戎庙(吴哥的微笑) 吴哥城内最有名的就是巴戎庙,它虽然在九世纪就已经建成为一座印度教庙宇,但在十二世纪末,经国王者耶跋摩七世重新改建为自己信仰的佛教寺庙,它是高棉王国从印度教转向信奉佛教的重要标志。<br></h3> <h3>这是巴戎庙中最美的一尊雕像,保存完好!</h3> <h3>旁边的美女比美劲头十足迟迟不愿离开!</h3> <h3>  吴哥的微笑---这是巴戎庙所有54尊四面佛像中最著名的佛像,因为佛像正是国王者耶跋摩七世本人。国王成为了佛陀,高棉人顶礼膜拜的佛是自己的国王,其实那54X4张佛的面孔,都已经是完全高棉化的面孔,佛教从印度传入已经完全融入高棉,并把吴哥的微笑永远镌刻在佛的笑容中。</h3> <h3>  柬埔寨人大都带有这些四面佛的长相特征:耳朵大、双眼皮,鼻孔宽大、厚嘴唇、脸部丰满。</h3> <h3>同佛对视,看到了什么?</h3> <h3>  已经艺术化了的《吴哥的微笑》大型3D节目表演,值得一看。还有高档次的演出前自助餐,也是一种享受!</h3> <h3>  现实版的《吴哥的微笑》,孩子们笑得多么天真灿烂!</h3> <h3>3、战象台 战象台又称斗象台,是国王检阅大象军队的一个大广场,也是国王的阅兵台。广场有数个足球场的面积大,可以想像大象军队操练的宏伟场面,对面的树林可以隐约看见矗立着一排十二生肖塔。《吴哥的微笑》表演中描述了一段国王宣言:普天之下,我的长矛所指、象军的脚蹄下,皆我王土。可见,高棉王国的扩张和繁荣深深依赖数量众多的大象!<br></h3> <h3>树林中隐约可见的十二生肖塔。</h3> <h3>战象台广场的一角。</h3> <h3>4、巴肯特山 巴肯特山是吴哥景区的制高点,海拔高度近70米,九世纪耶输跋摩一世国王在山顶建有巴肯神殿,当年,108座镀金宝塔分五层排列,金碧辉煌。而今,只能依稀可见层层排列残缺的塔身和平台,但却是欣赏壮观的吴哥落日的好去处。每到落日黄昏,山顶平台挤满了游客,等待拍摄夕阳无限好的吴哥之美景。巴肯特山顶已限制每次滞留顶上游客为300名,所以,排队等候已是常态。<br></h3> <h3>五层塔基排列拾级而上。</h3> <h3>俯视近看。</h3> <h3>远眺不可思议,湖面高高在上!</h3> <h3>有一个待飞的热气球。</h3> <h3>这是巴肯神殿的最高处中心塔楼。</h3> <h3>终于快等到太阳落山!</h3> <h3>吴哥夕阳无限好!</h3> <h3>黄昏更精彩。</h3> <h3>5、小吴哥【金色吴哥】 小吴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2世纪中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决定新建一座印度教毗湿奴神庙,13世纪后改为佛教寺庙,占地82公顷,历时35年建成,高度65米,是吴哥唯一正门朝西的神庙,每当朝阳升起或夕阳西下,衬射出令人赞叹的【金色吴哥】。城外有一条190米宽的护城河,充沛的护城河水是保持小吴哥不向下沉陷的关键。<br></h3> <h3>小吴哥有雕刻出来的王城之美誉,三层共有八处印度教精美的巨幅石雕,描述了印度教的史诗和传说。中心的五座石塔代表了印度神话中的世界中心须弥山的山峰,而从正面看到的三座塔图案,就是今天的柬埔寨国旗标志。</h3> <h3>  这是小吴哥护城河桥的入口处,两个七头龙(七头蛇)标志,通过护城河桥进入小吴哥城门。</h3> <h3>  190米宽的护城河,小吴哥地基土质是沙土,支撑重量庞大的石头寺庙关键是要保持适当的护城河水量,以使20楼层高度的寺庙不会沉陷。</h3> <h3>从桥进入小吴哥城墙内。</h3> <h3>  从外墙经过一个长长的甬道登上一个平台才进入到小吴哥的正道大门。</h3> <h3>  在小吴哥正门前面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荷花池,这里是拍摄吴哥倒影的最佳地点,能拍到5个塔顶和5个水中倒影是游客们的期望。</h3> <h3>  如果能拍到小吴哥日出那就要靠功夫和运气了,这里也是借花献佛,欣赏一下【金色吴哥】的惊艳!</h3> <h3>  大门进去后,就是第一层回廊大殿,回廊四周雕刻了八段印度教史诗和神话故事,大多是神和阿修罗大战的故事。唯一的一次神与阿修罗合作&quot;搅拌乳海&quot;,历经千年搅干乳海最终神获得甘露长生不老,阿修罗白忙千年,只有一个阿修罗假扮神获得甘露,尚未吞下甘露前被斩首,这个永生的阿修罗头颅,因仇恨生气吞食日月,但日月很快就从它的喉咙出来,这就是日蚀、月蚀。这段印度史诗壁画也被表现在《吴哥的微笑》大型表演节目中。</h3> <h3>  这些壁画雕刻栩栩如生、千姿百态,不由得让人赞叹,古代高棉的能工巧匠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素养。</h3> <h3>第二层回廊。</h3> <h3>回廊带有类似四合院结构。</h3> <h3>二层回廊的主通道。</h3> <h3>凝视沉思!</h3> <h3>第三层回廊包围着中心塔楼平台。</h3> <h3>都在向上看什么?</h3> <h3>  大家正在排队登上代表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五座塔楼。这里也是限量100多个登顶人数,不少游客即兴而来,看见数百人的长蛇大队,望而却步。</h3> <h3>  梯度很陡,早前登顶没有扶手栏杆,一位法国游客因妻子登顶遇难后免费捐修了&quot;爱心扶梯&quot;方便游客。但我依然在下楼梯时,看见有年纪大的法国女游客在上面发抖胆怯。</h3> <h3>未登顶前环顾四周。</h3> <h3>侧面正在排队登顶的队伍末尾。</h3> <h3>旁边是以前的图书馆。</h3> <h3>  顶楼的佛像,头顶七头龙(七头蛇),这标志小吴哥已经由印度教转为佛教寺庙。</h3> <h3>供奉的是佛主金身像。</h3> <h3>须弥山有一个大天井平台,和出家人一道拍照,左边的小和尚拥有一部苹果手机,也让我们用他的手机留念一拍!</h3> <h3>远眺小吴哥的沧桑……。敬请关注待续:神秘的高棉王国---沧桑残缺之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