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宋词里感受春光

山里人家

<h3><br></h3><div>“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细细碎碎的春雨飘落,春天真的就来了。沿街的柳树竞相绽露鹅黄,青丝拂动,在春风里摇曳成一道亮丽诱人的风景。</div><div><br></div><div>“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不知不觉中,已然是春了。这是一个灵动的季节,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情思,勾勒出一幅幅的诗情与画意。</div><div><br></div><div>“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踏着一地的潮湿,看树下片片落红,耳畔不由地就响起了童稚的音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寥寥二十个字,几乎包含了春天所有的要素。春风,春雨,繁花,鸟鸣……读完这首诗,整个春天已经在我们的面前豁然开朗,浓浓春意扑面而来。 </div><div><br></div><div>翻看唐诗宋词,几乎每个诗人的笔触都曾在春天里停留,每个人的诗笺上都写过“春天”这两个透着绿意和活力的字眼。 元稹在他的《春词》中写道:“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韩偓也在《三月》里挥笔写下“辛夷才谢小桃发,踏青过后寒食前。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惟少年”的诗句。春天无处不在,“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宋人方岳的一首《入村》,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深山小村:樱花压枝,桃红梨白,成畦成片的油菜花开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淹没了田野,淹没了山岗,把小村包裹成了一道秀丽的风景。习习春风中,金色的花海潮起潮落,荡漾着沁心润肺的清香,空气中似乎飘满了花粉般质感的微尘。阳光从花海拂过,那花浪被染得更加耀眼,闪闪烁烁,欢跳不止,闪着粼粼的波光。“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划色青。昌条脉脉暖烟路,膏壤辉辉寒食汀”,这是王洋眼中春天的恬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白居易笔下春天的喧闹;“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杜甫心中的鸟语花香。虽都寥寥数笔,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赫然呈现眼前。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只飞鸟……都被季节生动成了灿烂的笑脸,晾晒在春天的阳光下,把你的心情,你的思绪,你的梦想都浸染得绿油油、金灿灿的。</div><div><br></div><div>走进春天,揽一缕春光入怀,听鸟语,闻花香,拥抱翠绿的原野,聆听潺潺的流水,大自然的秀丽与温馨,就在不知不觉中醉了我,也醉了你。“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一首《江畔独步寻花》,把一个季节勾画得如此完美,宣泄的淋漓尽致。再看长安城外,“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尽是看花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更是给了我们春浓时繁花似锦、踏春赏花、人头攒动的生动场景。到了宋代,杨万里一句“夜雨朝晴花睡余,海棠倾国万花无”,让李清照对海棠牵肠牵肚,于是,在一夜春雨过后,便有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千古佳句。</div><div><br></div><div>“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春天是一个催人向上的季节,充满着勃勃生机。但春天也会让人伤感,很容易让人想起诸如“侯馆梅残,溪桥柳细”之类的词句来。不是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的这个季节,定要走一段湿冷的路,寻一段追不回来的往事。细雨湿了发梢,也湿了行人的心,将无限的离愁别绪,锁在一首唐诗,寄托了多少人的哀思……</div><div><br></div><div>书外捕春光,书中剪秀色。在唐诗宋词的百花园寻徜徉,信手拈来,就拼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div><div><br></div><div> </div> <h3>(本文系作者原创,采用请联系741657325@qq.com)</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