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很难想象还有其他哪个国家能像老挝一样闲适懒散,至少从表面看,老挝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随时都面带笑容,因为他们看起来很快乐,无忧无虑。</h3><h3> 在很大程度上说,"老挝特色"就是佛教信仰,"老挝风情"就是乡村生活。行走在老挝,你会发现这个国度就由无数镀金的奢华寺庙、身穿橘色僧袍的赤脚僧侣、青翠碧绿的稻田以及友善的乡民组成的一幅田园诗画。</h3><h3> </h3><h3> 玉佛寺是万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澜沧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它的王家寺庙。 这座寺庙当时用于存放从琅勃拉邦移来的玉佛,玉佛寺的名字便由此而来,但是后来这座玉佛被暹罗侵略者夺走,现在还放在泰国的玉佛寺内,老挝的玉佛寺就只剩其名了。玉佛在老挝存放了218年。1828年玉佛寺被侵略者烧毁,后又于1942年重建。 玉佛寺的主殿有一种沧桑感,但是仍然很雄伟,回廊都是高大的圆柱,里面摆了很多尊佛像,主殿的门上都是繁复的洛可可式雕饰,墙上也有很多浮雕的佛教故事。主殿里面有很多老挝的珍贵藏品,有国王包金御座,高棉雕像,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金、玉、水晶佛像,还有各种木雕和门雕。</h3> <h3> 沙格寺始建于1818年,是根据澜沧王国时期最后一位君主阿努冯国王的命令而建的,寺庙占地面积大,气势宏伟,融汇了多种建筑艺术,饰以金、银箔和彩色玻璃,令人惊奇。大殿内藏用4万两黄金铸成的金佛,四周院墙回廊里有一万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金漆木雕佛、青铜佛等等,从老挝各地收集来,最古老的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h3> <h3> 在沙格寺遇到一对新人拍婚纱照,老挝的民族服饰很有特色。</h3> <h3> 塔銮意译为"大塔"或"皇塔",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区东北约3公里处的塔銮广场,是佛教文化艺术的结晶,被视为老挝的国宝。塔銮是公元1560年赛塔提腊国王统治时期在一古塔的基础上历时6年扩建而成。后屡遭损坏,也屡经修缮,方保存至今。 现在的塔銮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佛教建筑群,是一组群塔建筑,在建筑艺术上享有盛誉。占地84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呈四方形,灰砖结构,建筑风格独特。主塔底部由3层巨大的方座构成,四边正中均有膜拜亭;分三层,意比佛说三界。</h3><h3><br></h3> <h3> 早年法国入侵老挝后,为了炫耀胜利,曾打算按照法国凯旋门的形制在万象市中心修建一座缩小了的纪念碑。只不过这座纪念碑尚未建完,法国军队就因奠边府一役,战败落荒而逃,仅留下一地的痕迹。1975年老挝共产党解放全国,万象市民的庆祝游行队伍曾从这座建筑物的大门通过。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特将此建筑物正式命名为"凯旋门"。 老挝独立后把凯旋门按照老挝风格进行了改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中国政府捐资1000万人民币帮助老挝政府重新修缮了凯旋门和广场,使它成为今天的开放式公园,这也见证着中老两国的友谊。 </h3><h3><br /></h3> <h3>从万象去万荣的途中遇到当地众多居民在一𣎴太大的鱼塘举办捕鱼比赛。</h3> <h3> 万荣位于万象和朗勃拉邦两个主要城市之间,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是老挝一个很著名的休闲旅游地,来到这里的中国人都把他称为"小桂林"。万荣是以众多的岩洞而著名的,静谧的南松河流过、神奇的喀斯特地形、千奇百怪的岩洞,在万容除了能够欣赏到秀美的山水外,它还是户外运动的天堂,可以探洞、漂流、滑索等。</h3><h3> 我们住的酒店是拍日落的最佳位置。</h3><h3><br></h3><h3><br></h3> <h3> 在静谧的南松河漂流。</h3><h3><br></h3><h3><br></h3> <h3> 琅勃拉邦(LangPrabang)亦名"銮佛邦",为老挝上寮的重镇。琅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琅勃拉邦省的首府,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其状似"L"形半岛,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3 万(1985)。城市市区沿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气候凉爽,地势平缓,平均海拔290米。</h3> <h3> 普西山北面是湄公河和王宫博物馆,南面是南康河,山顶上有一个叫做塔特乔木西(That Chamsi Stupa)的佛塔,传说那是神仙创造琅勃拉邦时站立的地方。普西山并不大,山顶有金色尖顶的普西塔,山麓有王宫。山坡上的寺庙都是比较新的建筑,山上的至高点是That Chomsi佛塔,这里也是老挝过新年游行队伍的出发点。佛塔的后面有一个小岩洞神祠。</h3><h3> 普西山是琅勃拉邦的制高点,但拍日落却不是最佳位置。</h3> <h3> 风情万象的湄公河,当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度被钢筋混凝土、电视真人秀以及各种旅行团折磨得面目全非时,在这里,寮国之色依旧淳朴简单、别有韵致,在湄公河畔,一边喝着老挝啤酒,一边等待日落,享受慢门时光停滞在湄公风华里的惬意闲适。</h3> <h3> 宁静肃穆的清晨,一队身着橘红色僧衣的和尚腰挎篮,钵缓缓行进在古朴的街道,路旁的布施者跪在街旁,满是虔诚地将食品举过头顶恭敬地奉于僧人,这个地方叫琅勃拉邦,属于老挝,是个小乘佛教盛行的国度。</h3> <h3> 布施,老挝语叫"塔芭".每天清晨5点半左右,各个寺庙的僧侣们身着橘红色僧袍,按照长幼排序,挎着钵盆,从寺庙鱼贯而出,赤脚走上琅勃拉邦大街小巷。信徒们跪列在路边,把糯米饭、粽子、花塔等依次献给和尚们。每天清晨布施是琅勃拉邦最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施主布施完了以后是和尚还礼诵经,这个过程肃穆感人,施主闭目双手合十跪在地上,和尚双手端着化缘钵,面对施主诵经。小乘佛教的僧侣们靠布施得来的食物一日吃两餐,虽无荤素禁忌,但过午不食。置身此地,你会觉得这是天地间人与人、人与神、信念与信仰最直接、最和谐、最完美的融合!</h3> <h3> 光西瀑布:门票20000基普,位于琅勃拉邦以南30公里处。市区需乘坐嘟嘟车或租摩托车前往,景区内植被茂盛,曲径通幽。进入大门几百米后,有一个月熊保护中心,里面饲养着从猎枪下救下来的月熊。前行不到百米,丛林右侧便闪现一泓泓绿松石般晶莹剔透的水潭。钙化的石灰岩层层叠叠从山林间拖迤而出,形成连绵的水潭和瀑布。黄色池岩,湛蓝的湖水,满眼葱翠,光西瀑布由一个主瀑布和山下六七个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总瀑布落差近百米可以沿瀑布旁边的山间小路上到瀑布顶层。</h3> <h3> 站在瀑布前,清凉的水珠扑面而来,仿佛心灵也受到了荡涤。激流泛过层层叠叠的石灰岩,飞落直下地面墨绿色的深潭,甚是壮观。瀑布雨季水量特别大,靠近瀑布的观景台已成了花洒下的浴盆。</h3><h3> 建议先看主瀑布再折返回潭水歪脖子树去体验跳水、戏水之乐,水中还有热带小鱼啃吃死皮哟。</h3> <h3> 皇宫博物馆,就位于Th Sisavangvong大街上,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不能错过。这座王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在高大的入口大厅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王室宗教器具,还有从印度、柬埔寨和老挝收集到的稀有佛像。王宫右前角的房间对外开放,里面陈列了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其中包括PhaBang,这是一座站立的金佛,城镇的名字就是因他而命名的。</h3><h3> 国王接待厅墙壁上的壁画是由法国画家Alixde Fautereau于1930年绘制的,描绘了老挝传统的生活景象。</h3> <h3> 香通寺位于湄公河畔,是琅勃拉邦最华丽又最俱代表性的寺庙,它是由Saisetthathirat 国王于1560 年所建,而且直到1975 年为止都受到王室的保护。其中红色的小寺中供奉一尊可追溯到此寺建筑之初年代的卧佛,此佛于1931 年曾运至巴黎展览,之后供奉于万象,直到1964 年才重回琅勃拉邦。</h3><h3><br /></h3> <h3> 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琅勃拉邦其状似"L"形半岛,</h3> <h3> 看到电影《爱过琅勃拉邦》的人一定知道这是一座如何魅力以及有味道的小城,漫步在湄公河畔的小城街道,感受电影里的老挝味道。<br></h3> <h3>琅勃拉邦最主要的街道叫“洋人街”或叫“法国街”</h3> <h3> 嘟嘟车很方便。</h3> <h3> 古都琅勃拉邦(LangPrabang)是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没有过分商业化的人际关系,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成为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h3> <h3><br /></h3><h3>走进达拉市场</h3><h3>这里出售各种生活用品及饰品,很大的室内市场,应有尽有,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银器、服饰、纺织品及手工艺品等。</h3> <h3> 泰国和老挝北部可能是最适合参加骑象活动的地方,泰国的清迈和老挝的琅勃拉邦是两个最主要的基地,老挝的旧称澜沧王国意思就是"百万大象之地"。</h3><h3> 老挝大象个头不大,很温顺。笨拙憨态的大象沿着丛林线路前行,不时停下脚步偷食路边树叶,全然不把主人放在眼里,显得顽皮可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