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随笔(二)重返西藏两周

桑姆-心儿

<h3>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带着对亲人的不舍,怀揣着快要回到那片神秘土地的矛盾心情,我再次回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城市---拉萨。三月的西藏,处于冬春交际时节,万物开始复苏,氧气含量低,空气干燥(广州此时的空气湿度是90%,拉萨只有10%),高原反应更加严重,自然条件相对于夏季更恶劣。刚下飞机,迎接我们的是蓝天白云和突然而至的沙尘暴,以前只是听说北京有沙尘暴,没想到拉萨也会有,漫天的风沙,能见度很低,满脸,满嘴,满鼻子都是沙子,不过这沙尘暴持续的时间很短,一会儿就过去了,蓝天白云又回来了。幸好我们的飞机在沙尘暴到来之前十多分钟降落,要不然,我们估计要去成都一日游了。</h3><br />  <h3>终于又看到了布达拉宫~~</h3>  <h3>此时正好是拉萨的藏历火鸡年的新年,藏族同胞看见我回来,特别高兴,拿出她们香浓的甜茶,美味的风干牛肉,“卡塞”(油炸果子),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食物招待我,让我在离家四千公里,海拔近四千米的地方,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h3>  <h3>进藏的第二天,我回到工作岗位,和值班医生一起参与查房,处理病人,一圈走下来,也就十几分钟,心率持续在120次/分以上,血压上升到了145/90mmHg,感觉喘不过气来,需要坐着休息半天才能缓过来,但是,我无怨无悔,有纯朴藏族同胞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让我感觉这里像家一样的温暖。<br /></h3><br />  <h3>医院里病人不太多,阳光很好,几个病人还有那一群占地为王的狗狗们都在太阳底下舒服的晒着,医院里没有紧张的气氛,虽然大家都有病痛,可是脸上表现出来的依然是淡定,娴静,与世无争。藏族同胞有着最虔诚的信仰,最悠远的文化,最真诚的热情,最原始的单纯,最豪放的气概,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慢慢的影响着我。</h3><br /> <h3>三月的高原,果然不同凡响。</h3>离开月余,再次在最缺氧时节回来,高原反应如期而至。睡眠不好和头痛如约而来,比七月上来要严重得多。必须,慢慢慢,休息休息休息!屋里没有氧气了,需要去灌点新氧,以备不时之需。大约睡了五个小时,中间憋醒了三次,于是,再也睡不着了。今夜,高原的风很大,吹着窗呼呼作响。加湿器开了两个,鼻子已然充血,嘴唇依旧干涩,眼睛肿胀欲裂。高原的清晨来的很晚,天几乎到了八点之后才会微微亮起。趁着这样无眠的时光,做些安静的思考,写下一些记录的文字,也许是对于少眠的夜晚,唯一最好的补偿了。聊做自我安慰。算了,想写东西脑袋疼,看着手机眼睛干涩刺痛,还是试着再睡会吧,也许能睡着呢。<br /> <h3>此次进藏,高原反应较上次要重,头痛,头晕,心慌,心脏就像小兔子一样要蹦出来了,没有一点食欲,什么也不想吃,这样正好,我暗自窃喜,估计我计划了十年的减肥计划就要实现了。</h3>  <h3>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无论何时何处总有人给我帮助与关怀。一再的体会,一再的确信,是大家用爱心与宽容组成了我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是记录一些生活的片段吧😄</h3> <h3>和领导一起慰问贫困家庭</h3> <h3>三月的当雄,漫天飞雪~~</h3> <h3>相依相伴,我们拥有了无尽的快乐!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伴或者相离。</h3> <h3>援藏是奉献,也是获得。丰富的是生命,成熟的是心智。祖国母亲的召唤,是我们的理想;西藏父老乡亲的期盼,是我们的志愿。为了西藏这片净土,为了藏族同胞的单纯善良,我不仅要坚持下去,还要做的更好!</h3> <h3>时间会飘远,岁月会流失,记忆会定格,美好会永存。我们只是凡尘中一粒微渺的尘埃,拾一颗纯朴的心,做一个平静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微笑挂在嘴边,快乐放在心上的人。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