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送别”~

常芬

<h1><b>  李叔同34岁写下这首《送别》后,38岁放下所有的功名利禄,家亲眷属,毅然出家,成为后来令人尊敬的一代名僧——弘一法师。<br /></b><b> 这首充满了感伤色彩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充满了哲人的智慧、忧思和悲悯,以及对生命真相的思索。</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b></h1><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b></h1></b><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b></h1></b><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b></h1></b> <h1><b>  《送别》送谁呢,诗中并没有特指哪个人。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这首诗送别的是苦短人生、如梦如幻的世界?<br /></b><b> 这个时候的李叔同对人生的彻悟已经有了很深的认知,正如他所说的,出家"是早晚的问题罢了"。</b></h1> <h1><b>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br /></b><b> "长亭",故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是古时城外专门设置的亭子,供行人稍息、遮阳避雨的地方,说到"亭子",自然会让人产生一种漂泊、离别的伤感。"古道",更是充满了荒凄。"芳草",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不拘于环境也能生长并快速蔓延。<br /></b><b> 人的欲望不就像草一样吗~,欲望的满足或不满足,都弥补不了内心的空虚,且欲壑难填~<br /></b><b> 弘一法师出家后,直击要害,用戒斩"草"。他研习戒律,律己至严,治学至勤,操行至苦,一切都按照佛制从自身的行持做起,终有所成就,可敬可佩~</b></h1> <h1><b>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br /></b><b> "晚风"本就是虚无缥缈,但又通过柳枝的飘动,能够感觉到"风"的存在~。<br /></b><b> 世间一切万物、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缘起则聚,缘灭则散。如"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真真实实的存在。有道是人生苦短,如残声笛乐,几家欢喜几家忧愁~。多少人能参透,其实看到的是梦幻,看不到的,才是你真正的主宰。风烛残年,看不透的人生,像爬过了一座山又爬过了一座山,无休无止~</b></h1> <h1><b>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br /></b><b> 海角天涯,有多少人能懂我啊!我要放下的,你们追求;我要追求的,你们质疑…。茫茫人海,却找不到共鸣~<br /></b></h1><h1><b> 不随波逐流,踏上这条圣洁之路,似乎就注定要面对孤独。因为,他已超出人们的智慧,处于人类认知的巅峰,怎会不孤独~?</b></h1><h1><b> 正如有的人所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b></h1> <h1><b>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br /></b><b> 饮尽这五浊恶世的"酒",耗尽了人所有的情致,不要再醉生梦死,赶紧脱离这充满悲苦的世间,到永恒的没有分别、执着和哀愁的"大洋彼岸"~。<br /></b><b> 李叔同对人生的感悟如此敏锐和透彻,不都源于丰富的经历,是他与生俱来的慧根福德,15岁就已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佳句,也应了"佛度有缘人"的哲理。</b></h1> <h1><b>&nbsp;这位僧俗两界共同敬仰的弘一法师,正如丰子恺所说: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br /></b><b>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