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盐场------昔日壮美场面已不在

<h3>莺歌海盐场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在华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海南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3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带。</h3><h3>1955年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视察海南,决定建设盐场。莺歌海盐场建于1958年,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最高年产30万吨。机械化程度达69%。主要产品有粗盐、日晒细盐、日晒优质盐、粉洗精盐等。</h3><h3>1957年12月,红沙试验场调来了200多人组成的施工队伍,就此拉开了莺歌海盐场建设的序幕。施工队伍以1958年3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0951、0952、0957、0965部队转业和退伍的5600多人为主,以当地民工为辅,组成5个施工工程队,总人数9200多人,高峰期达1万多人。这支队伍还肩负着乐东县境内海岸线的防卫任务。</h3><h3>献给莺歌海人的歌:</h3><h3>"我爱莺歌海,盐田如雪白,清清的流水飘着红云彩;草是我们除,路是我们开,汗珠结成满地银,枪不离手志不改……我爱莺歌海,四季春常在,悠扬的莺啼赞美新时代;场是我们建,花是我们栽,万里东风入胸怀,军装褪色志不改…</h3><h3>现在的莺歌海盐场昔日繁荣景象已不再,但他曾经对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h3> <h3>还能看到生锈的火车铁轨和破旧的厂房,依稀感觉到计划经济下时的繁忙景象,那时晒的都是工业用盐。</h3> <h3>破旧的库房有点像古老、残破的宫殿。</h3> <h3>盐场的景象有些凄凉。</h3> <h3>盐场放水的工人给游客们讲盐场的往事今生。他现在骑摩托车 上下班,工作量比以前少很多。</h3> <h3>正在作业的盐业"工人",现在的工人与以往不同,每天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即可,何时上班不做规定了。</h3> <h3>出盐后装车放到临时堆放点。</h3> <h3>晒好临时堆起来的海盐,等待拉到盐场进一步加工成食盐。</h3> <h3>晒盐池,一池能晒10吨盐。</h3> <h3>在少量耶稣光的照耀下 仍显得有些沉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