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催人泪下的歌 ——《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欣赏

梅子

<h1></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ed2308">(原创)<br /></font></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ed2308">寂墨文人</font></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 /></h1> <h1>在现时的流行歌曲中,有一首歌我最爱听也最怕听,星光大道那个云飞,仿佛带泪而深情激昂的一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每当在我耳畔唱响,我便不由的想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震颤和由衷的心灵触动,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联想。</h1> <h1>"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使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h1> <h1>父亲母亲一一神圣的字眼,崇尚、伟大、无私!</h1> <h1>"我也是草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当歌者气竭声衰似的唱腔,以及激情的旋律。我敢说你不会不为之动情!"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仅凭这席慕蓉的歌词,就象一首优美而朴实无华的诗,"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聆听此处,我不由得热泪盈眶,产生共鸣,仿佛我们也就是那个漂泊在外的游子!</h1> <h1>为什么这首歌能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又引起我们多少人的共鸣?席慕蓉就是那个游子的化身,就是那个生活原型的写照。这首歌之所以经久不衰,首先从感情角度讲,人都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那一听了然的歌词,配上感情豪迈的唱腔,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h1> <h1>其次,从美学的角度去解释,这就是艺术欣赏的规律和特征使然。艺术欣赏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h1> <h1>在欣赏这首歌的过程中,"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之所以被世人喜欢,还有它在感情上能为我们所接受和肯定。</h1> <h1>"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不正是一首催人泪下,怀念家乡的好歌么?</h1> <h1><font color="#ed2308">作者简介</font></h1> <h1><i><font color="#ed2308">作者:寂墨文人,本名王建中,原事业单位文书。包头市书法协会会员,喜欢排字,87年开始创作,散文、诗歌、游记、随笔、杂谈等,发表作品有:《盛名一一百灵庙》、《景教圣地一一敖伦苏木古城》、《旅游圣地一一吉穆斯泰》、《走近古战场一一康熙营盘》等100余篇,散见于区,市,旗内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现任《百灵庙》刊物编委,达茂旗苍原文学会副秘书长。</font></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