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称俄罗斯或俄国,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div>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库页岛、海参崴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二战时期促使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导致中国再度失去173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伤害。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冷战期间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div><div>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是五个金砖国家之一。</div><div><br></div> 关于行程:<div>D1:长沙-成都 -莫斯科</div><div>D2:莫斯科-谢镇-莫斯科</div><div>【谢尔盖耶夫镇】又名为扎戈尔斯克。是莫斯科的卫星城市之一,建成于 14 世纪,位于莫斯科市区以北 71 公里,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至今仍保持着俄罗斯乡村的传统特色。 </div><div>【圣三一修道院】建于 1423-1442 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典范。在这里可以看到以画《三位一体》而出名的俄罗斯画家安德烈·鲁布廖夫的壁画作品等。 </div><div>【莫斯科地铁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还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 400 余万居民掩蔽之用。 </div><div>【全俄经济展览馆】是前苏联的产物,是俄罗斯最早最大的展览中心。</div><div>D3:莫斯科-圣彼得堡</div><div>【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曾叫圣母大教堂,大教堂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周围分布着 8 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风格独特。</div><div>【列宁墓】位于红场西侧,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1994 年,列宁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div><div>【克里姆林宫】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临红场,面积 27.5 万平方米。宫内建筑金碧辉煌,气势磅礴。主要供领导人举行国事会谈;金绿色的弗拉基米尔厅则供举行签字仪式和授勋典礼使用。</div><div>D4:圣彼得堡</div><div>【斯莫尔尼宫建筑群】它建 1806—1808 年,原为贵族女子学院。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整体色彩是清爽干净的蓝白相间,是巴洛克风格和俄罗斯风格的融合,在圣彼得堡的教堂里,相当具有代表性。 </div><div>【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div><div>【叶卡捷琳娜花园 】是圣彼得堡的第一座花园,建于 1704 年。坐落在一个独立的小岛上,四周河水环绕,北临涅瓦河,东接喷泉河,西侧邻接着天鹅运河及南面的莫伊卡河。</div><div>D5:圣彼得堡</div><div>【彼得夏宫花园】始建于 1714 年,面向芬兰湾,由美丽的喷泉、公园、宫殿组成,是很著名的圣彼得堡旅游景点,被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 </div><div>【“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舰长 124 米,宽 16.8 米,1903年编入现役,1905 年 5 月曾参加过日俄间的对马战役。1917 年 10 月 24 日 21 时 45 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从 1948 年11 月起,它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久性地停泊在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赡仰。</div><div>D6:圣彼得堡—维堡</div><div>【维堡】距圣彼得堡东南方向 130 公里的小镇由于此地为东斯拉夫、俄罗斯和芬兰的交界处,历史上几经易主,所以融合了东斯拉夫和芬兰两种文化。 </div><div>【斯莫尔尼宫建筑群】它建 1806—1808 年,原为贵族女子学院。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整体色彩是清爽干净的蓝白相间,是巴洛克风格和俄罗斯风格的融合,在圣彼得堡的教堂里,相当具有代表性。 </div><div>【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div><div>D7:圣彼得堡-莫斯科(乘火车软卧包厢返回)</div><div>【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div><div>D8:莫斯科-成都</div><div>【观景台】位于莫斯科西南麻雀山上,苏联时期称为列宁山。 是莫斯科的最高处,海拔 200多米,莫斯科河从山脚流过。在麻雀山山顶上有观景台,由此可俯瞰莫斯科河与莫斯科市区,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div><div>【莫斯科大学】俄罗斯最古老的大学。1953 年大学新主楼在麻雀山建成后,莫大即迁至麻雀山。这座主楼是莫斯科七座斯大林式建筑(号称七姐妹)之一,斯大林式建筑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式建筑,大底座、高尖顶,流露出强烈的“一元论”价值观。 </div><div>【二战胜利广场】占地面积 1350 平方千米,建成于 1995 年 5 月,因纪念法反西斯战争胜利 50 周年而建的莫斯科胜利广场,是俄罗斯人民对曾经战争的纪念,寄托着他们对和平的祈祷。</div><div>D9:成都-长沙</div><div><br></div> 境外公共信息:<div>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莫斯科)8499-7830867</div><div>中国驻俄罗斯总领事馆(圣彼得堡)007-812-7146230 </div><div>境外报警电话 02 </div><div>境外急救电话 03</div><div><br></div> 关于天气:<div>2 月俄罗斯室外温度很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大约零下 10 度左右(我们此次是-22°C,不过感觉和长沙没太大差别),注意防寒保暖,穿长宽羽绒服,膝盖以下的最佳;不要穿高跟鞋,穿长靴,最好为雪地鞋;带围巾,戴手套,带帽子以及墨镜(防止长时间引起的雪盲);俄罗斯所有室内都有暖气,进入室内后非常暖和。</div> <h3><font color="#010101">团队免签,签证直至离境时收回,在俄期间须妥善保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入境后,换卡,一般情况:RMB 100元的可以满足刷屏(尽可能的少打国内电话),当然50元的也可以(刷图到酒店后再进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俄罗斯的标间和国内的不一样,床比较窄,一般90cm左右,想想俄罗斯人魁梧的身材怎么睡觉,想翻个身都很困难,答案只有一个:习惯趴着睡!当然如果你还想点别的,那就自己脑洞大开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入住酒店</font></h3> 莫斯科(Moscow),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div>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div><div>1147年,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从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到沙皇俄国至苏联及俄罗斯联邦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莫斯科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莫斯科城市规划优美,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div> 谢尔盖耶夫镇又名为扎戈尔斯克。莫斯科的卫星城市之一,位于市区东北71千米处。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也是俄罗斯金环城市之一。从莫斯科乘车1个多小时即可到达。<div>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俄罗斯著名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亦译特罗伊察修道院。1337年一个名叫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的僧侣在莫斯科近郊谢尔盖耶夫(即今扎戈尔斯克)的偏僻森林里建立一座三圣小教堂和小道房,为该修道院的前身。后来凡愿在此出家的人,必须自造小道房并自辟膳食用地,由此发展而成为东北罗斯最富有的大修道院。1744年获大修道院称号,是东北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修道院石墙高达15米,成为莫斯科北方重要防御据点。它拥有几个世纪以来、历经各个朝代改建和扩建的各种形式的教堂和附属建筑群。包括三圣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教皇宫殿和斯摩棱斯克教堂(1748年),以及斋房、钟楼、慈善医院等。其中最著名的三圣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典范。在这里可以看到以画《三位一体》而出名的俄罗斯画家安德烈·鲁布廖夫的壁画作品等。他的作品《三位一体》本在此教堂收藏,现在收藏于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三圣大教堂的旁边,是建于1477年的杜霍夫斯基教堂。教堂建筑奇特,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是钟楼,上屋是观景台。建于1682-1692年的白石砖砌斋房大厅,富丽堂皇,是举行隆重宴会的场所。建于1741-1769年的五层钟楼,高达88米,内有挂钟42口,是修道院建筑整体中最宝贵的部分,也是俄罗斯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位于大修道院中央的圣母安息大教堂是在伊凡四世(雷帝) 于1585年命令下修建的。在4个洋葱头型的蓝色圆顶中央,有一个金色的大圆顶。是仿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安息大教堂而建的。教堂内有l7世纪的壁画。 1920年,大修道院被列为国家历史博物馆保护区,存有12-19世纪的应用工艺品和18世纪的俄罗斯绘画,还藏有各种民间艺术品,如木、石、骨雕、壁画、纸彩画、刺绣等。这里的圣水可是很有名的,每逢复活节、圣诞节等重大宗教节日,这里都有一番热闹景象。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内设有莫斯科宗教大学和神学院。在这里经常能遇到身穿黑袍的年轻的修士和修女。</div> 全俄经济展览馆:GAO VVC, Estate 119, Mir Prospect, Moscow, 129223<div>这里环境优美是因为这里有很多绿林和喷泉。民族友谊喷泉,是一片金灿灿的,中间矗立着一个巨大金麦穗,喷泉的水柱腾空,水珠溅落,声势浩大。周围是15具镀金的各民族妇女铜像,手持各种果实,代表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各民族人民的友谊。广场另一端是由乌拉尔彩色宝石组成的喷泉,水中有天鹅和鲟鱼的造型喷泉。整个喷泉共有1000个大大小小的水柱组成,每秒喷射水量达1200公升。再往后走就是宇宙馆,曾经有许多卫星,太空舱的实物和模型,而如今已全部变为商场了。</div><div>BDHX大门的东北侧,也有一著名的金属雕像:工人和集体农庄女社员,手中高举镰刀和斧头。它是苏联时代雕塑艺术的典范。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以它作为电影的片头。</div> 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在蒙古语中,是"堡垒"之意。位于俄罗斯首都的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克里姆林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div>它那高大坚固的围墙和钟楼、金顶的教堂、古老的楼阁和宫殿,耸立在莫斯科河畔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构成了一组无比美丽而雄伟的艺术建筑群。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div> <h3><font color="#010101">斯巴斯克塔楼建于1625年,是克里姆林宫的中央大门,居群塔之冠,是莫斯科城的标志。在斯巴斯克塔楼、尼古拉塔楼、特罗依茨克塔楼、保罗维茨塔楼和沃多夫塔楼的塔尖顶上各有一枚红宝石五角星。伊凡大帝钟楼矗立在克里姆林宫的中央,平面为八角形,共 5层,高81米,是宫中最高的建筑物。内有22尊大钟,30多尊小钟。钟楼旁石座上安放着一尊用青铜铸成的高 4.16 米、重200 多吨的钟王,为世界第一大钟。距此不远,还陈列着一尊长5.34米、重40吨的巨炮。教堂广场上的多棱宫建于1487~1491年,因外墙为多棱白石砌成,故名,其平面近似正方形,是彼得大帝前历代皇帝举行庆典、接见外国使臣的大殿。</font></h3> 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В. И. Ленин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按运营路线长度为全球第6大地铁系统 ,按年客流量为全球第四繁忙暨亚洲以外第一繁忙的地铁系统 。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div>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div><div>地铁车厢除顶灯外,还设计了便于读书看报的局部光源,在车厢门口安装了报站名用的电子显示屏。地铁站除根据民族特点建造外,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其中最早建成的车站其名为卡冈诺维奇(Л. М. Кагановича)。</div> <h3><font color="#010101">这座凯旋门高28米,是按照古罗马康斯坦丁凯旋门样式建造。门的基座上共竖立着6组12根圆柱。圆柱用生铁铸成,高12米、重16吨。圆柱之间站立着手持盾牌和长矛的勇士,勇士头顶的墙壁上是反映俄军同法军作战的浮雕。凯旋门顶部安放着6匹背生双翅马拉着的凯旋车,车里坐着胜利女神,她的右手高擎着月桂花环,面向城市入口处。其下武士,手执利剑,或月桂花环和橄榄枝,象征胜利和平。门柱之间,四尊俄军士兵,身披盔甲,手执盾枪,手指上刻着"驱逐法兰西,解放莫斯科",门楣上饰有抗击拿破仑军队的44个俄罗斯城市的城标。整个凯旋门用白石贴面,在黑色圆柱的映衬下格外醒目。</font></h3> 在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与利戈夫大街交叉点,建有钟塔的建筑物就是莫斯科火车站。莫斯科火车站是圣彼得堡最主要的火车站,于1851年正式投入使用。和莫斯科的列宁格勒火车站是"双胞胎"。<div>莫斯科火车站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十大火车站"之一。</div><div>意想不到的火车票是这样的、、、检票时刷护照!</div> <h3><font color="#010101">彼得大帝夏宫(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font></h3> 斯莫尔尼宫,目前是圣彼得堡大学社会系和国际关系系的分校区,但其前身充满故事。<div>据介绍,这里最初是女子修道院,但从来没有使用过,因为刚建成就发生了主教自杀的不幸,按照东正教的说法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不能作为修道院使用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在1775年,改建成欧洲最早的女子贵族学校;从此,斯莫尔尼宫成为俄罗斯贵族女子接受良好教育的象征,直至1917年10月革命爆发。1917年10月革命之际,到1918年苏联迁都莫斯科为止,这里成为了苏维埃政权的中枢。70、80年代小学课文《列宁与卫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今日之所见,已经找不到一丝课本故事的痕迹,也找不到一丝苏维埃政权的痕迹。</div><div>斯莫尔尼宫整个建筑群的外墙都是蓝白相间色彩明亮的巴洛克风格,窗口装饰有天使头像;周边翼楼高低整齐的两层建筑还有适时突起的圆塔,衬得中心大教堂更显高大;教堂本体向上收缩的和谐比例,营造出高高在上的金白相间洋葱头有欲翱翔的感觉。雅哉,美丽的斯莫尔尼宫!</div> <h3><font color="#010101">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漂亮的城市,而圣彼得堡最漂亮的教堂非滴血大教堂(Спас на Крови)莫属了。曾有人赞誉它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个人认为这种排名尚无客观的标准可言,不过称它为俄罗斯最华丽的教堂恐怕还是当之无愧的,其独具匠心的绝美造型和精妙绝伦的华丽装饰,征服了每一个站在它脚下的人。</font></h3> 喀山大教堂(Kazan Cathedral),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始建于1801年,如今仍在使用。这座教堂是为了存放俄罗斯东正教圣物——《喀山圣母像》而建的。库图佐夫将军墓也在教堂内。<div>教堂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本,历经10年建成,由94根圆柱排列的半圆形回廊是其显著特征。</div><div>之所以供奉《喀山圣母像》,是因为据说喀山圣母曾于俄法战争期间显灵。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这次寒流使拿破仑·波拿巴军队不战而逃冻死过半,而且全无战斗力,使库图佐夫一战成功。1813年,曾借圣母显灵战胜法军的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埋葬在了这座教堂中,墓边从法军缴获的战旗和头盔彪炳着这位将军的赫赫战功。</div> 圣以撒大教堂(Saint Isaac's Cathedral),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坐落在同名的广场上,建于1818年,耗时40年建成。<div>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div><div>教堂最早是1707年建成的同名木制小教堂,之后历次重建。法国建筑师蒙费朗使用了坚实的砖石建造教堂,不仅保证了教堂的稳固,而且还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物受有害降雨的影响。现在看到的圣以撒大教堂是重建了三次后的样子。</div><div>可以买票去教堂的圆顶上俯览整个圣彼得堡。天气好的话,景色非常漂亮。建议游览完冬宫后往南步行,在冬宫广场就可以看到教堂的圆顶。</div>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Bronze Horseman)矗立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中央,也叫彼得大帝纪念碑。普希金在自己的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从此以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div>这座雕像高达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越的骏马上,斗志昂扬、神情坚定,马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了敌人。</div><div>铜像底座的天然巨石,当年在芬兰被发现,叶卡捷琳娜二世悬赏七千卢布,让数百名农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巨石拖出沼泽,运输时沿着一条专修的道路滑行了整整一年才被拉到芬兰湾,最后用木排从水路被运到这个广场上,可谓来之不易。</div><div>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div> 彼得保罗要塞(Peter and Paul Fortress),是一座六面体的城堡,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建筑。<div>该城堡于1703年5月27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与圣彼得堡同龄。要塞最初的建设目的是为了防卫,后来改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这里曾经囚禁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尔基。随后又用来监控涅瓦河上往来的船只。</div><div>工程所在地为潮湿沼泽地,而当时湿冷的天气也让建设进行得相当困难。但彼得大帝却仍然严格执行兴建工程,为此数千人丢掉了性命。</div><div>要塞中有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彼得堡罗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是木质,后来在原处改建为石砌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洛克式大教堂。</div> 叶卡捷琳娜宫(The Catherine Palace)又称凯瑟琳宫,位于俄罗斯普希金市,建造于1717年,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园林。最初是彼得一世赠送给第二任妻子——皇后叶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别墅,后来作为遗产成为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财产。<div>为了彰显皇家领地的身份,宫殿所处的一带(包括亚历山大宫、亚历山大花园以及白塔观景台等)在其建成后即被称为沙皇村或皇村。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在此度过童年又改为现名“普希金村”。</div><div>宫殿里最为神奇的是琥珀厅(不可拍照),内部通体由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极端奢华。</div><div>另外,还有墙壁上布满绘画的绘画厅,拥有精美古罗马风格浮雕和墙壁画的绿色食堂,印花丝绸覆盖墙壁的青色客厅等极尽奢华的房间。到目前为止,整座宫殿共有29个房间已被修复。</div> <h3><font color="#010101">维堡(Выборг)旧称“维伊普里”。俄罗斯西北部列宁格勒州重要港市。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北岸的维普利湾口,东南距圣彼得堡129公里。邻近芬兰。</font></h3>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Cruiser Aurora)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经过整修之后,成为了文物,作为了苏联中央海军博物馆的一部分,永远的停在了涅瓦河畔。在它的舰舱内陈列有500多件于此舰相关联的各种文物。<div>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是十月革命的象征。1968年,苏联政府授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勋章。</div><div>“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古罗马神话中是指司晨的女神。</div> <h3><font color="#010101">传统的套娃</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