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完成了环亚平宁半岛游,从威尼斯乘飞机回柏林。</h3> <h3>飞机跨跃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向北直抵柏林。</h3> <h3>在柏林入住一家庭客栈,贯穿房间的整块木地板还是头一次见到。</h3> <h3>第二天用过早餐就上街开始游览柏林市容,这是一台八十年代的汽车,是东、西德未合并之前原东德的警车。</h3> <h3>“兄弟之吻”的画面预示着战争带给柏林的创伤。</h3> <h3>这是靠近柏林墙边的一块石头,上面记录着分裂成东、西柏林后,在这段地带企图跨越过柏林墙而死去的人。</h3> <h3>柏林墙的原地,在地面上标记出来。</h3> <h3>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h3> <h3>为逃往西柏林被东德边防军射杀的人员照片墙。</h3> <h3>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位于柏林轻轨北火车站和柏林地铁伯恩瑙大街站之间。图右边为原东柏林,左边为原西柏林。</h3> <h3>跨跃在东、西德之间的一个地铁站,1961年在柏林墙建立后,柏林的地铁从这个站断开,并封锁了此站。直到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才开通启用。</h3> <h3>二战末期,柏林的建筑物几乎全部被炮火摧毁,这座城市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战后重建的。</h3> <h3>虽然是一国的首都,但道路上并不拥挤,看到如此空荡的街道有点吃惊。</h3> <h3>虽说街道上车辆不多,但图案很有特色的红绿灯仍严控各路口,自动地指挥交通。</h3> <h3>一位路人在路口仿照红灯图案摆pose,幽默诙谐。</h3> <h3>居然还有以红绿灯图案为商机的店铺,真是想得出来!</h3> <h3>店内的商品多种多样,有日用品、纪念品、副食品、玩具等等。</h3> <h3>这些商品一方面生活中实用,另一方面道路安全教育也嵌入其中,想得真妙!</h3> <h3>一家商店橱窗内展示着各时期多品牌的缝纫机。</h3> <h3>易北河的支流施普雷河穿过市中心。</h3> <h3>弗里德里希大街</h3> <h3>柏林的一些主要景点图案都铸在下水道井盖上了。我们就按图索骥去这些地方吧。</h3> <h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纳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占领。原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h3> <h3>这就是冷战时期的查理检查站,是两个柏林之间通行的关口。</h3> <h3>是当时东西柏林间盟军军人唯一的出入检查站,也是所有外国人在东西柏林间唯一的一条市内通路。游人们在这里拍照留念。</h3> <h3>在检查站旁边是柏林墙博物馆,博物馆展出了柏林墙的历史。</h3> <h3>菩提树下大街。大街东起马恩广场,西至勃兰登堡门,街道两旁是柏林的历史精华所在,如德国历史博物馆、新卫宫、洪堡大学、老图书馆、国家歌剧院等一幢幢各具特点的古建筑,看上去简约、朴素、浪漫、大气。西边为使馆区。</h3> <h3>勃兰登堡门,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h3> <h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勃兰登堡门遭到严重损坏,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亦被盟军炸毁。1945年5月苏联红军正是穿过此门攻入柏林,攻克了希特勒的地堡和国会大厦,宣告了第三帝国的灭亡。</h3> <h3>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政府封锁了勃兰登堡门,在东、西柏林分界处建起“柏林墙”,勃兰登堡门处在东、西柏林的交界点上(属于东柏林),成了柏林墙的一部分。</h3> <h3><br /></h3><div>柏林议会大厦,原来的曾经在希特勒时代发生过国会纵火案的议会大厦。</div> <h3>二战时期,柏林的建筑被战争催毁百分之九十,一些历史上重要的建筑都是战后按原样修复或重建的。</h3> <h3>新建的联邦议会办公楼与议会大厦毗邻。</h3> <h3>不远处便是联邦总理府。</h3> <h3>总理府前枫叶正红。</h3> <h3>ZDF电视台的几位记者在总理府前试镜测光,有什么事吗?</h3> <h3>经过记者透露,是默克尔要从议会办公楼返回总理府。赶紧把手机调整为摄影状态,五分钟后,果然两辆黑色小车从议会办公楼驶过来,过了把记者瘾。</h3> <h3>默克尔进入总理府。</h3> <h3>门口的警卫只见一人,看样子柏林的治安还不是那么糟。</h3> <h3>施普雷河对面就是柏林火车站。</h3> <h3>这座历时10年、耗资130亿欧元建成的五层钢结构玻璃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火车站,也成为柏林继帝国议会大厦和勃兰登堡门后的第三座地标性建筑。每天将有超过1100列火车进出,可接送30万乘客。</h3> <h3>东边画廊。柏林墙拆后留存的一部份,也是最长的一段。绘画涂鸦,从精美而复杂的大型画作,到简单几笔的各种语言留言都有,很多主题都与期盼人类和平有关系。</h3> <h3>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是俄罗斯艺术家德米特里·弗鲁贝尔创作的《兄弟之吻》。画面中前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正抱着前东德总书记昂纳克,行“俄罗斯亲吻礼”。</h3> <h3>联邦德国总统府</h3> <h3>蒂尔加藤公园是柏林的绿肺,是欧洲最大的都市公园,被希特勒迁过来的胜利纪念柱就是这座。</h3> <h3>在这里做乞丐是要有技术含量的😄😄😄</h3> <h3>波茨坦广场。是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化的广场,购物,游乐,休闲中心。这盏红绿灯据说是全世界红绿灯的鼻祖。</h3> <h3>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罗·哈普达设计,纪念浩劫中受害的犹太人。它占地19,000 平方米(4.7 英亩),安放了2711块混凝土板,在一个斜坡上以网格图形排列。混凝土板长2.38米,宽0.95米,高度从0.2米到4.8米不等。</h3> <h3>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爱因斯坦、黑格尔、马克思等都曾在此任教或学习。</h3> <h3>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大教堂。</h3> <h3>老博物馆建于1830年,由申克尔(Schinkel)设计。它是普鲁士第一座公众博物馆。博物馆周围耸立着古老教堂建筑。</h3> <h3>柏林电视塔。1965年8月至1969年10月,德国国内一批有名望的建筑师参加了设计,300多家企业参加了建筑或提供材料和设备。电视塔塔高368米。</h3> <h3>又见柏林墙标记。</h3> <h3>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街口南侧便是盖世太保和党卫军总部遗址。盖世太保和党卫军总部建筑在1945年初盟军轰炸中受损严重,废墟在战后被拆除。</h3> <h3>1961年沿着街道南侧建起了柏林墙。</h3> <h3>盖世太保总部的地下刑室,曾有许多政治犯被拷打和处决,1980年代被挖掘出来。现在,这里建成了一个露天博物馆,名为“恐怖地形图”。</h3> <h3>室内陈列馆内展示的一些纳粹时期的历史图片</h3> <h3>希特勒将德国带进了战争的深渊,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h3> <h3>希特勒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最后死无葬身之地。</h3> <h3>大量照片揭露纳粹的种种暴行。</h3> <h3>德国作为二战的挑起国,自己也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惩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