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6年农历丙申年正月初一,我再次去泰国旅游。这次是我第二次去泰国,举家一起到泰国的清迈。</h3><h3> 清迈(เชียงใหม่),面积20107平方公里,是仅次于该国首都曼谷的泰国第二大城市,是清迈府的首府,也是泰国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发达程度仅次于首都曼谷。市内风景秀丽,遍植花草,尤以玫瑰花最为著名,有"北国玫瑰"的雅称。清迈的天然环境优美,平均海拔300米,是泰国的高原城市,气候凉爽,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正因此,国内的诸多旅游者去清迈大多不带御寒衣服而受冻。</h3><h3> 清迈曾长期作为泰王国的首都,至今仍保留着很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城区内多有代表着泰北灿烂历史文化的古老寺庙,同时,清迈的丝绸、纺织品等也著称于世,每年都有大批丝绸、纺织品出口,是泰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h3><h3> 由于历史上同属兰纳王朝,清迈的方言和西双版纳的傣语是同一种语言。</h3><h3> 泰国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清迈也有颇多的寺庙,但这些寺庙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故不作介绍。此篇特别介绍在别处从未见到的,独具特色的白庙和黒庙。</h3> <h3> 白庙---泰国清莱灵光寺(汉语为龙昆寺、灵光寺、洼龙坤、白龙寺或俗称白庙),位于泰王国清莱府西南14公里,座落在清莱和清迈之间的公路旁,是由泰国的知名艺术家Charlermchai Kositpipat出钱出力、设计建设的。 </h3><h3> 我一走近寺庙,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满目皆白。这白,白得纯粹,白得空灵,白得沉静,白得剔透,白得洁净,白得柔软,白得精致,白得无暇,白得泪涌,白得使人忘却凡间的一切喜怒哀乐,恩怨情仇,进入一种物吾皆空的虔诚境界。殿前池水泛着太阳布洒的磷光,几尾鱼儿悠闲的舞动着尾巴,耳边游客的嘈杂声此时仿佛如梵音般的悦耳,一派祥和。我感叹设计者超人的睿智和捕捉创新性的灵感乍现的悟性。一色大道至简的原始白,一色慈悲为怀的天使白,感化了无数的觐见者,这是佛祖的光辉,这是人性的辉煌。</h3> <h3> 白庙是泰国著名艺术家、建筑师、画家查轮钗(Chaloemchai Khositphiphat,或译差林猜,查棱)送给诗丽吉皇后的礼物。建筑整体包括庭院都是圣洁的白色,之所以选用白色,是因为白色正好象征佛陀的纯洁,而无所不在的镜子,则寓意着佛的智慧照耀着全宇宙。</h3><h3> 白庙于1998年开始建造。建庙资金来自他二十年来的积蓄以及有心人的捐献,他在建造中间曾经几次修改图纸,工程做的特别慢。建造者不仅婉拒了其他人士的资助,而且坚持不收门票、不收停车费、不要香火钱,只靠出售自己的画作作为建庙的资金,这座宏大的建筑因此造造停停。据建造者讲,在未来的90年这座寺庙的建造工程才有望竣工。但也正因为他对佛祖的 忠诚以及对建筑设计的执着,造就了一个精细、完美的寺庙。</h3><h3> </h3> <h3> 白庙的建筑样式充满现代化的风格,庙堂外部装饰着镜子的碎片,山形窗边则装饰着Nagas(多头蛇和幽冥世界之神祇)以及大象和伞等形状。内部有Khositphiphat手绘的巨幅佛像壁画。这些建筑、用雕塑的形式诠释了佛教的含义、佛教的理法,佛教的精华、佛教的智慧,佛教的博大。除了佛教,还看到了其他宗教的影子和人物,表现出佛教的包容与博大。</h3> <h3> 白庙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佛祖对世人的教化,用很形象生动的手法劝慰世人弃恶从善。屋檐设计在沿承暹罗庙宇的风格上,变得更加复杂而精致,远远看去,以为到了天堂,但是走近再一看,发现这些雪白的设计里,有各种鬼怪和遍布恶灵的地狱场景。当人们死后要想上天堂见到佛祖就一定要经过一座奈何桥,桥上有两员神将把守,只有平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一心向善的人才能走过此桥而升入天堂。而那些生平做过太多坏事,恶事的人将被两员神将打下桥而进入地狱。地狱之门也是随时打开的。走过地狱之河上的奈何桥会通向大殿,桥廊上是精细得让人眼花的设计,神圣护法和四面佛像也立在这条道两旁,表示着走过地狱后,将通向光与灵的境地。 </h3><h3> 走在奈何桥上的众生,心中各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桥的尽头通向往生极乐世界的天堂,而桥的两旁却是万劫不复的十八层地狱,从地狱伸出的罪恶之手要把人坠入这万劫不复的地狱,使人不寒而栗。究竟走向何方,取决于每个人生平的从善和作恶。</h3><h3> 殿前一池浅浅的碧水,几条小鱼惬意的摇摆。小鱼、魔爪、天堂、地狱。祥和与恐怖,光明与黑暗,设计师用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的设计,其用意是弘扬佛教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精神,警示着世人为人处事当从善如流,也很好的诠释了佛教因果轮回的教义。</h3><h3> 白庙的装饰与一般泰国寺庙的金光灿烂不同,白庙通体洁白,纯白的屋顶,纯白的墙壁,纯白的基座,建筑上雕有无数条龙,还有各种华丽造型,而在这些图案中又镀有银色的金属条带,镶嵌在墙面的玻璃时不时反射出耀眼的银光。从合适的角度看上去,就像是整个寺庙散发着令人惊异的魔法之光。也为白庙的庄严增加了一丝柔美。进入主庙需要脱掉鞋子,而且不可以在里面拍照,否则会被视为对佛祖不敬从而触犯神灵。寺庙内部的壁画,除了常见的佛像,结合了很多现代元素,甚至出现了古今中外各种人物和其他宗教的标志,连科幻题材的蜘蛛人、XMAN、911、《黑客帝国》都可以找到。</h3> <h3> 为全景展示奈何桥及两旁的情景,特从百度截屏下一张图。</h3> <h3> 从地狱伸出的罪恶之手,您会不会被拉坠入?审视一下您的内心。</h3> <h3> 这个金碧辉煌的大殿是一个公共厕所,据说贴有金珀,曾有过半天时间禁止中国游客进入。个中原因,观者自明。</h3> <h3> 除了著名的白庙,清莱还有一座夺人眼球的黑庙。黑庙并不是真的庙,只是因为整体色调是偏黑色,再加上清莱有座著名的白庙,才被人称为黑庙。两座庙,相距只有半个多钟的车程,他们互相独立和区别,两两相望。</h3> <h3> 较之白庙,黑庙先建于白庙。它的设计者是白庙设计者的师长兼好友Thawan Duchanee,他花费了36年时间逐渐设计并建造而成。整座黑庙及其建筑群落的形式呈现一个巨大的开放式、花园式的私人艺术博物馆。为了与白庙相对,这里更准确的说,并没有什么"庙"的概念,当地人更多称之为"黑屋"。正殿是巨大的原木结构屋子,其他的木屋则在其后方周围的林间。每座木屋都是一座艺术品,它们主要都由柚木建成,主体为黑色,顶上铺黄瓦。而屋檐屋角装饰都用尖长的弯角作构造,各种古代魔鬼形象的雕刻出现在建筑上。而进入内里,除了一点自然光漏进来,就没有什么光源,整个基调都是黑色的。 </h3> <h3> 在黑庙各个漆黑的内室里,陈列的都是年已70多岁的Thawan uchanee费劲毕生精力搜集的各时期的兽骨、屠杀工具、祭祀用品、标本、皮毛……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头完整的大象遗骨、风干的蛇标本、牛头骨……而这其中,有些甚至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它们被陈列于各个展室里,并且被设计者用独特的艺术创意变成骨头座椅、皮毛风摆等等。 </h3> <h3> 参观完白黑两庙,我在思考着:设计师设计的这两座庙,白庙向众生展示着天堂的美好,表达了设计者劝人从善的佛教思想,或者从大处而言是一种宗教观。通体洁白的建筑,象征着天堂。而黑庙展示的各种化石、遗骸,通体偏黑的建筑,则象征着地狱。但天堂和地狱,这黑白无常又何尝不会相互转换呢。白庙虽然象征天堂,但是否就能走过奈何桥往生天堂呢?难道就不会被罪恶之手拉入地狱吗?黑庙虽然被认为是地狱,但展示的化石、遗骸,是否表达了曾经有过的生命的延续和重生?</h3><h3> 天堂和地狱,生与死,心有所念,即有所想。在真实和虚幻的世界,理想和现实的世界,意想之间,转承之间,天堂和地狱,何重之有?而真正重要的莫过于存善念,行善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