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卿村——火山岩古村落

米兰

<h3> 三卿村,位于石山镇,离火山口不到10公里的羊山地区,建村历史可追溯到800多年前的宋代。</h3><h3> 这是一个火山岩石构成的村落,石屋、石磨、石巷、石篱笆、石盆等等。三卿村于2014年11月底,已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h3> <h3>基本概况</h3> <h3>资源概况</h3> <h3> 说起三卿村,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村长王杰。2013年,王村长从企业辞职后,回到家乡,挖掘了家乡村落独特的火山岩特色,便立志于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的收入,并将唤醒沉睡的村落。</h3> <h3> 目前,全村已实现wifi网络覆盖,利用互联网加农业的模式,将网络连接当地的农产品,如黑豆、蜂蜜、土鸡蛋等销售终端,以提升村民收入。</h3> <h3>刚进村口,印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古建筑。</h3><h3>这只乱入抢镜的鸡,毫无违和感</h3> <h3>安华楼,据说是个碉堡,在1930年是为防御保护村落而建。显而易见的年代感</h3> <h3>没有名字的暂且叫它池塘吧,里面的三个石磨很有特色。我就在想,这是怎么作用的呢?不会纯观赏用吧?很奇怪的是,有一股咸萝卜干的味道……</h3> <h3>哈哈哈,原来如此😄😄</h3><h3>池塘的护栏上正晾晒着村民自家制作的萝卜</h3> <h3>安华楼右侧,有一座石拱门,上面写着“豪贤门”,背面写着“三星拱照”。据说,这题词是希望走过这个门的人都能成为德高望重的人,有礼有义,崇文尚武</h3> <h3>三星拱照</h3> <h3> 碰巧了,今天市委领导也来视察调研。原本要带领我们游览并讲解村庄的王村长,要接待领导,就指引我们自行游赏去了。</h3> <h3>这就是王杰村长,年轻有为吧</h3> <h3>古戏台,村民在上边晒制萝卜</h3> <h3>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剩老人们在家</h3> <h3>火山岩垒积的石墙</h3> <h3>石墙,村巷,日积月累行走后的痕迹</h3> <h3>火山岩垒成的石屋和院落,因长时间的无人居住,多少显得有些寂寥</h3> <h3>石门,身后是一小片绿野</h3> <h3>石堆围起来的菜园子</h3> <h3>看,每间房屋门上都有门牌号和二维码。扫一扫,显示的是此地的地址信息</h3> <h3>这是一个准备修复的院落,石器具还算多的吧,门上还挂着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可以把修复古村的建议写下。我猜想,这是村长的提议吧</h3> <h3>几乎每家门口都有这么个石器,也不知道叫什么做什么用。哎,村长不在,就是个愣头青</h3> <h3>火山岩上的生命,娇小而顽强</h3> <h3>这是有人家居住的,春节刚过不久,还是可见地上的炮竹纸</h3> <h3>杨桃树下,歇会儿</h3> <h3> 自行游览一圈村庄后,碰巧村长陪同领导们开始了考察。好吧(∩_∩),我也插入队伍中,捡一些光😄😄</h3> <h3>领导们对阿婆的石磨很感兴趣,挨个体验了一遍</h3> <h3>对于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领导们展开深入探讨</h3> <h3>临近正午,游客和领导们都聚在村口的大树下,有村民开始了自制食物售卖</h3> <h3>路上捡的,有些像棉絮,其实不是。问了个村里的大姐,半天也没回答我这叫什么,只说没什么用就给我扔了😂😂</h3> <h3> 午饭时间到,在村长家用餐……</h3> <h3>火山岩石板烤肉,三卿村的特色</h3> <h3>长长的筷子夹肉,还是得当心会溅出的油</h3> <h3> 美味的午餐边烤肉边瞎聊。村长夫人在家门口还出售各种黑豆,红米,红糖等等,游客纷纷光顾。村长夫人爆料说,当初看上村长,就是因为他的稳重少言,谁知现在话多的啰里啰嗦,像个老太公。哈哈哈,村长你知道吗~</h3> <h3>饭饱再逛逛,游人散去之后又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h3> <h3>树下的石板可席地而坐</h3> <h3>村民自家腌制的萝卜和酸菜,还有土鸡蛋,地瓜</h3> <h3>给我来半斤萝卜干就好。</h3><h3>小鱼说,洗干净后用油过一遍就好吃了</h3> <h3>萝卜干煎蛋吧,别的食材也没有了😄</h3> <h3>出锅,配上白稀饭,味道还是不错滴👌</h3> <h3> 三卿村,一个人与自然抗争,却又和谐共存的奇迹。虽然目前很多的古石屋已经无人居住,村民都住在新盖的新房里,但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保护和发展结合,三卿村将会有更好的面貌呈现出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