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平菇做为一种最符合生态的宜栽培的食用菌类,它南北可种,栽培方式多样,可以完全不耗木材,产品全民接受,虽价格起伏较大,但因生产投入成本低,受产品本身保鲜期短不耐贮运特点决定了大规模化或工厂化生者少,找好市场空档,以靠精细管理,适当增加设施投入,增加高温或严寒季节的生产能力,获得较高利润是完全可以的。</h3> <h3>平菇寒冷季节的加温措势,即使东北地区,依靠采光保温性能好的日光温室,这一问题已经解决掉了。最难的是高温季节的降温措势,因为平菇的普通性,采用工厂化空调控温栽培的很少,个人栽培往往采用自然条件,高温季节质量差产量低,表现不佳,也影响了个人劳动收益。如何化解以上难点,本人提一套实用经验供大家应用。</h3> <h3>改善设施。</h3><h3>平菇棚多式多样,想达到高温时节能控温度,必须排水方便,棚内部空间大,外部可遮荫,棚内上方安装微喷管,深井水资源丰富的直接采用深井水供微喷管,水资源少的采用净化贮水池循环供水,采用高压喷雾设施。棚内架设一层塑料膜,隔离雾水与菇袋,喷雾降温时水顺膜流向棚侧,便于回收或外排。高温季节采取外部遮荫,棚内喷雾可降温十几度,如因天气炎热需适当隔热并密封处理棚覆盖物,棚内必须设风机促进空气流动,否则效果不佳。一般在山东夏季外界三十六七度情况下,棚内环境可控在二十五六度,可以满足高温型平菇生长条件。</h3> <h3>熟料栽培是丰产的保证,选耐高温品种和质量绝对好的菌种,把好蒸料接菌关,菇棚清理干净、消灭病虫源、加装防虫细纱网、设置诱虫灯、粘板等设施,是可以杜绝在平菇生产中乱加杀虫杀菌剂这一害人害己的应用习惯的!</h3> <h1>培养料配制应当多元化,单一材料除棉子壳产量高外,玉米芯也是比较适合的材料,玉米芯颗粒与适量的其它秸杆如豆秸粉等混用也可以提高产量,辅料用麦麸一般10-15%左右,用玉米粉控制在10%以内,添加1%的<font color="#ed2308"><b>食盐</b></font>有助于水分渗透提高灭菌成功率,并且对加有玉米粉的菌包有提高防杂菌功能;添加0.2%促进菌丝酶活性的<u><font color="#ed2308"><i><b>施惠肽</b></i></font></u>可以有效提高培养料养分转换率,对高温季节菇脆菇碎边现象有很好改善作用。</h1> <h3>菌袋根据想要的出菇的茬次确定,需出一二茬菇的用小短袋,22-24x45cm的袋较好,需</h3><h3>出四五茬次的用24-26x55-60cm的大袋,发菌关健是通风遮光防虫防鼠。温度控制袋不超25度,气温高排垛要低并强制吹风。采取短袋爆发性出一茬菇的,一定要无光处后熟半月左右再转入出菇管理,可以获得较高产量。</h3> <h3>高温季节菇蕾难以显现,可以采用地下井冷水长时间喷淋,夜喷昼停,反复几次即可有效现蕾。</h3><h3><br /></h3> <h3>商品菇采收以七八成熟为好,规模较大的栽培户最好配备低温贮藏库,以利于调剂市场,采取小筐薄膜密封方式,1一3度低温可贮10天左右,5-15度3一5天不等,高温季节无冷储条件必须即时销售,或采取盐渍、干制等方式加工销售贮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