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rgb(0,0,0);">旅程还在继续,梅里</font>的身影渐渐远去,随着海拔的降低,如同一支交响乐的华彩乐章结束,旅途的节奏转入平和舒缓。</h3><h3>傍晚到达澜沧江畔的茨中村,聚居了藏族, 纳西族, 彝族, 汉族, 傈僳族的村落,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h3><font style="color:rgb(0,0,0);"></font> <h3>这是18世纪维西教案现存的唯一物证,被驱逐的传教士来此建立了茨中教堂。走进古老的教堂,中西汉藏白族的建筑风格融合,年轻的藏族神夫和中年汉族神父耐心接待络绎不绝的访客。</h3> <h3>从高耸的钟楼眺望,暮色中炊烟袅袅,如今这里拥有超过500名的天主教信徒。宗教冲突的血雨腥风,已被岁月冲刷干净。想起《消失的地平线》的一句话:"正如宝石有多面,很可能许多宗教都是适度正确的。"</h3> <h3>松赞茨中酒店就在教堂附近,装饰风格从藏式转向中式。</h3> <h3>家具饰品融合了西式元素,与多元文化揉杂的环境呼应。</h3> <h3>茨中出产红酒,颇有名气。当年法国传教士带来品种优良的葡萄种子和传统酿酒方法,同天主教的信仰一起,在这澜沧江畔,生根发芽,流传至今。</h3><h3>烛光、红酒、晚餐,在书房看一部纪录片,一个特别的情人节。</h3> <h3>2月15日,第七天</h3><h3>从茨中驶向塔城,继续沿江而行,浓烈的色彩,如在画中。</h3> <h3>中途探访了傈僳族古村寨—同乐山寨。山寨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依山而建,依水而居的傈僳族民居建筑,从山脚下远望,层层叠叠的木楞房,如同蜂巢。</h3> <h3>房屋稠密的村寨,居民陆续外迁,人口稀少。体力充沛的路和萍去迷宫似的寨子里寻访,拜访了一户四口之家。淳朴而腼腆的一家人,只有大女儿走出大山,去县城读书。这是一家人第一次照合影。如画的风景,贫困闭塞的山寨,巨大的反差让人感慨。他们的生活何时能追上现代社会的步伐?</h3> <h3>原生态的美景,让美女建筑师停不下来。</h3> <h3>下午抵达松赞塔城,此行松赞系列酒店的最后一家。松赞塔城坐落在平缓开阔的山谷中,中式风格的装饰,素雅沉静。</h3> <h3>窗外的风景如一首田园牧歌。</h3> <h3>千年银杏庇佑着安静富庶的村庄</h3> <h3>沿着田埂散步,想起柳宗元的《溪居》</h3><h3>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h3><h3>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h3><h3>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h3><h3>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h3><h3>清人评此诗不怨而怨,怨而不怨,隐含牢骚。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觉得这样的观点不免狭隘,有禄蠹之嫌。</h3> <h3>2月16日,第八天</h3><h3>清晨离开松赞塔城,到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观光车驶上太阳刚照到山坡,在喂养点看到下山吃早饭的红点一家。桃脸、杏眼、丰满红唇、白净面庞、再加一个朋克头,滇金丝猴的美貌俘获了我们的心。</h3> <h3>前一晚看了一本介绍金丝猴的书,才知道金丝猴不都是金色的,滇金丝猴毛色黑白分明,以家族为单位,一夫多妻,没有猴王,只有家长。娶不到老婆的年轻公猴们,组成单身俱乐部,呼啸山林,倒也快活。</h3> <h3>希望美丽又充满灵性的动物朋友,都能够不受人类的伤害,快乐地繁衍生息。</h3> <h3>从塔城往丽江,公路一直沿着金沙江延伸。这一段的金沙江,江面开阔,江水平缓。途经著名的渡口—石鼓镇。</h3> <h3>在木姐指点下,交了买路钱,爬上老乡家的后山,著名的"长江第一弯"尽收眼底。金沙江在此峰回路转,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瑰丽的景色让人惊叹。这个季节,当真是"春来江水绿如蓝"。<br /></h3> <h3>眺望石鼓镇,这是自古兵家重地,三国的诸葛亮"五月渡泸",南宋的忽必烈"革囊渡江",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此抢渡金沙江。石鼓如今变成了热闹繁华的小镇。"金沙水拍云崖暖"的金戈铁马,已随历史远去。</h3> <h3>下午,木姐把我们送到了旅程的最后一站,在丽江古城川流不息的入口,匆匆拥抱告别,木姐绝尘而去。我们拖着行李,磕磕绊绊地走在古城的石子路上,仿佛从世外桃源,一头扎进滚滚红尘,颇有些茫然无措。</h3> <h3>丽江,即使春节已过,依然是热闹的。这个被称为最适合喝杯咖啡晒着太阳发呆的文艺之地,商铺林立,陈列着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客栈云集,已没有原住民。阳光够明媚,但寻不到一杯地道的拿铁,鳞次栉比的酒吧不同节拍的音乐一起涌进耳朵。这座古城是中国所有古城现状的缩影,商业浸润到每个角落,失去文化根基,也失去了吸引力。</h3> <h3>接下来兵分两路,活力美女们去玉龙爬雪山,看风景。</h3> <h3>我和邹去白沙看古建和明代壁画。</h3> <h3>在客栈的露台上,晒着太阳,</h3> <h3>看小庭院里的鲜花盛开。</h3> <h3>或者在藤椅上发发呆,回味着纳帕海的辽阔,巴拉格宗的清幽,梅里的神秘,金沙江的清澈,塔城的恬静…</h3> <h3>至此,旅途已近尾声。</h3> <h3>香格里拉,藏文是"心中的日月",或许真正的香格里拉就藏在每个人心底,是对光明的信仰,是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宁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