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闽西古村落|• 长汀 . 丁屋岭

Ying

<h3>在福建的闽西地区,由来已久的历史因缘,和地理交通因素,这里的许多古村落,犹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着。</h3><h3><br /></h3><h3>曾经的曾经,晋唐以来的各朝战乱,大量中原汉民南迁至闽西,山多林密路偏远,成为他们的天然屏障,使得他们在此繁衍生息,最终成为有着鲜明个性的民系族群一客家。</h3><h3><br /></h3><h3>随着现在交通的不断便利,这些曾被世人遗忘的闽西古村落,拂去岁月尘埃,跃出历史长河,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h3> <h3>2016年国庆,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再次选择自驾闽西,哪人少就往哪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这个位于龙岩长汀县的古村落一丁屋岭。</h3><h3>丁屋岭,为古城镇丁黄村,距长汀县城约25公里,和多数的闽西古村落一样,都需一顿的盘山路才能到达。</h3> <h5><b><span style="color:rgb(237,35,8);">寨门</span></b></h5> <h3>古村遗迹简介:</h3><h3>  丁屋岭村口有一个奇特的石头酷似蟾蜍,当地人称其为"蛤蟆石",其头朝丁屋岭,嘴巴微微张开,传说中它会吃掉丁屋岭的蚊虫,所以丁屋岭常年不见蚊子。但"蛤蟆"尾部方向的几个村子却很多蚊子,那里的村民认为是石蛤蟆把丁屋岭的蚊子赶来的,一气之下将"蛤蟆"的嘴巴敲坏了一角。为了挽回损失,丁屋岭的村民在"蛤蟆"石前建了小庙,年年供奉蛤蟆石。</h3><h3>  在丁屋岭的村中间有一口保存完好的老古井,它建于乾隆年间,现已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大块花岗岩石凿成的圆形井沿,早被村民打水的绳索拉出许多缺口,只好用铁箍箍住。井沿边有一个石建微型小庙,里面供着"井神"牌位,逢年过节村民都要来烧香点烛敬井神。井旁立有一块石碑禁令,属村规民约,禁止村民在此浆洗衣物。</h3><h3>  丁屋岭村口有一座寨门,寨门由当地的石板砌成,显得古老端庄;村中央有一座敞开式的老祠堂,建于明朝,是开基时所建。</h3><h3>  丁屋岭以前是一个比较闭塞的村落,由于记者和古建筑学者们的造访,经各类媒体不断披露该村的村貌和建筑特色后,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对该村在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大规模维修和开发,仅一年多的时间就使它基本恢复原貌。</h3> <h3>丁屋岭的由来:</h3><h3>丁氏的祖先也和天下客家人一样,自北向南迁至此。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初始于闽赣交界的韩屋畲,后迁朱子岽、元坑村至南埜。</h3><h3>丁氏六世祖丁四郎公定居南埜后,他家的耕牛经常走失,后来发现,他的牛常在现在叫丁屋岭的山坳里的一个烂泥湖里过夜,他认为此事非常蹊跷,就请当地地理先生来看,先生认为,此地适宜居住,可发。</h3><h3>于是,他便在此开基,丁姓人逐渐从明朝繁衍至今,取名丁屋岭。</h3><h3>丁氏在此开基后,大量种植油茶,以优质的茶籽油到县城换取大米等生活资料和各种生产资料,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h3> <h5><span style="color:rgb(237,35,8);"><b>古井</b></span></h5> <h3>黄泥墙、黑灰瓦、木房子、石台阶随处可见,粗糙厚重的石寨门,天然独特的老石板,敞开式的老祠堂......</h3> <h3>这个不见水泥的村庄,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h3> <h3>丁屋岭,最为奇特的是村内近千年来无蚊子生存。而邻近村庄,不仅蚊虫多,且个儿大。</h3><h3>这种神秘现象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有人说是栽种某种驱蚊植物的缘故,有人认为这里的某种矿物具有杀蚊功效。</h3><h3>而当地村民则说:"叮字不带口,蚊子无路走。"姓氏的奇妙,无口之丁,使得蚊子无从下口,叮不了;他们更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村口两块酷似蟾蜍的石头,将其奉为"蛙神"。</h3> <h3>蛤蟆石</h3><h3>此行到达丁屋岭时,逢雨越落越大,沿途避雨,没有留心去找寻这块石头,故无此石照片,从网络上找得一图,作个标记,以后再去,定要看看这块传说中的神石。</h3> <h3>闽西简介:</h3><h3><br /></h3><h3>闽西是一区位的名称,古指八闽最西端的州郡——汀州;今指福建最西边——龙岩及三明两地市的部分辖区,主要包括上杭,永定,连城,武平,长汀,清流,宁化,明溪八县。闽西是福建省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通常与赣南、粤东、粤北并称。</h3><h3><br /></h3><h3>闽西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地,是历史上客家民系形成的舞台,也是福建省客家人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晋唐以来,由于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及随后的五代纷争等原因,大量中原汉民纷纷南移。其时闽西因开发较迟、人烟稀少,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生存空间,加上地接赣南、北枕武夷、内有汀江,因而不少中原移民渡长江、溯赣水而涌入其间。他们在这里拓垦耕耘,繁衍生息,最终成为中华大家庭中一支在语言、民俗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鲜明个性的民系族群--客家。</h3><h3><br /></h3><h3>闽西主要由原来的汀州组成,包括: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永定县、上杭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共八县。由于分属龙岩、三明两个地级市,而龙岩占大半,故一般闽西成了龙岩的代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