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一女儿用影像记录患阿尔茨海默病母亲的晚年生活

诗歌

<h3>微信号shige0619</h3> <h3>  前言:</h3><h3> 我的母亲出生于1934年。她有一个姐姐,后来又有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那是一个战乱、饥馑的年代,充满了动荡和离散。因生活所迫,我外公下南洋去了,外婆带着五个孩子在家里艰难度日。跟着外婆外出讨饭,是生活留给母亲的早年记忆。</h3><h3> 新中国成立那年,母亲十五岁。</h3><h3> 母亲二十二岁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弟弟,因为生病,前后脚离开了人间。那以后,母亲成了孩子们中的老大,也渐渐的担当起了家庭中的一些责任。</h3><h3> 母亲后来成了村子里的一个妇女干部。在一次劳动中,不幸被一棵大树砸倒,她的腿因此留下了终生残疾。那年她二十四岁。政府为了照顾她,将她调到县城一家缝纫组做衣服,1963年又安排她进了昌邑县抽纱厂当工人。</h3><h3> 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父亲在乡镇工作,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仨和一个三姨,在县城里生活。</h3><h3> 母亲一生勤奋,不知爱惜自己,也从不让自己歇歇脚。1984年她已经退休了,被厂里返聘回去搞社会加工,一干又是二十二年。直到2006年,一次意外把腿摔骨折了,拄上了双拐,她才彻底结束了自己的工作生涯。这年她已经七十二岁了。</h3><h3> 像是劳碌惯了,母亲成了一个不能闲着的人,闲下来了就出毛病。从2011年开始,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因为照顾她,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多了,从此,我也就开始用相机记录她的老年生活。也就有了今天的《母亲》。</h3><h3><br></h3> <h3><font>  2010年5月。我把母亲接到我家来住。我常常会陪她到小区院里转转,她很开心,走累了休息一会。</font></h3> <h3><font>  2011年1月。母亲在我家,那时她还能看看报纸。</font></h3> <h3><font>  2011年1月。给母亲拍了一张肖像,这一张照片是她最喜欢的,后来我给她老人家放大了一张,她一直摆在家里。</font></h3> <h3><font>  2011年2月。母亲一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font></h3> <h3><font>  2013年2月。度过她79岁生日,这时的她就已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了,我的哥哥和弟弟总是逗她开心。</font></h3> <h3><font>  2013年3月。过完春节,我把母亲接到我家,以前每次来,她都是很高兴,可这次总是很狂燥,刚一来就闹着要走,不让走就躺在沙发上怄气。</font></h3> <h3><font>  我象哄孩子一样给她买各种水果吃,可她总是不开心。</font></h3> <h3><font>  2013年3月。满屋里走来走去,安静不下来。</font></h3> <h3><font>  2013年3月。一次次的包她的衣物,闹着要回去。</font></h3> <h3><font>  2013年3月。闹的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骗她说回去。一听说要走,她立马穿衣服。</font></h3> <h3><font>  2013年3月。看到没带她回去,又不高兴了。</font></h3> <h3><font> 2013年7月11日。又一次将老母亲接到我家。我先带她到商场逛了逛,给她买了一些衣服和零食。这天她显得很高兴。</font></h3> <h3><font>  2013年7月11日。这一天,可能是我怕她上火,给她喝水有点多,一天尿湿了四条裤子、三双鞋。</font></h3> <h3><font>  第二天,又给她包了她最喜欢吃的包子,还有海参鸡蛋汤、各种水果等,我是想多给她增加点营养补补身子。看到她老人家吃的可口,做女儿的也心慰了。</font></h3> <h3><font>  2013年8月26日。我在家给她包饺子,她非要给我擀饺子皮。</font></h3> <h3><font>  2013年11月13日。刚洗完头又给她洗脚。每次回去都是这样从头给她忙到脚,经常顾不上拍照。这时的母亲有时还知道心疼女儿,看到我累了就说“你歇歇吧“。</font></h3> <h3><font>  2014年2月16日。因母亲的房子拆迁,临时住在哥哥家的一套空房子里。可能是患那种病的原因,母亲总是烦躁,笑的时候不多,但我们还是尽量逗她开心 点。</font></h3> <h3><font>  2014年4月24日。经常这样哭闹。</font></h3> <h3><font>  2014年8月5日。母亲经常搞这样的恶作剧,把好几件裤子等套在上身上,有几次脱不下来,只好把衣服剪了。</font></h3> <h3><font>  2014年12月23日。给她接便,可她怎么也不上便椅,趴在桌子上就是不起来。</font></h3> <h3><font>  2015年1月17日。母亲每天在家里忙个不停,大包小包的捣鼓来捣鼓去。有时给她晾晒的被子和衣服,她一会功夫就都拿进来,经常把湿漉漉的衣服包在被子里面。给她买了零食、水果,经常转眼间就找不到了。有时放在褥子底下,有时包在衣服里,有时放在便盆里,有一次还把一个生鸡蛋装进口袋里。</font></h3> <h3><font>  2015年1月17日。一会儿又到卧室里抱了几个盒子,不知要干嘛。有时还偷偷摸摸的样子,让你哭笑不得。</font></h3> <h3><font>  2015年1月17日。累了吧,也该歇歇了。</font></h3> <h3><font> 2015年1月17日。茶几也是她经常歇息的地方</font></h3> <h3><font>  2015年1月17日。虽然忙了、累了,但她喜欢这样。看她开心的样子。我喜欢给母亲把假牙摘下来拍照,我觉得这样特别可爱。</font></h3> <h3><font>  2015年3月6日。有时候她把拐倒着用。</font></h3> <h3><font>  2015年5月3日。母亲的拆迁房回迁了,她终于住到了自己的家里。自从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我们兄妹三个就把她房子里的大床换成了两张小床。我们轮流值班,陪她一起玩耍,一起睡觉,昼夜不让她脱离我们的视线。母亲大小便失禁,她自己又不会说什么时候要解手,开始,夜里我们在她床下等好久等不着,等睡下了也许她就尿下了。后来,</font>为了不湿着她的身子,我女儿给她买了尿不湿褥子和尿湿报警器。褥子一湿就报警,我们听到报警后就马上起来给她换上。床下是她一晚上给我们布置的作业。</h3> <h3><font>  2015年5月21日。搬进新家不久,她的胳膊不小心摔骨折了,上面打着石膏,也许是很不舒服,经常是我们一离眼她自己就解下来。</font></h3> <h3><font>  2015年6月18日。早上,阳光已透过窗户射进了室内,母亲的睡意还没退去。</font></h3> <h3><font>  2015年6月18日。这天早饭,母亲拿起海参看了看这黑乎乎的东西,一下子扔到了桌子上。</font></h3> <h3><font>  2015年6月18日。亲娘,这是怎么个吃法啊?</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8日。这天中午,也许她没有食欲,捂着嘴怎么也不吃饭。</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8日。推着不让我喂她</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8日。好不容易张开嘴吃点。</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8日。马上又吐了出来。</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8日。就是喝口水也是那么的费事。</font></h3> <h3>  2015年7月8日。每次回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从早忙到晚。虽然很累,但为了母亲无怨无悔,因为这是返哺,这是义务,这是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她陪我们长大,我们伴她到老。</h3><h3>  最令我犯愁的是给她吃药,吃药的时候,我用糖将药包起来,有时她会将糖吃了再把药吐出来,为了吃一次药,有时她要吐出五六遍来。</h3><h3><br></h3> <h3><font> 2015年7月8日。其次是愁给她接大小便。接便不是怕脏,而是她都是和我反着来。</font></h3> <h3><font>  </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8日。每次接便,母亲总是和我推来推去,不让我抱她。这次我真有点上火了,但一想,母亲是一个糊涂人了啊,原来我是她的孩子,现在她又成了我的……。唉,侍候一个痴呆母亲是那样的艰辛和无耐。后来还是象哄孩子似的哄着她。</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到中午吃饭时,刚一端过饭来,还没来得及给她拿筷子就下手了,抓了一把虾过去。</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母亲原来不吃羊肉,现在也不知道挑食了,吃着还津津有味呢。</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还是喂她吃的利落,半盘虾一会儿就吃上了。</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想从轮椅车上抱她到便椅上,怎么也不肯。</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哭闹着不让抱她。</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我一抱她她就打我。</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没有办法,我只能强行先拿住她一只胳膊,然后才能抱起她。</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解完便,怕她在便椅上时间长了不舒服,再把她抱到沙发上,费了好大力气将她抱起来,我抱着她,她提着便椅,这样怎么能抱到沙发上去啊。</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9日。只能放下再重来。就这样,解一次便总是折腾好几个回合。</font></h3> <h3><font>  2015年7月29日。回家照顾母亲,从潍坊开车到了昌邑市区,太阳才刚刚升起。那天早上刚下过雨,等红绿灯时拍下了水中的太阳。</font></h3> <h3><font>  2015年8月3日。有时候逗着母亲开心也挺好,这天我说她摘下假牙来很漂亮,她便美滋滋地对着我笑。</font></h3> <h3><font>  2015年8月12日。早上,母亲喜欢吃西红柿打卤面,怕她自己吃的撒到身上,我还是喂了她。但刚吃了几口就不吃了。</font></h3> <h3><font>  2015年8月12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再三哄她,最后她终于吃了整整一碗面条、两个鸡蛋和一个海参。</font></h3> <h3><font>  2015年8月12日。还喝了一杯黑米粥。</font></h3> <h3><font>  2015年8月12日。 返老还童,她喜欢看一些儿童动画片。你若给她放一些成人电视剧,她会拍着电视机,赶屏幕上的人走。</font></h3> <h3><font>  2015年10月23日。天渐渐凉了,母亲好象有点感冒,有时咳嗽,那天给她买了一些药吃上。</font></h3> <h3><font>  2015年11月2日。这天回家照顾母亲,到了昌邑天还没亮。</font></h3> <h3><font>  2016年1月6日,这几天母亲的饭量大减,喂五个饺子要喂近一个小时。我们带母亲住进了昌邑市人民医院呼吸科。</font></h3> <h3><font>  2016年1月14 日。经过各种检查,母亲确诊为卵巢癌晚期,并已扩散到肺,已没有手术条件。这个噩耗给我们一个晴天霹雳,我偷偷哭了好几天。大夫说只能对症治疗,我们兄妹仨商量了一下,于1月11日转到了妇科病房。</font></h3> <h3><font>  2016年1月17日,母亲的病情恶化的很快,腹腔和胸腔都有积水,多亏妇科的王大夫,三四天就给抽一次积水,否则就喘不上气来。根据病情,大夫说她过不去年了(2月8日是春节),让我们有一个思想准备。 这天我弟弟和侄子陪护在她的床前。</font>我弟弟是个孝子,母亲最后的一个月他请了假,昼夜守候在母亲的床前,白天我和他俩,晚上我哥哥要替他回去休息一下他怎么也不肯。</h3> <h3><font>  2016年2月7日,哥哥在给母亲梳头。虽然母亲的病很重了,但我们还是坚持每天早晚扶她到轮椅上给她洗脸、梳头、洗脚,并把床铺整理的干干净净。我们尽量给母亲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font></h3> <h3><font>  2016年2月25日。母亲已不能张嘴吃饭了,大夫要给她插上食管往胃里灌流汁。可我们不舍得让母亲受罪,弟弟便去买了婴儿灌药器,我们每天7点、9点、12点、15点、18点、21点,分6次用婴儿灌药器给母亲喂各种不同的糊糊,每次喂饭中间再给她打各种水果汁喂上。饭、果汁、水合起来,每天要喂12次(12小瓶)</font></h3> <h3><font>  2016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八),母亲又度过了她82岁生日。母亲躺在病床上,我们兄妹仨,加上我三姨,蛋糕盒为桌,病床为椅,我们在病房里给她过了最后一个生日。</font></h3> <h3><font>  2016年2月25日。病床上的生日照,这是我给母亲拍的她一生中最后的一张照片。我给她的影象记录也就定格在了这张照片上。</font></h3> <h3><font>  这天,女婿为她老人家送去了她一生最后的一个生日蛋糕。 我用料理机将生日蛋糕和小米粥打成糊糊,给母亲喂了整整一瓶。</font></h3> <h3><font>  我们就是用这个料理机,每天将各种营养品打成糊糊,一点点的喂着母亲,供给她各种营养。杯里面是海参、小米粥、冰糖打的糊糊。</font></h3> <h3><font>  这个微型料理机,放在医院,随时给她打各种水果和食品。</font></h3> <h3><font>  这就是母亲在住院期间,我们给她做的各种糊糊和果汁。她喜欢吃甜,不放糖她就不往下咽。为了让她能多吃点,我们每次都是把冰糖打进糊糊里。</font></h3> <h3><br><font>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我们家人的精心护理下,母亲创造了三个奇迹:第一个奇迹是,出乎大夫的预料,跨过了2016年春节;第二个奇迹是,又过了82岁生日;第三个奇迹是,又顽强的跨过了正月。(老风俗,在正月里家中有丧事不吉利)。</font><font> &nbsp;</font></h3><h3><font> 农历二O一六年二月初一这天,因为母亲病重,我一夜没有合眼,凌晨3点多就给她煮上小米粥和鸡蛋,四点多就去了医院。到了医院连棉衣也没顾得脱就趴在她床前端详,看到母亲在喘息,速忙脱下棉衣去打水。我刚要给母亲擦洗身上,她停止了呼吸。她再也支撑不住了,她是在等女儿,等我来了,她连口饭也没来得及吃就匆匆走了......</font><font><br></font></h3> <h3>  母亲最喜欢的这张照片,最后给她考在了骨灰盒上。</h3><h3>母亲,永垂不朽!</h3> <h3>后记:</h3><h3>  在这里,我用纪实的形式记录了母亲的晚年生活。这些照片没有艺术创意,没有后期制作,一切都很粗糙。</h3><h3> 这粗糙的相册却蕴藏着深厚的母子情长、母女情长。</h3><h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我深深体验、理解了生活和人生的不容易;体验、理解了父亲母亲为拉扯大我们兄妹三人,所经历过的种种辛苦、劳碌……这之前虽然我也知道父母不容易,可那种认知总是很肤浅的。</h3><h3>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东西没有记录下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事情过去了就无法弥补。</h3><h3>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很令人悲伤的状况。愿天下的子女百善孝为先,趁着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尽一份孝心,不要等父母不在了再去追悔。</h3><h3> 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