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基本情况】</h3><div>姓 名 张佩兰</div><div>性 别 女</div><div>民 族 汉</div><div>出生年月 1966年3月</div><div>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div><div>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div><div>技术职务 主任医师</div><div>职 务 神经内科四病区科主任</div><div>留学经历 2004.9-2005.11,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博士后岗位工作</div><div>博导年份 2014年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div> <h3>【学习经历】</h3><div>2004.9-2005.11 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博士后岗位工作</div><div>2003.9-2006.7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div><div>2000.9-2003.7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div><div>1984.9-1989.7 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学士</div><div> </div><div>【工作经历】</div><div>2010.10-至今 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div><div>2004.9-2005.11 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 ,博士后岗位工作</div><div>1998.4-2000.9 唐山市脑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兼神经内科主任</div><div>1996.4-1998.4 唐山市脑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兼神经内科主任</div><div>1995.4-1996.4 唐山市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div><div> </div><div>【研究方向】</div><div>脑血管病</div><div>锥体外系疾病</div><div>神经变性病 </div><div><br /></div><div>【学术活动】</div><div>主办论坛:2013-2016年连续四届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中国脑卒中大会静脉溶栓治疗论坛主席。</div><div> 目前已经被聘为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论坛主席。</div><div>主办会议:</div><div>2015年10月17日国家级继续教育“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技术”</div><div>2016年8月13日国家级继续教育“全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高峰论坛”</div><div>承办会议:</div><div>2015年9月1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天津环湖医院、河北省第二医院联合主办“首届京津冀脑血管病大会”。</div><div>2016年9月4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天津环湖医院、河北省第二医院联合主办“第二届京津冀脑血管病大会”</div> <h3>【主办论坛】<br /></h3><div>2013-2016年连续四届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中国脑卒中大会静脉溶栓治疗论坛主席。 目前已经被聘为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论坛主席。</div><div>2013年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中国脑卒中大会上荣获优秀论文奖。</div><div>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脑卒中新技术推广培训项目"内科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优秀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优秀中青年专家。</div><div>201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以网上公开投票形式,以全国第十名的优异成绩当选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全国中青年常委。在中国脑卒中大会上论文《 Us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Evaluation of Clinical Outcomes 》被评为北斗奖。</div><div>2016年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突出贡献专家奖。启动全国静脉溶栓中心远程会诊项目,为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网络会诊建立网络应用支持。目前已给全国培训了千余名神经内科专家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规范化治疗。 </div><div><br /></div><div>【学术活动】</div><div>2013-2016年,在“中国脑血管病大会”上进行专题发言。</div><div>2013-2016年,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进行专题发言,将最近静脉溶栓临床经验与来自全国各地神经内科专家交流分享,受到广泛的赞誉。</div><div>2016年12月9日,在2016年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总结暨国家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被聘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缺血性卒中溶栓技术”专家巡讲团秘书长,并授予证书及团旗</div> <h3>【地方院校讲学】</h3><div>2016年8月20日在北京三院举办的“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进行静脉溶栓专题讲座。</div><div>2016年9月1日在湖南湘雅医院举办的 “湖南省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同质化培训”进行静脉溶栓专题讲座。</div><div>2016年10月23日,在“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专题发言。</div><div>2016年11月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第四届之江脑血管病高峰论坛暨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大会”上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专题发言。</div><div>2015年3月3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15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上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专题发言。 </div><div><br /></div><div>【军队院校讲学】</div><div>2015年3月2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东方神经病学会议”上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专题发言。</div><div>2016年10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举办的“重庆市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上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专题发言。</div><div>2016年11月1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南方神经危重症和疑难病论坛:脑血管病专场”上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专题发言。</div><div>2016年12月24日,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举办的“第五届陕西省神经重症大会”上进行专题发言。 </div> <h3>【国家交流】</h3><div>2016年2月17日至19日应邀出席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及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SA)联合主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ISC)。</div><div>于2016年2月18日对环湖医院的溶栓工作进行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及poster展示,演讲题目为:10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预后研究。</div><div>与来自全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第四名的“美国弗吉利亚州爱诺华亚历山大医院”John W. Cochran教授进行合作。与Cochran教授一起查房,并进行溶栓数据交流共享。</div><div>2016年9月6日,我科与来自美国的医疗专家团进行学术交流,并与众位专家一起查房,并进行医疗数据交流共享。</div><div>2016年5月12日来自美国卒中协会张和教授来我院参观静脉溶栓治疗。</div><div>2015年12月22日来自美国卒中协会理事David Wang教授来我院参观静脉溶栓治疗。 </div><div><br /></div><div>【学术兼职】</div><div>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缺血性卒中溶栓技术”专家巡讲团秘书长</div><div>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div><div>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优秀中青年专家</div><div>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督导专家</div><div>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div><div>天津市脑血管病质控中心副主任</div><div>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div><div>天津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div><div>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天津分会常务委员</div><div>中国医师学会天津分会常务委员</div><div>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div><div>《中国综合临床》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 </div><div><br /></div><div>【科研硕果】</div><div>已完成课题:</div><div>第一完成人主持并完成科委课题1项,第一完成人承担并完成卫生局课题4项,取得科技成果9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div><div>在研课题:</div><div>天津市科委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 慢性疾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 《阿司匹林预处理联合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该课题承担人天津市攻关课题《帕金森病临床诊断系统的建立及数据库的构建》承担人。</div><div>获奖课题:</div><div>《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小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获得津南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合作进行帕金森病血清蛋白分析及细胞免疫研究。已经完成200例帕金森患者及家属血清学对照研究。</div><div>进行功能影像学(磁共振波谱MRS、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帕金森病进行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的研究。</div><div>承担多项国际合作课题。并进行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研究。</div><div>课题《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蛋白组学研究》获得天津市科委重点课题资助。</div><div>目前正进行天津市科委及卫生局重点课题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及脑萎缩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div><div><br /></div><div>【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div> <h3><br /></h3><h3>【已完成科研课题】</h3> <h3><br /></h3><h3>【科研前沿】</h3><div>免疫基础:</div><div>积极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免疫学基础研究,已留取不同时间窗内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免疫吸附因子及免疫杀伤细胞的研究。对于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生物标记物检查,如microRNA及CRP、VWF(血友病因子)等检测。</div><div>帕金森干细胞:</div><div>参与国家973帕金森病干细胞移植研究,目前已经成功完成12例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治疗。</div><div>12例帕金森移植患者从术前患者筛查、知情同意、术前准备,到手术过程全程陪同,观察手术效果;手术结束,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术后观察用药至患者出院。对于上述患者仍在随访追踪,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div><div> </div><div>【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div><div>近两年内发表文章情况:</div><div>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8篇;以上文章均为临床论文。</div><div>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发表文章39篇。具体文章列表如下:</div> <h3><br /></h3><h3>【国内期刊发表文章】</h3><div>1. 张佩兰 张辰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4)291-296.</div><div>2. 张佩兰 程焱,2008,7《Waddles小鼠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分子机制的研究》,天津医药2008;36(7)527-529.</div><div>3. 张佩兰 程焱,2008,8《Waddles小鼠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的筛查》,天津医药2008;36(8)516-518.</div><div>4. 张佩兰 程焱, 2006,4《国产托卡朋片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河北医药 2006; 28(4): 245-248.</div><div>5. 张佩兰 程焱, 2006,3《国产托卡朋片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河北医药 2006; 28(3): 171-173.</div><div>6. 张佩兰 程焱, 2003,1《MRA、MRI、TCD对椎基动脉改变对比研究》,河北医药 2003; 25(1): 32-33.</div><div>7. 张佩兰 程焱,《Waddles小鼠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CAR8蛋白表达》,河北医药2008;30(6):741-742.</div><div>8. 张佩兰 程焱,《儿茶酚-O-位-甲基酸转移酶抑制剂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08;30(5):690-692.</div><div>9. 张佩兰,2003,7《血管性头痛的TCD改变》,河北医药125:24-25.</div><div>10. 张佩兰,1995,6《经CT、MRI确诊的脑梗塞病人的TCD改变》,中国脑血管病4:21-22.</div><div>11. 李雨晴 张佩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用医学杂志2016;22(11)3765-3768.</div><div>12. 连丽霞 张佩兰,《月经期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11(11)1029-1031</div><div>13. 张闪闪 张佩兰,《阿替普酶相关性口舌部血管性水肿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5;23(11)3962-3964</div><div>14. 张闪闪 张佩兰,《阿替普酶相关性口舌部血管性水肿2例报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9(9)844-845</div><div>15. 童艳飞 张佩兰,《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15;5(3)812-815</div><div>16. 张芳芳 张佩兰,《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0(5)1263-1265</div><div>17. 尹航 张佩兰,《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再通患者的临床预后研究》, 河北医药2015;8(4)1131-1134</div><div>18. 尹航 张佩兰,《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河北医药2015;7(4)997-999</div><div>19. 张辰昊 张佩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过程中栓子溶解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原因探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4)297-301</div><div>20. 周陈 张佩兰,《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中动脉闭塞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血流分级的研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9)792-796</div> <h3>21. 周陈 张佩兰,《经颅多普勒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血管再通的对比研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12)1027-1032</h3><div>22. 陈岩 张佩兰,《磁共振波谱、弥散张量成像检查诊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价值》, 山东医药2012;29(8)23-25</div><div>23. 吴媛媛 张佩兰,《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与多系统萎缩临床鉴别诊断》, 河北医药2012;3(2)354-356</div><div>24. 穆胜军 张佩兰,《尼莫地平对皮质下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2;3(2)389-390</div><div>25. 司志国 张佩兰,1998,9《椎基动脉的MRI、MRA、TCD对比研究》,中华神经内科10:40-42。</div><div>26. 司志国 张佩兰,1999,7《缺血性脑梗塞痴呆的临床研究》,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23:34-35。</div><div>27. 尹航,张佩兰,《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5)479-482。</div><div>28. 张晓威,张佩兰,《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3)291-296。</div><div>29. 周陈,张佩兰,《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4) 23-25。</div><div>30. 张芳芳,张佩兰,《心房颤动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3) 389-390。</div><div>31. 张晓威,张佩兰,《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4) 797-799。</div><div>32. 董重,张佩兰,《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4)800-803。</div><div>33. 张芳芳,张佩兰,《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进展》,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2) 392-394。</div><div>34. 陈岩,张佩兰,《急性脑梗死移动救治国内外研究现状》,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4)949-951。</div><div>35. 张辰昊,张佩兰,《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相关因素及风险评估量表》,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4) 303-306。</div><div>36. 尹航,张佩兰,《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药物研究进展》,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4)978-979。</div><div>37. 童艳飞,张佩兰,《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的相关因素》,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2)675-678。</div><div>38. 张辰昊,张佩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4) 397-400。</div><div>39. 王育新,张佩兰,《卒中溶栓药物的应用》,卒中大查房杂志2014;12(2)534-536。</div> <h3><br /></h3><div>【编写书籍】</div><div>Neurology(英文版). 主编. ISBN:978-81-89630-98-0</div> <h3>国家卫计委脑卒中临床诊疗技术培训教程 参编 ISBN:978-7-5433-3486-1</h3> <h3><br /></h3><h3>【教学情况】</h3><div>2009年被聘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div><div>2010年被聘为天津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div><div>2014年被聘为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div> <h3>承担南开大学医学院七年制神经病学教学任务,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两年的教学任务。</h3> <h3>目前已经培养一名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生。</h3> <h3>张佩兰为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目前培养研究生14名</h3><h3>2010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穆胜军(已经毕业)、吴媛媛(已经毕业)</h3><h3>201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周陈(已经毕业)</h3><h3>2012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张芳芳(已经毕业) 、张杰(已经毕业)</h3><h3>201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尹航(已经毕业)</h3><h3>2013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童艳飞(已经毕业)、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张闪闪(已经毕业)</h3><h3>2014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李雨晴、吕兆阳</h3><h3>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张志芳</h3><h3>2015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孙婷婷(已经毕业)、连丽霞</h3><h3>201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张玉显</h3> <h3><br /></h3><h3>【媒体采访——提高卒中静脉溶栓认知度】</h3> <h3>电视媒体</h3><div>2016年环湖医院张佩兰主任医师多次接受天津电视台邀请进行脑血管病专题讲座。</div> <h3>2016年7月24日,天津电视台卫视频道在《天津新闻》黄金时间对张佩兰教授及其溶栓团队进行了题为“环湖溶栓模式 为患者争取每一分钟”的报道。</h3> <h3>2016年10月21日,天津电视台卫视频道在《12点新闻》对张佩兰教授及其溶栓团队进行了题为“张佩兰:与时间赛跑 救治更多‘家里人’”的报道。</h3> <h3>2016年12月16日,参加天津电视台《百医百顺》元旦特别节目“2016感谢你让我好起来”的录制。</h3> <h3>网络媒体</h3> <h3>平面媒体</h3> <h3>2016年《今晚报》、《城市快报》、《渤海早报》、《每日新报》等多家平面媒体对于张佩兰教授在静脉溶栓、帕金森干细胞移植等方面进行专题报道。</h3> <h3>2016年7月8日下午,由市卫计委、今晚传媒集团主办,市医院协会、市医师协会协办的“百姓健康大讲堂”,在今晚传媒大厦举办了第五期主题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专场讲座,由全国著名神经内科专家、环湖医院张佩兰教授主讲。张佩兰教授就读者广泛关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为广大读者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当天,有百余名读者到场听了讲座。</h3> <h3>2016年《今晚报》、《今晚报数字报》、《今晚报—城市周刊》、《今晚—健康周刊》、《渤海早报》、《老年时报》、《中国技术市场报》、《今晚经济周报》、《今晚报公众平台》等九家媒体,均在头版头条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广大天津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提高了广大市民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常识的普及程度。</h3><div><br /></div> <h3><br /></h3><h3>【团队建设——静脉溶栓实现理想】</h3><div>2012年6月至2017年2月带领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已成功完成5600余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单月最高达160例,单日最高溶栓达13例,全国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完成例数第一,在全国推广规范化静脉溶栓治疗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目前经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达80-90%以上。</div><div>在溶栓工作中,带领溶栓团队不管是严冬酷暑,还是深夜黎明,无怨无悔的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全部精力投入到溶栓的治疗工作。溶栓开展五年来,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参与每一例患者溶栓前的评估工作及溶栓后每一例患者治疗方案。甚至在紧急抢救患者,不慎将尾骨摔伤骨折的时候,没有休假一天,继续检查工作。</div><div>带领神经内科四病区溶栓团队从患者急诊就诊的第一时刻开始,临床评估、影像评估、护送患者、办理住院、标本送检、电话回报,溶栓过程中对于每一例患者溶栓团队成员都守在患者床前,尽职尽责的工作救治了大量偏瘫失语的患者。减少了患者的致残,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获得广泛好评,同行的赞赏。</div><div>由神经内科第四病区医护人员组成的溶栓团队,上下团结一心,积极进取,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锐意进取。</div><div>无私、真诚的付出,获得了同行的好评。历届脑卒中大会静脉溶栓论坛的精彩内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神经内科专家的关注,为推动脑卒中防控工作作出了贡献。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