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妈,咱娘几个说说话

川山甲

<h1><b>妈,明天(农历二月初三),您的忌日,您老人家已经抛下家人子孙去天堂十五年了。不知杂的,每年到这个日子,我就要失眠好多天,昨晚,我在梦里清晰地见到了您老人家的身影——列宁服,齐耳短发,神釆奕奕。话语从您嘴里说出来,还是那么亲切;五官样子,还是当年的风姿;做事,还是考虑得那么细致,那么全盘统筹;妈,您干练雷厉风行的样子,昨晚,在我梦里重现,一点儿没您重病的样子,温馨如昨。梦醒来时,泪水打湿了枕头,总想为您写点什么,寄托我对您的相思牵挂情。忍不住,翻箱倒柜,找找您,呼唤您,看看您,给自己一个心灵慰藉。我边找泪水边滴,边找往事历历浮映,头脑里像过电影似的,一张张胶片在滚动,滚动出您对我们家庭满满的爱,浓浓的情;一个个镜头,一段段您的人生,错综复杂地搅动着我。十多年过去了,我就是不能提起您,因为作为您的女儿,我觉得特对不起您。</b></h1><h1><b>今天,凝视着翻出来的您的老照片,我想,我们娘俩静静的说说话,聊聊我对您的亏欠吧。</b></h1><p class="ql-block"><br></p> <h1><b>照片上坐在椅子上的两位老人,其实和我们家没有一丁点儿血缘关系,但在妈妈您的主持下,我们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翘着二郎腿的那位老太,是我妈的继母,妈妈告诉我,这外婆,对她没尽任何责任,因为外婆进家门时,妈妈已经成人了,外公离去后,妈妈一直为外公这续弦尽赡养的责任。照片中端端正正坐着的那位老实巴交的老太,是我家的保保,说阔气点,是我们几姊妹的保姆,但几十年的相交,她已经是我们家劳苦功高的恩人,亲人了。说来话长,保保从大姐八个月大来我家,把小妹带到九岁,离开我家时,四十多岁的保保,是妈妈帮她安置了养老,解除了后顾之忧。妈妈虽年轻,可走得比年长的保保早,在妈妈去世的灵堂上,保保带着幺儿,悲恸的哭声,为妈妈守灵送葬,这种情,超越升华,无与伦比。保保虽然和我们没有血缘,但她的坟头前,春节或清明会有我们祭拜的身影。</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我喜欢保保,幼小时,她是我生命中的保护神。妈妈是个女强人,妇女干部,好学上进,生我的时候,正是那火红的年代,三个月零四天的我高烧,脱皮,麻疹,该来的凶险都占尽,妈妈既要工作,又放心不下我,为了奄奄一息的我,妈妈是经常半夜赶回,一大早又返工作岗位。有一天(九十月份)深夜从乡下走路回来,高度近视的妈妈掉进水田,进家门时浑身瑟瑟,湿漉漉一身。保保为了挽回我的性命,与死神赛跑,四十多天守护床头,清扫我身上掉下来的皮屑。在两位伟大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我坚强的活下来了,健康的长大了,从她们的爱中,我吸收了坚韧,善良,持之以恒,决不放弃,懵懂中,磨难中,收获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宝藏。</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妈妈不仅是好妈妈,还是好姐姐。大舅一身才华,很早就参加革命,事业蒸蒸日上,差点被选入京。可疯狂年代,总有意想不到的的风暴,不明不白的冤案袭来,大舅被打成了反革命,投入监狱,受劳狱之苦去了,留下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妈妈主动和舅妈一起承担责任,挑起大梁,支撑起这个频临破碎的家……。小舅名牌大学读书,也是妈妈供奉,还有小姨妈需要妈妈去养育,安抚她幼小的受伤心灵。妈妈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恶劣的条件下,旁人的白眼中,练就了隐忍大度坚韧的性格,学会了独立思考,坚强地支撑着大家族,给家人们带去了希望的曙光。舅舅平反昭雪了,小舅也毕业了,姨妈也工作了,每当我们大家族亲朋好友聚集时,谈起当年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谈到伤心之处,都会对妈妈充满感激,称赞敬佩妈妈当年的勇气,当年的担当。妈妈当年坚信大舅的清白,妈妈是这个风口浪尖下大家族的舵手,让航船找到了行驶的动力、方向,开足马力驶向幸福的远方。</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对我们四姐妹,妈妈是身教重于言教,教会了我们善良,教会了我们学会做人,教会了我们不轻易低头………,教会了我们与下层百姓和睦相处,体恤人………妈妈身上,留给儿女的是一笔无价之宝。</b></h1> <h1><b>我们渐渐长大了,家庭成员也新增进来了。妈妈看着新姑爷们,喜上楣梢,完全应证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庆。我结婚后,先是与父母住在一起,后来一周回两次家,每到周末,一大早,妈妈和爸爸就会去菜市场为子女们搬回爱吃的莱品,备料,等到十点多,扫荡大军出现在家门口,楼道角落里已经充满莱根香,那个时候,我们家的笑声是最朗逸的,邻居们是最羡慕的,都说王老太太养女值,妈妈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如春花,有女儿们的孝顺,还有与姑爷的和睦相处,在我记忆里,我老公与我妈天生就是一家,我妈有些事可以不跟我商量,但绝对是与我老公站在一条线的。我曾发表过一篇《人生的第一次“艳遇”》,就是我妈和我老公策划,我都怀疑,我是不是我妈亲生的。现在回想那段旅程,那段成长,幸福得美美的哟。</b></h1> <h1><b>选了几张儿时的照片,心中对妈妈的感激荡漾,小时候,家里姊妹多,我大姐离家早,独自在外,经常寄点照片回家欣赏,大姐各种各样动作姿势的照片,妹妹们都想模仿。记忆中最深的涟漪是,照相馆照个相,一寸的二角五分钱,为了要五分钱,我哭过,闹过,但目的是没达到的。我和妹妹存牙膏皮卖,帮老爸公司剥花生米,剥橘子撕下白筋晒干卖医药公司,极力做家务,挣钱,就是为满足那爱美之心,模仿大姐臭美臭美。妈妈就是在这些细节中,教会了我们明白了一些人生的真谛——只有靠自己去奋斗,才能获得自已梦寐以求的东西,那种享受过程的喜悦,决不是靠别人的施舍的。这个定律伴随着我,我的家人们走过了多少人生的低谷,倔强前行,迎来新生活,激励影响着我和我们的后代家人们。坎坷不平人生路,要么沉下去,要么浮上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甩开步,朝前走,人生莫回头。</b></h1> <h1><b>每当看到这类似的照片,心里的爱总是翻腾,如今我也是当姥姥的人了,可我的眼角里却少了父辈们那时的笃定,那时的的慈爱。浮躁,忙乱占据了我们的空间,少了平和淡定,回望父母当年对孙辈的爱,儿女的情,真的是痛定思痛反思养育情。</b></h1> <h1><b>在我的记忆深处,文化大革命时期,小舅和小舅妈,因为是“臭老九”要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妈妈就把舅舅家的孩子接到四川,两个表妹很小,印象最深的是舅舅的二姑娘(如今是名医),还不会走路,那年她们从东北来到了四川,妈妈接过了抚养舅舅年幼女儿的责任。我们四姐妹,加上两个表妹,六个孩子都在长身体,谁也不能亏欠啊,妈妈爸爸用微博的工资撑起9口之家,变着法子让我们吃饱。每天六个孩子一上桌,饭桌上就你争我抢,妈妈爸爸保保总是往表妹碗底下埋好吃的。三个大人只能吃我们剩下菜汤,他们就是用菜汤伴饭,同样吃得津津有味,让我们根本感受不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拮据。那时是计划经济,那是我们也不懂事,现在想起来很对不起父母和保保。印象最深的那件漂亮的红灯芯绒衣裳,都是远道而来小侄女先穿……………</b></h1> <h1><b>大舅娘满七十,妈妈很早就开始为舅娘写诗题字,为了这个寿字,高度近视的母亲不知练习了几十回,当我从照片里翻出这手迹时,贴在脸上,深情地呼唤,妈,如果您不那么早离去,我们会给您一个隆重的八十。可是,您已早早离去,“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憾事。</b></h1> <h1><b>印象中最深的是六十多岁的大舅去逝。那天正是教师节,我和妈妈接到噩耗,跌跌撞撞,连方向都走错的记忆。大舅和妈妈感情最深,为了给大舅平反,妈妈一级一级上诉,受到牵连,用今天的话来就是仕途如坐梭梭板,从市妇联干部到县妇联干部,从县妇联干部再到门市部开售票据,但无论在那个岗位上,妈妈都是尽职尽责任,友善待人。记得我初中还没毕业,重组公检法,妈妈成了县里唯一一女法官,每当放学回家,看到坐在办公室案卷里拼命工作,公正执法的妈妈,我就许下诺言,长大后,我一定要像妈妈一样,虽是女儿身,同样要有伟岸姿。每当看见妈妈从自家饭桌上盛出饭菜,为来访者端上时,我就立下誓言,努力读书,真诚侍人,活出人生自己的精彩,有妈妈的榜样,人生所有的磨难,都变成了过程,路程,成长的快乐伴随。所以我和妹妹们从未离开过与妈妈的相伴,不愿离开生话过的小县城那温暖的家,葡萄架下的小天井。我对妈妈最大的伤害应该是九六七年吧,我觉得我翅膀已经丰盈,为了女儿,在丈夫事业最火红时,我要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毅然决然只身去闯大都市,来到举目无亲,身无栖息地的都市,才真正的体会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女儿在大城市读书开销大,我一来大城市变成了无业游民,到处找工作,经济捉肘见襟,一夜间白了头,但远在小县城的妈妈和妹妹们,鼎力支持,凭借着妈妈言传身教和留在骨子里的性格,优良品德,我规划了人生,在大都市站立了下来,并得到圈内人士好评,成了教学上的香饽饽。艰难岁月走过来,靠的是妈妈留下的精神,感激上天,让我成了您的女儿,遗传了您的品德。</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我最佩服的是我妈身上的学习精神,小时候,芦杆写字,后来那一手毛笔字,真的具有沧海桑田之大气,五十多岁还自学考试成为县政府唯一合格的婚姻登记员,不怕你们笑话,我和妹妹们的结婚证就是妈妈亲手鉴发的,这种纪念意义,让我的朋友们羡慕不已。</b></h1> <h1><b>我一直保留着妈妈的一些遗物,舍不得丢弃,每当触摸到这些,我就像触摸着妈妈饱经人世沧桑的温暖的手,耳畔就会有妈妈熟悉而遥远的乳名呼唤,妈,这些老旧的物品,有过您的气息,女儿们看看也温暖。</b></h1> <h1><b>每当整理妈妈留下的文字,工作笔记,治病记录文字时,我感动妈妈的坚强。我家乡有一个相交四十年的闺蜜,在我人生最无助的时候,她经常代我探望我妈妈,赞扬我母亲强烈的活下去的勇气。至今还能想起您离去那天的瓢泼大雨,至今还是瑟瑟发抖的心境,我和丈夫没能送上您最后一程,这个遗憾一直缠绕着我,我现在怕过年,怕回忆您在人世间过最后一个春节的情形,妈,真的是女儿太不懂事,时间沧桑,也永远打不开这个心结,一想起,至今也会满面泪滴。</b></h1> <h1><b>妈一直想写一部书,一直在积累材料,病来如山倒,妈妈的这个夙愿没完成,带着遗憾走了。我颤颤巍巍地拿起笔,记录了很多妈妈的往事,发酵了很多了母女情,也算是对妈妈的遗憾的补缺吧!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为妈妈写《寄语君子兰》,在漫漫说平台发表,今年此时,我们就想悄悄的与妈妈话话当年。</b></h1> <h1><b>我们都感动着母爱,我们却轻而易举地摧毁掉了母爱,可母亲对儿女们的爱心是永不变的。我老公少年白,我们刚开始恋爱,妈妈就注意到了,四处打听偏方,果然见效,妈妈亲自写下了单方的内容,翻捡出来感受到的爱,感动着的泪,无法言表。</b></h1> <h1><b>妈生病了,肝硬化加腹水,我知道她的病是拼出来,愁出来,累出来,气出来的,很早为姐,接着为妹,最后为我。因为我和老公都是在接近不惑之年,事业最辉煌的时候,离开故乡,他乡求发展的,我们都是孤独一掷,背水一战,在妈妈的面前,我们当了一盘不听话的孩子,但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豁出去了。我们一离开家乡,带给您的是思念,孤寂,一下子感到了家的空虚,可妈妈您没有表露,却带着病体,默默支持孩子的决定。还拖着病体,来到异乡,鼓励我,陪伴我,坚信您女儿女婿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会成功。也坚信外孙女在求学路上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信守了诺言,您完成了对我们家的奉献。可妈妈您食言了,回故乡后,病倒了,很厉害!</b></h1> <h1><b>这张照片是母亲人生中异乡生日照,照片上母亲已经战胜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疼痛煎熬。人形已经变了,可依旧春风笑脸。</b></h1><h1><b>那是我人生中最忙碌的阶段,那是我人生中铜钱臭最重的阶段。为了生计,为了女儿读书,我没日没夜用知识换钱。每周只回一次家,每次都是高兴回,伤心去,因为妈妈身体越来越消瘦了,每次回家看到妈妈坚强地为我支撑困境时的家,为支持我女儿人生一考时的坚守,我都怕回家,怕面对我的妈。</b></h1> <h1><b>不知怎的,今晚我们几姐妹都没有睡意,凌晨,妹妹还没睡,还在发链接,制作相册,我还在写,还在与妈妈您对话,如数家珍的梳理我们与您的母女情,妈,天堂里您不孤独,有大舅舅,大小舅妈,姨夫……这些亲人陪着您,他们一样爱着您,敬重着您。</b></h1> <h1><b>妈,今日是您的忌日,妈,今夜您的几个女儿,在十五年后的今晚照样无眠,泪涟涟,这是一份无法带走的思念,这是一生永远割舍不下的情缘,这份爱,时间不会冲淡,因为妈,您永永远远在爱您的儿女和晚辈们的心间!爱您的女儿们!</b></h1>